登录注册
网络战争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阿哒
下海干活的老韭菜
2021-06-25 21:46:00

2007年5月,美国空军组建的第一个网络战司令部已经形成战斗力。该司令部是一个由四星空军上将领导的一级司令部,与空中作战司令部、空中机动司令部等其他9个一级司令部平级。
从2008年起,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国防部,陆续推出应对网络战争的报告。奥巴马上任不到4个月,就将网络战争视为“最严重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挑战之一”,承认网络战争“从理论走向实战”。五角大楼甚至提出“网络威慑”概念。国务卿希拉里发表“网络自由”演讲,大力推行网络外交,组建网络司令部,社交网站助推西亚、北非动荡…
2010年5月21日,网络司令部开始正式运行,由四星上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兼任司令,办公地点就设在国家安全局总部内。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还宣布,网络司令部隶属于美国战略司令部,这表明美国已将网络战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作战方式来看待。
2013年3月美国军方透露,网络司令部将在2015年秋季前组建13支进攻性部队,以便在遭到国外网络攻击时发动网络战。美国《空军时报》5月29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许多领域都面临预算削减问题,但网络战预算却在增加。美国陆海空三军分别有自己的网络战力,都归网络司令部指挥,该司令部预计到2016年将建立起100支网络战队伍,他们将被分为三类:一是保护军事网络安全,二是破坏敌人网络,三是协助保护美国基础设施安全。
美国空军刊物《战略研究季刊》发表了题为“炸毁:中国的网络战争(2020年8-9月)”的文章,设想十年后美国及其同盟国和中国之间爆发网络战争。
布隆克假设:2020年,美国以台湾问题或其他事情为由,拒绝偿还中国债务;美国大力扶持日本,并与印度联手阻断中国航道,为控制马六甲海峡而争夺新加坡,中国很可能在2020年8月挑起中美网络空间战。中国网络部队不仅破坏美国、日本和其他盟国的计算机、无线电、卫星通信以及战地通信能力,还渗透到美国军队、政府和企业的网络系统,并实现系统控制,以至于五角大楼未能及时调动常规部队行动。美军网络专家立即进行反击。55天后,随着中美两军陷入僵局,这场亚太冲突结束,没有部、国防部信息系统局、中央情报局、国务院、司法部及其他机构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高级理论专家、工程师甚至是语言学家及私营部门专家也要参与。尽管这样,还是要好几周才能瓦解中国的网络进攻,并实施网络防御,然后重新恢复美国网络系统。
2015年“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称,美国开发的网络武器多达2000种,是世界上头号网络武器大国。

其实,截至2016年底,中央情报局直属的网络情报中心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总共设计了超过1000个木马、病毒和其他“武器化恶意代码”,该组织又称“方程式组织”。除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美军网军也在开发自己的网络武器。

近期,​美国海军将网络战争概念进行全球测试

近日有媒体透露,美国太空战机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美国研发的X37太空战机能够搭载6枚核弹头巡航,而根据美国的部署,未来5年内美国一共将生产8架X37太空战机,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美国将在太空中部署48枚核弹头,保证随时可以对其他国家发动核打击。

根据目前披露出来的消息,波音公司已经完成了对这款太空战机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而凭借波音公司的先进技术,这款太空战机面世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虽说美国目前已经装备了几架X37,但这些飞机只不过是太空战机的验证机,并没有进入到量产的阶段,所以并不能算是一款成熟的太空战机。如今的国际形势十分紧张,美俄两国也将于不久后在瑞士日内瓦会晤,在这样敏感的时刻,美国媒体放出太空战机这一消息,其意味可见一斑,就是想在气势上力压俄罗斯,以此来获得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据部分军事专家的说法,美国掌握了类似X37太空战机这样的低轨道航天器的专利,而这种太空战机不仅能够搭载核弹头,还能够搭载导弹和激光武器,这就意味着这款战机既能够从太空中对别国实施核打击,也能够担当起太空轰炸机的角色,甚至还能够使用激光武器对敌方的卫星进行攻击,破坏其定位导航系统,让敌方成为瞎子和聋子。同时由于这款太空战机一直在太空中飞行,所以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飞行到别国上空,随时随地对敌方目标发动进攻。

目前美国空军已经公开了这款太空战机的部分数据,这种太空战机的尺寸只有美国目前航天飞机的四分之一大,而他的续航能力非常惊人,可以在太空轨道上运行270天。同时这款太空战机还使用了美国航天飞机的技术,在降落时虽然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对于这款太空战机的表面涂层并不会造成影响,这也就意味着这款太空战机能够像目前人类的所有飞机一样重复使用,而这对于未来太空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战争,都比在太空的较量啦!

来看一组数据

第一个数字是10000个。

截止到2018年底,全世界正在工作的卫星数量达到了2283个,而人类一共发射过的航天器总数是9543个。

也就是说在2019年底或者2020年初,你将要见到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那就是某颗幸运的卫星将作为人类第10000个航天器进入太空。

第二个数字是500颗。

2016年之前,全世界每年发射的卫星数量,大概也就是在200颗左右。

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突然就增加到了,创历史纪录的473颗。

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是425颗。

2019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会在400颗以上。

而在未来几年里,随着像“星链计划”这种上千颗卫星组网项目的开工,全世界每年发射的卫星数量很可能会突破500颗。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咱们国家的数据,2018年我国一共进行了39次航天发射,95颗卫星进入了太空,创下了我国的历史新高。

而且也是这一年全世界太空发射最多的国家,比第二名的美国还要多5次。

第三个数字是3000亿。

全球的太空产业在2017年的总收入已经达到了348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的总收入占到了4/5。

这是什么概念?

2016年,包括谷歌、腾讯等等全球所有互联网企业的总收入也就是3800亿美元。

这就是说今天的卫星产业,已经在你不经意的时间里达到了一个全球互联网级别的产业规模。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最近几年不仅出现了像马斯克的Space X、以及杰夫·贝佐斯的蓝色起源这样的明星航天公司,微软、谷歌这些科技企业也都开始加速布局卫星产业链。

随着我们今天研发卫星的门槛不断降低,整个产业其实正在从国家项目的推动慢慢转向市场推动,可以预见的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商业卫星市场正在逐步成型。

10000个、500颗、3000亿。

在诞生了62年之后,卫星为什么还能对各个国家和企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甚至还在加速发展呢?

这其实是因为,卫星这门技术的定位非常特别,你只有从卫星的技术定位出发,才能理解上面这三个数字。

我想把卫星技术的定位拆成三个层面来理解,分别是它的综合性、平台性和支柱性。

总之呢,太空中最稀缺的资源就是轨道和频段,在双重限制下,地球周边能够容纳的巨型通信星座数量一定是非常有限的。一旦有谁率先建立了第一座,后发者可能会面临非常大的“后发劣势”。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卫星
工分
0.7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