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机构投资者一周观点精粹-2022.7.30
myegg
2022-07-31 11:34:05

目录



1、宏观方面包括: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美国二季度GDP点评。

2、行业与板块方面,本文给出了五个板块点评分析内容:

1)机器人板块:板块复盘、产业链梳理、上游材料等点评

2)汽车及零部件板块:国常会明确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车路协同政策、汽车行情演绎、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等点评。

3消费电子板块苹果链跟踪、2Q22手机出货量等点评。

4PET板块:产业链更新梳理点评。

5)平台经济板块:“绿灯”投资案例、阿里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

注:最近5个交易日内,一级行业角度,房地产、汽车、机械设备、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前,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社会服务、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后。概念板块角度,培育钻石、铝产业、工业气体、机器视觉、汽车配件等板块涨跌幅排名靠前,CRO、医疗服务、航空运输、动力电池、锂电电解液等板块涨跌幅排名靠后。




正文



一、宏观部分

(一)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事件:728日政治局会议召开。

G券商:1、保持战略定力。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要“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我们理解这意味着政策希望合理适度,即不会为了短期目标而出台过度的刺激措施。2、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我们理解这是对稳增长的强调,即在举措合理的背景下,尽可能实现更高一点的GDP增速,减轻财政、就业等领域压力。与此对应,会议还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3、坚持动态清零。会议指出“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即做好常态化防控仍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并行要求。4、扩大需求、用足用好。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而要拉动总需求,无非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其中相对更具备政策弹性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中政策可控度最高的就是基建。所以会议指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5、房地产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从今年下半年需求端结构来看,处于负增长区间的地产投资是主要拖累。会议指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产政策应会有进一步灵活施策的空间。“保交楼、稳民生”也明确了处理房地产市场既有问题的政策路径。6、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这一提法应是1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提。当时的表述是“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很显然,这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风光电基地、周边煤电及特高压输变电线路。7、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4月底的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就指出“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次会议表述相似,侧重强调的“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对应对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支持。本次政治局会议政策方向明确:一是要稳增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二是保持战略定力,不会出台过度刺激的手段,主要是用足用好既有政策,加快存量政策的落地;三是基建仍是下半年政策主抓手,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将为基建提供支持,同时地产因城施策应该还有进一步空间;四是在增量经济上,重点是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今年是一个自上而下定价特征较强的年份,而构成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无非是海外、疫情、政策、经济。在政策保持稳定性特征的背景下,经济指标自身的环比变化可能会是后续市场关键的定价因素。

J券商:1、从形势判断和基调上看,会议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意味着政策不会受到外部压力、短期因素的干扰,将会沿着既定的战略方向,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政策目标上“稳就业稳物价”构成了双约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意味着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并非刚性要求(在合理区间就行),但在下半年仍应努力争取更好结果。2、对疫情防控的表述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如“坚持就是胜利”“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坚持动态清零…决不能松懈厌战”等。我们了解到部分投资者对于疫情管控未来的放松有所期待。但本次会议严厉批评了这类“松懈厌战”心态,这在情绪上或将对消费板块产生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食品饮料、医疗服务、美容等板块仍有望持续复苏(速度可能受到影响),出行链品种的业绩复苏和估值修复则可能受到抑制。3、对于房地产问题,会议仍然继续强调“房住不炒”,意味着大的政策方向没有变化。边际变化在于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限,“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而对于近期的“断贷风波”则强调“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政策层对于房地产的态度符合预期。4、在经济政策方面,会议更加强调扩大需求。财政上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但与四月政治局会议对比,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政策强度有所下降。反映出经济复苏与政策力度的动态变化。5、对平台经济的政策表态则较为友好。除了再次指出“完成专项整改”和“常态化监管”外。还特别强调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这意味着资本“红绿灯”已经开始由“红”转“绿”。其背后是专项整改的完成和平台经济在青年就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6、其他利好还包括:对新能源“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对基建“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对金融风险“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7、被削弱的方面有:删去了“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促进消费的政策被弱化。这是由于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有着上海疫情这一特殊背景,因此促消费力度较强。从中期来看,汽车政策基本出尽,近期很难再有类似级别的促消费政策。另外“全面注册制”的相关表述不再出现,我们预计今年推出的可能性并不大。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从谷底回升,经济政策也从4月底的“应出尽出”转变为“保持战略定力”,整体基调符合我们的预期。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速将是今年最快的两个季度,但经济整体依然难言强劲(详见我们的中期策略)。流动性偏宽松但M2-社融剪刀差或将见顶回落。整体上看,依然是成长占优。消费和金融地产两大板块的估值依然受到压制。从短期看,此前部分投资者对政策预期过高,某些板块可能面临短暂的情绪冲击。对于后市,继续维持我们此前“弱势震荡,伺机而动”的观点。在成长风格主线上适度均衡配置景气预期稳定或向好的医疗、消费成长股。对于基本面预期稳定,受益于成本下行的方向也应考虑增加配置。重点行业:风电、光伏、储能、电池、军工、食品饮料、医疗服务/医美等。

(二)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事件:727日,美联储7FOMC会议决定加息75BP,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至2.25%-2.50%,为历史上首次连续2个月各加息75BP,回到201812月时利率水平。重申5FOMC给出的缩表节奏不变,提示从9月开始加快缩表节奏,MBS的每月减持上限将由175亿美元升至350亿美元,国债的每月减持上限将由300亿美元将升至600亿美元。

G券商:1、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基本面定调边际趋于悲观,抗通胀仍是当务之急,但是总体态度略有“软化”。美联储认为美国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走软,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但是当前仍未进入衰退,未来是否会进入衰退处于未知,相较于前几次议息会议,本次对基本面定调边际趋于悲观。对于抗通胀的态度依然坚定,但是提及将会在某个时间点放慢加息节奏,虽然具体时间将会依据经济和通胀数据,但总体态度略有“软化”。2、本次加息75BP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或已到鹰派高点。结合美国69.1%的高通胀和近期美联储官员表态,本次加息75BP已基本被市场定价,截至加息前美国联邦利率期货市场反映加息75BP的预期达到76.3%,并且2Y美债收益率在决议公布后出现一定程度下行,也反应了债券市场已对其充分甚至超额定价。从历史上看,连续两月加息达到150BP或连续3月加息达到200BP都是绝无仅有的,当前快速加息抗通胀的幅度是历史性的鹰派高点,同时单月75BP大概率也将是年度加息的高点,后续加息节奏大概率趋缓,尤其到四季度加息全面趋缓。3、模糊化前瞻性指引,预计后续加息大概率趋缓,四季度之前波动性仍较大。美联储对于后续加息节奏强调根据数据而定,既强调有需要时将毫不犹豫采取更大的行动,又提及某个时间将放慢加息节奏,有模糊化前瞻性指引的倾向。我们预期后续加息大概率趋缓,预计9月加息50BP,全年加息325BP左右,但四季度之前波动性仍较大,主要因为:一是俄乌冲突制裁给能源价格带来不确定性,服务、房租等价格上冲或导致短期通胀仍存上冲风险;二是美联储表态其更关心核心通胀,核心通胀已经有所下行,但仍处高位;三是鲍威尔提及某个时间放慢加息节奏,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其也隐含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4、美国当前经济仍有一定韧性,短期内不会陷入实质性衰退,但是指标显示衰退的迹象已经开始酝酿。当前美国失业率处于低位、职位空缺率处于高位、产能利用率和个人消费支出也处于相对高位,显示经济仍有一定韧性,短期不会陷入实质性衰退。但是从先行指标来看,当前10Y-2Y美债期限利差转负、美债信用利差开始抬升、基本金属、石油等资源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行、ISM新订单和ECRI领先指标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行,这些指标对于衰退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当前衰退迹象已经开始酝酿。5、美债长端利率在紧缩交易和衰退交易中经历多轮切换,当前进入衰退交易周期,叠加鹰派高点已过,长端利率后续将整体趋于下行,但四季度之前波动性仍较大。衰退交易将会成为下半年美债长端利率交易的主线,叠加加息边际趋鸽,后续整体趋于下行,但短期随加息预期高波动。

D券商:本次会议透露出两大重点问题:一是9月是否还会大幅加息?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另一次非同寻常的大幅加息取决于数据,某个时点放慢加息节奏或适宜”,但我们认为现在确定9月加息放缓至50bp还为时尚早。未来的加息节奏将更多地依赖于经济数据,我们认为9月会议前公布的劳工成本(ECI)、通胀和就业数据仍可能超市场预期,这会让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选择更加困难。二是75bp兑现后,美联储何时会重回25bp的“常态”甚至暂停加息?这也是当前市场最关注的问题。市场预期2022年加息至3.5%,若9月加息50bp,这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平均加息25bp,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取决于通胀和经济的组合情况。我们认为放缓加息至25bp或暂停加息可以参考如下标准: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核心通胀接近4%=放缓加息至25bp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基本已板上钉钉,而28日发布的二季度GDP数据将对此进行验证。通胀方面,我们认为CPI至少要持续下降三个月,美联储才会认可通胀上升模式的转变,这意味着对于 25bp的讨论最早要到11月的议息会议。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核心通胀回落至4%以内=暂停加息。这意味着广泛的需求放缓,三季度实际GDP依然较弱。但在住房租金持续跳升、薪资增速仍破5%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年内通胀回落至4%以内面临很大挑战,美联储要到2023年才能暂停加息。

(三)美国二季度GDP点评

事件:美国2022年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0.9%,大幅低于彭博一致预期0.7%,前值-1.6%。同比增速+1.6%,低于彭博一致预期+2.1%,前值3.5%

H券商:1Q2经济增长拆分:加息冲击下美国已进入“技术性衰退”。私人消费:耐用品需求全线回落,服务消费仍强。Q2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1%,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5%,前值+1.8。结构来看,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均有回落,Q2环比折年率分别录得-2.6%/-5.5%,前值+5.9%/-3.7%。不过服务消费继续偏强,Q2环比折年率录得+4.1%,前值+3%私人投资:加息负面冲击显现,固定投资增速转负,库存投资继续负增长。Q2个人投资支出环比折年率-13.5%,大幅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0.3%,前值+5%。结构来看,随着美联储快速加息,高利率敏感性的地产/建筑/企业设备投资大幅回落,Q2环比折年率分别录得-14%/-11.7%/-2.7%,前值+0.4%/-0.9%/+14.1%。另外,Q2库存投资大幅回落,对GDP的环比拉动率录得-2%,前值-0.4%,为Q2GDP增速拖累最大的分项。净出口:商品进口需求大幅回落而出口提升,净出口对经济拉动显著提升。Q2净出口对GDP的环比拉动率为+1.4%,高于前值-3.2%,为Q2对经济拉动最强的分项。政府支出:中期选举前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乏力。Q2政府支出环比折年率-1.9%,前值-2.9%2、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数据何以存在分歧?一则,经济指标没有看起来的这么差。以私人消费+私人投资加总衡量美国经济内生需求,以进出口+政府支出加总衡量美国经济逆周期需求。可以看到:2021Q1经济内生需求仍保持偏强,对GDP环比增速的拉动率达到2.5%;而Q2内生需求对GDP环比增速的拉动率为-0.02%,经济中正向贡献的因素仅为逆周期需求;因此Q2数据确实反映了经济的实质性转差。但从内生需求来看,并未持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内需并不算进入“技术性衰退”。二则,就业数据也不意味着经济前景这么好:就业数据在美国经济指标体系中本就属于偏滞后的指标,失业率触底、时薪见顶时,通常指征一轮经济周期的顶点;而目前美国失业率与时薪增速均在历史峰值水平。同时,失业率在经济复苏的尾声也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从1970年以来的经验可以看到,在经济下行的早期,失业率仍可维持在偏低水平。因此,我们并不能从近期就业数据尚坚挺,推断出美国经济前景乐观的结论。三则,经济数据的“差”也存在结构性特点,与就业结构相匹配:观察制造业PMI结构可以看到,5月新订单分项回落至荣枯线以下49.2,而产出分项则仍在54.9的偏强水平,反映为需求回落快于供给。这一结构性特点与近期新增非农数据的行业结构相匹配:4-6月零售业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均值已转为负值,而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仍强于历史均值与疫情后均值。3、经济增长趋缓下的美联储政策选择。目前我们对美国通胀继续维持高位仍持谨慎态度,由于当前通胀极宽,未来通胀读数超过市场一致预期的风险依然较大、且测算显示美国CPI同比年内或依然将在7%以上运行。

二、重点行业/板块观点精粹

(一)机器人板块

D券商:2022Q2工业机器人市场复盘:1)销量和订单:订单方面下游需求很强劲,但由于疫情及交货期问题,销量同比下滑。(2)分行业来看:新能源车、锂电、医疗等新兴市场较为景气,3C及一般工业进一步放缓。(3)分内外资:内资厂商凭借供应链优势,增速高于外资;(4)分机型:大六轴、协作、SCARA正增长,因其下游集中在锂电、医疗、半导体等领域,小六轴、Delta3C和一般工业拖累低于预期。其中从需求来看,大六轴需求最为旺盛,同时大六轴扩产困难,加剧供需紧张问题。2022年全年及未来市场展望:1)预期22年下半年增速反弹,全年市场增速可达12%,主要系:①新兴行业投资继续旺盛,传统行业有望复苏;②5-6月出口逐步恢复;③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刺激政策相继出台。(2)预测23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可达17.1%,维持较高增速。内外资缺货情况:1)零部件缺货:外资主要缺核心控制芯片,因为外资芯片厂扩产比较保守。国产厂商主要采购国内品牌,且提前备货意识强,缺货现象不明显。(2)交期情况:欧美系大负载8-9个月,小负载缺货也很严重;日系大负载4-6个月,小负载约3个月(部分有现货);国产大负载3个月左右。(3)缺货何时缓解:预计到9-10月份会有进一步好转,日系厂商大负载可能会降至3-4个月。(4)外资缺货下国产替代领域:主要聚焦在锂电池和汽车零部件行业,C公司的产线已证明简单的搬运机器人完全可替代外资,但例如激光焊接等复杂工艺还是首选外资。协作机器人销量预测:22年初时MIR预测协作销量增速会在50%以上,但目前来看下调增速至40%左右。23MIR预期增速也至少在40%以上。目前外资也很重视协作机器人,发那科近期推的几款协作销售也很火爆。

Z券商:减速器板块。高端升级叠加复工复产,减速器赛道景气反弹可期。2021年我国整体减速机市场1,258亿元,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在4-5%,中低端减速器步入成熟期,高端类产品持续发力。【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尽管7月份仍压力明显,但上市公司仍具备保下半年增长的信心】。2025年国内机器人RV减速机市场近40亿元,进入关键节点。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机器人用RV减速器需求79~104万台,中性情境下市场容量40亿元,机床、工业自动化设备等应用仍存。我国RV减速器国产化率始终不足30%,【2021年双环传动、秦川机床双双跨过盈亏平衡点,行业迈入关键节点】。国产谐波减速器品牌涌现,行业或步入竞争加速阶段。我们测算2025年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28亿元左右,叠加协作机器人等应用场景,总市场规模可近40亿元。我国谐波减速器品牌“一超多强”,除绿的谐波外,近两年来福谐波、大族传动等厂商纷纷涌现,【本体企业选择愈加多元,行业或步入竞争加速阶段】。

T券商:事件:特斯拉或将于930日推出人形机器人,Tesla Bot身高5英尺8英寸,重量57kg,负载20kg(手臂附加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8公里/小时。其表面由“轻质材料”制成。市场关注机器人对永磁需求拉动和相关受益标的。机器人电机应用场景要求稀土永磁材料更高的磁性能和稳定性。工业机器人中驱动电机是核心部件,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是主流,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和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产品的核心部件。机器人的关节活动是靠驱动电机来实现,要求有最大功率质量比和扭矩惯量比、高起动转矩、低惯量和较宽广且平滑的调速范围,尤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对于精准度和快速响应的要求。稀土永磁电机满足体积小型化,较高功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的负载变化范围下能实现较高效率等。2025年机器人对应钕铁硼需求增量可能超过2万吨。目前工业机器人(重量在150kg以上)平均单个钕铁硼用量约在15-20kg,考虑人形机器人重量和关节活动更高精准度要求,我们假设单个钕铁硼用量约在2-4kg,如果人形机器人超过500万台情况下可能带来超过2万吨钕铁硼需求增量,对应2021年钕铁硼消费拉动超过6%。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600亿至2600亿美元,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0亿美元。目前中国机器人细分领域主要为工业机器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0 万台,同比增长54.40%。工信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导向,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着力增强有效供给,着力拓展市场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整机综合指标、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考虑人工成本上升,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规模效应带来应用领域和性价比提升,以及国产替代需求等,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收入)有望保持20%以上增速。盈利能力高位持续,永磁成长性愈见清晰。永磁电机在中高端需求(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风电、新能源、工业电机等)和传统需求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2021年、2022年以来35-50牌号分别累计实现80-100%的涨幅,来自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叠加定价周期传导,因此单位盈利有望持续攀升,非标产品差异化竞争带来龙头溢价。tsl人形机器人带来新兴市场增量预期,现有tsl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供应商中科三环和金力永磁有望实现供应链先发优势。伴随中国工业机器人持续放量,高性能钕铁硼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关注正海磁材、宁波韵升、大地熊、安泰科技、中钢天源等。

G券商:机器代人预计提速,上游零部件厂商有望深度受益。多因素加速机器代人普及,人形机器人带来新增长极。2021年制造业人员年均工资/协作机器人年均摊销(8年,50%的维护费用)在5.2左右,较2019年提升近1倍,重复劳动岗位机器人性价比优势愈发凸显,同时,劳动力短缺+疫情下无接触生产共同加速机器代人普及。按《“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测算对应每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需求在45-50万台,2021年中国机器人销量约24.8万台,增长空间较大。此外,特斯拉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百万台,相当于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两倍以上,未来5年全球机器人渗透预计加速。伺服电机/减速器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放量,需求预计成倍提升。工业机器人单台减速机用量在3-6台,近年来随着协作等小型机器人占比提升单台用量略有提升,而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约有40个关节,对应40台驱动系统,单台机器人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用量均在30+,较工业机器人大幅提升,其中谐波减速器用量在40台,RV减速器用量在2台左右,则减速器市场将从目前百亿级提升到千亿级,伺服电机市场则从目前近400亿提升到600亿左右。建议:推荐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RV和谐波减速器轴承供应商五洲新春、机器人整机厂埃斯顿及亿嘉和(受益于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受益标的禾川科技(伺服系统+控制器)、双环传动(RV头部企业)、中大力德(RV+谐波+电机)、秦川机床(RV)、英威腾(伺服驱动器)等。

T券商:1、外资缺货普遍存在,从现货交易到目前供应链库存出清,外资机器人供应紧张问题不但未缓解反而趋于严峻,新签订单普遍8-10个月,部分型号订货周期1年以上,为国产品牌的渗透创造了缺口。2、国内下游客户对于机器人品牌的接受度在明显改善,以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车以及零部件等新行业的推动效应明显,各行业头部企业的使用为国产品牌背书,窗口期明显已经出现!3、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从14/15年开始形成,通过8年左右的时间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家普遍采用国内供应链,相关的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EGRV减速器: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秦川机床、昊志机电;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来福谐波等;核心工控:汇川技术、禾川科技、雷赛智能、步科股份、鸣志电器、江苏雷利等。4、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能力明显增强:继21年突破后,ESTUN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汇川技术出货再创新高,新时达、埃夫特等企业在FA工厂自动化不断突破新机型以及实现批量&重点客户的高出货。我们认为推荐的四个维度:1、传统机器臂产业链,认为绿的谐波、双环传动、汇川技术长期维度受益于FA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的双重利好;我们建议重视FA自动化核心标的埃斯顿、埃夫特、新时达、凯尔达等标的受益于外资机器人供应链问题(预期今年内不能缓解);2、特斯拉汽车产业链:我们认为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供应逻辑较为清晰,其他标的持续跟进验证中;3、我们看好以碳纤维/高性能磁材/高热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做到充分减重4、我们建议重视国内上市公司中的:柏楚电子,亿嘉和等有类似特斯拉人工智能技术路径标的。5、未来竞争加剧以后,国产机器人将要和外资直接竞争,在后续的出海的过程中,我们将不再以价格优势推广,而是性能+品质!

(二)汽车及零部件板块

H券商:国常会明确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减免力度超预期。会议强调推动消费继续成为经济主拉动力:1)除个别地区外,限购地区要增加汽车指标数量、放宽购车资格限制;2)打通二手车流通堵点;3)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免购置税延续预期干脆落地:6.22国常会提及研究免征新能源车汽车购置税延期问题,7.29会议明确延期。复盘此前3次免征新能源购置税政策区间,分别为34个月/3/2年,预计本次延期区间有望维持2-3年。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购置税减免政策会延续,但减免力度可能会削弱,本次明确提出“免征”,应该是有所超预期。着眼产业链中长期健康发展:当前市场担忧年底抢补购车潮热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影响下半年电动车需求。我们认为1)年底到期的国补仍将刺激需求:车购税金额为10%*[发票价/1+增值税率13%],对新能源单车影响约在0.3-4万元左右。中央财政补贴年底截止,有0.48/0.91/1.26万元/3个档位,目前尚无延续政策(即便延续,按惯例补贴额度也会退坡)。2)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受制于整车、芯片、上游资源等产能限制,即便抢补热潮再旺,带来的增量也较为有限,同时导致供需错配加剧,反而会侵蚀中游下游利润。3)免征购置税无疑会带来更大的增量:优质车型的持续投放、产能供给释放、技术升级等方式降本提升性价比,将从多维度提升电动车吸引力和需求,因此优质供给侧拉动是核心逻辑,基于以上两点分析今年销量变化不大,免征购置税自然会带来政策延续期间更大更持久的增量。

G券商:车路协同-智能网联汽车:迎重磅顶层政策设计。729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智慧交通发展建设有望提速,前景可期。文件指出:1)要分类别、分功能、分阶段、分区域推进泛在先进的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道路交通设施、视频监测设施、环卫设施、照明设施等面向车城协同的路内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实现道路交通设施的智能互联、数字化采集、管理与应用。2)开展智慧多功能灯杆系统建设。依托城市道路照明系统,推进可综合承载多种设备和传感器的城市感知底座建设,文件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建设4000 公里以上的智能化道路,建设智慧多功能灯杆 13 万基以上。若单公里改造费用达500万元,“十四五”期间仅道路改造便可为新基建市场带来数百亿增量。智能驾驶示范区域有望进一步扩散。文件指出:要支持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逐步扩大示范区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开展特定区域以“车城协同”为核心的自动驾驶通勤出行、智能物流配送、智能环卫等场景的测试运行及示范应用。我们早先曾判断试点区域或由点及面,从封闭区域试点推广至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全国范围,从而带来相关市场的快速扩容,相关产业链公司皆可受益。行业商业模式有望进一步明晰。文件指出:要开展基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无人物流、移动零售、移动办公等新型服务业,满足多样化智能交通运输需求。开展车城协同综合场景示范应用。推进面向车城协同的道路交通等智能感知设施系统建设,构建基于 5G 的车城协同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从文件表态来看,官方支持行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推进,有利于行业生态塑造及行业内公司业绩兑现。持续关注深圳L3自动驾驶立法的旗手效应:深圳L3自动驾驶立法落地为全国L3级自动驾驶准入政策提供标准借鉴,深圳立法落地后,上海、安徽随后即公布了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或战略。而729日两部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则进一步引导智慧交通、车联网及车路协同系统建设的加速发展,后续仍需关注政策进度及试点项目的示范效应,行业质变正持续酝酿。

J券商:汽车行情如何演绎。214月个股结构性的产品节奏,整车格局确定性强化拔估值;②219月基于补库逻辑,开启零部件大β;③2112月库存增加,市场担忧需求,整车大跌(需求认知存在偏差,库存认知偏差,自主折扣较低,未交付订单饱满;疫情影响,各板块超跌;终端上险数据存在边际变化);④221月大盘行情差,带动零部件下跌;⑤224月底,“汽车左侧赔率”行情开启;⑤5月下旬政策期权兑现且超预期,数据好转,个股持续上涨;⑥7月市场过度担心短期数据,汽车消费本身具有节奏性,7月环比数据无意义;中报超预期,各整车厂商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不足,整车终端折扣低。(市场分歧在于底部买入投资者赚很多,拿不住)。后续行情将持续向好。6月份销量同比首月转正,同比+14.8%;②后续月度同比增幅将持续扩大,同比+15~25%;③短期因素下车,市场能否忍受对未来11个月强势增长的踏空。推荐:整车个股:长安、比亚迪、长城;零部件个股:继峰、文灿、上声电子、伯特利。重点推荐座椅赛道的继峰股份。①空间大:全球4000亿,国内800-1000亿;②格局好:CR5=85%,外资高度垄断,国产替代沃土;③消费升级:汽车消费属性强化,座椅成为核心车型主打卖点,单车价值量将持续走高;④继峰完成从0-1,逐渐从1-N:收购商用车座椅龙头格拉默,进入新势力供应体系。重点推荐长安汽车:①核心能力强,市占率提升快,激励措施到位,体制灵活。②业绩强:19年每季度业绩还原显性证明,二季度业绩再超预期,近期SL03 33min订单过万。③电车无差异:电池、热管理等技术集中在产业链,电动化不是转型壁垒,长安全面转型电动化后,将享受电动化红利,SL03订单证实。④混动技术无优劣:混动技术依据场景应需而为,P2架构、增程都有优势应用场景。⑤智能化:8月底智能生态大会将推出智能化成果。

T券商: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背景:1.75万亿美元的BBB法案(Build Back Better)在12月遭遇议员Manchin反对后陷入僵局,因而新的电动车补贴政策一直无法落地,至今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沿用旧版:1.抵税上限:$7500/辆。带电量<5Kwh的车型抵税$2500/辆,带电量≥5Kwh部分,每Kwh抵税$417,直至到达上限。2.退坡:车企累计销量达20万辆开始退坡,1年内退坡完毕(前半年退至50%,后半年退至25%1年后0补贴)。【当前已无补贴车企包括特斯拉、通用、丰田等】。本次法案:参议院多数党领袖Chuck Schumer和参议员Joe Manchin(此前阻挠BBB法案推进的M议员)达成共识,公布2022年《通胀降低法案》,其中包括3690亿美元的气候和能源支出,目标为2030年前降低美国碳排放量约40%若法案通过并签署成为法律,则新能源车补贴方面:1、中低收入者(年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购买新电动汽车可获得$7,500的税收抵免、二手电动汽车可获得$4,000的税收抵免(新车价格上限为轿车$55,000、皮卡和SUV $80,000)。2、取消20万辆的车企销量上限,购买特斯拉、通用、丰田等车均可重新获得补贴。3、要求:电池中的矿资源来自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大部分的电池生产组装在美国完成。下一步:目前还在提案阶段,需要通过众议院、参议院的投票后才能签字立法。【民主党的目标是89日休会前完成投票】。此前BBB法案,已经通过众议院投票,但在参议院投票前由于Manchin的突然反对而停滞。美国参议院环节若要通过投票,基本需要民主党议员50人全票+副总统1票通过(除非有共和党人愿意点头,可能性不大)。但BBB法案的民主党唯一反对者是本次新法案的提出者,所以我们认为,【本次法案将有较大希望能通过,有望通过特斯拉、通用等车企重新获得补贴,刺激美国EV销量的增长】。

D券商: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再次推进,预计下周参议院投票,落地概率大。此前拜登重建美好法案由于曼钦反对而流产,今日参议员乔·曼钦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宣布就新能源和医疗保健法案达成协议,本次法案重申电动车补贴计划,预计参议院将在下周对法案进行投票,接下来将提交给由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有望通过立法程序。新政补贴最高维持7500美元、取消20万辆限制。该法案电动汽车的补贴维持最高7500美元,且原先20万辆的限制被取消,特斯拉、通用、丰田有望重回补贴行列,且为二手电动汽车增加最高4000美元的税收补贴。售价限制方面,卡车、货车、SUV的不超过8万美元,轿车不超过5.5万美元,个人/联合申报人年收入不得超过15/30万美元。该电动汽车还需要在北美组装,且其主要电池组件需要来自北美,并含有一定比例的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矿产。本次法案预计筹集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和气候领域项目,新增诸多贷款和补贴。新增100亿美元税收补贴用于建设清洁技术生产设备、20亿美元补贴用于改造现有汽车制造设备、20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的清洁汽车生产设备、300亿美元税收补贴以鼓励太阳能板、风力涡轮、电池和关键矿物加工的生产,为美国邮政总局提供30亿美元补贴用于购买零排放汽车和充电站等基础设施;10亿美元为学校和其他政府实体用于购买重型车辆,如校车、公交车、垃圾车等。观点重申:建议:美国22年销量预期110-130万辆,若补贴落地有望进一步促进23年销量突破200万辆,国内厂商加速北美布局,宁德绑定福特进军北美,恩捷、天赐等进入北美车企供应链,我们预计美国市场爆发,国内供应链充分收益,第一条主线看好储能加持量利双升的电池,龙头宁德、亿纬、比亚迪、派能,关注欣旺达、鹏辉、国轩、蔚蓝锂芯;第二条为紧缺、盈利稳定或向上的龙头:隔膜(恩捷、星源)、负极(璞泰来、杉杉,关注贝特瑞、中科)、前驱体(中伟、华友)、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勃姆石(关注壹石通)、铝箔(鼎胜);第三条为Q2盈利好于预期估值低且符合新技术方向的:电解液(天赐、新宙邦),三元(容百、当升、振华,关注长远)、铁锂(德方,关注龙蟠,富临);第四为价格高位估值低的锂(关注赣锋、天齐等)。

(三)消费电子板块

Z券商:苹果链跟踪观点:苹果6月季业绩略超预期,9月季供应限制优化收入将加速增长,继续把握果链供应链优质龙头低位布局机会。122FQ36月季)苹果营收利润略超市场预期,iPhone及服务业务表现亮眼。苹果22FQ3营收829.6亿美元创6月季新高,同比+1.9%/环比-14.7%,超市场预期(828.1亿美元)主因iPhone业务表现强劲,增速放缓主因疫情供应限制影响6月季约40亿美元收入;净利润194.4亿美元,同比-10.6%/环比-22.3%,每股收益1.20美元,超市场预期(1.16亿美元)。分业务来看:1iPhone:营收406.7亿美元,创6月季新高,同比+2.8%,超市场预期(383.3亿美元),得益于iPhone13系列需求持续强劲;2Mac/iPadMac营收73.8亿美元,同比-10.4%,不及市场预期(87.0亿美元);iPad营收72.2亿美元,同比-2.0%,超市场预期(69.4亿美元),MaciPad营收下滑主因受供应限制及汇率负面影响;3)可穿戴+家居+配件:营收80.8亿美元,同比-7.9%,不及市场预期(88.6亿美元),下滑因受到外汇逆风、产品不同发布时间、供应限制、宏观环境疲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4)服务:营收196.0亿美元,同比+12.1%,不及市场预期(197.0亿美元),源于主要产品类别以及各地区细分市场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分地区来看:美洲/欧洲/大中华/日本/亚太其他地区营收374.7/192.9/146.0/54.5/61.5亿美元,同比+4.5%/+1.8%/-1.1%/-15.7%/+14.0%,其中美洲/欧洲/亚太其他地区营收创6月季度新高,大中华地区营收略有下滑主因受疫情封控影响需求疲软。盈利方面:综合毛利率43.3%,超前期指引上限(42%-43%),同比-0.03pct/环比-0.4pct,下滑因受季节性杠杆和外汇波动影响;其中硬件产品毛利率34.5%,同比-1.5pcts/环比-1.8pcts,服务毛利率71.5%,同比+1.7pcts/环比-1.1pcts。净利率25.7%,同比-3.3pct/环比-2.3pcts222FQ4展望:9月季供应限制好于6月季,预计营收将加速增长。苹果鉴于短期内全球各地区持续的不确定性继续未给9月季业绩指引。根据盘后管理层电话交流会信息,假设疫情相关因素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不再恶化,公司预计:尽管外汇对同比增长产生6%负面影响,但与6月季相比,预计9月季营收同比增长将加速;硬件产品方面,供应限制将好于6月季情况;服务业务方面,预计同比继续增长,但受宏观经济和外汇因素影响增速环比将有所放缓。盈利方面,公司预计9月季毛利率区间为41.5%-42.5%OpEx预计在129-131亿美元。3、如我们此前观点,尽管疫情封控对于苹果链Q2短期物料供应有一定影响,但苹果下游需求相对较佳,从近期几份苹果链公司好于预期的二季度业绩预告来看,也在持续证实我们前期的判断。展望下半年到明年,苹果各项新品创新力度好于去年,手机、手表、耳机等产品均处于增长趋势,新品备货预期仍然较佳,且供应链库存健康,下游需求明显好于安卓链,相信下半年持续成长或提速值得期待,且市场对苹果明后年MR和更长线智能汽车预期在提升。国内苹果链经过年初以来较大的调整之后,当前普遍已在15倍到20倍出头的动态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且基本面在消费电子中仍有alpha,尤其是参与未来创新以及份额和品类还在扩张并有跨界到汽车电子等景气赛道的优质公司,低位布局价值凸显。我们继续看好立讯精密为首的苹果链优质公司,包括立讯、东山、鹏鼎、歌尔、大族、比电、德赛、欣旺达、冠宇、环旭、长盈等,并关注高伟、兆威、信濠等。

Z券商:2Q22手机出货量速评:二季度全球出货量环比改善,关注下半年低估值质优股补涨机会。IDC发布2Q22全球及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我们简评如下:全球市场: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亿台,同比下滑8.7%,较1Q228.9%降幅略有收窄,我们认为二季度的下滑继续体现了全球通胀及宏观经济低迷对手机需求的负面影响,同时存货高企仍对手机终端厂商形成压力。前五大厂商中,三星6240万(YoY+5.6%/苹果4460万(YoY+0.5%/小米3950万(YoY-25.5%/vivo2480万(YoY-21.8%/OPPO2470万(YoY-24.6%),各家陆续加大了促销力度,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品牌继续承压。中国市场:二季度出货量为6720万,同比下滑14.7%,较1Q22-14.1%降幅有所增大,IDC指出,除去疫情反弹/封控等外因影响消费者预算之外,中高端产品缺乏足够的差异化也是重要的内因。前五大厂商中,荣耀位列第一,小米则位列第四。但同时我们关注到,随着今年以来各大厂商持续发力折叠屏,1H22国内折叠屏产品出货量超过110万部,同比增幅约70%,成为了市场亮点。如何展望下半年趋势?市场近期关注运营商补贴等情况,反映了市场较为关心消费电子何时反弹。从存货水平看,当前渠道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我们认为上下游还在持续共同努力降低库存水平,有望通过暑期发力加快库存消化。从基本面角度看,由于当前库存水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海外宏观经济低迷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判断终端仍存在一定压力,而行业恢复传导到上游存在时滞;但从环比改善逻辑看,最差时期已过,存货水位在上下游共同努力下有望逐渐下降,下半年苹果等厂商新品陆续发布有望带动出货量环比改善。从估值角度,年初以来电子板块跌幅位列28个子板块第一,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部分优质公司亦存在超跌现象。建议关注:1)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立讯精密、环旭电子、东山精密、鹏鼎控股等;2)安卓产业链低估值优质公司,传音控股、舜宇光学、小米集团等;3)消费电子板块积极布局新业务的公司,安克创新、欣旺达、德赛电池、安洁科技等。

Z券商:消费电子板块观点:维持6月月报观点,需求底部明确,估值低位,建议布局。1、手机端:维持全年苹果好于安卓观点,目前需求触底,估值低位,建议布局相关产业链。我们预计Q2为需求底部,三季度苹果新品等有望带动需求环比改善,预计2022年全球/中国智能机出货量预测为12.94/2.91亿部,同比-5%/-12%。分季度看2022Q1出货量为3.14亿部,2022Q2/Q3/Q4销量预测为3.15/3.20/3.45亿部。分品牌看:我们预测苹果2022年全球出货量预测为2.30亿部,2022Q1出货量约0.57亿部,2022Q2/Q3/Q4出货量预测分别为0.50/0.53/0.70亿部,预计Q4新机发布(14系列,预计四款机型)迎来全年高点,相关产业链具有更高确定性。2、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重点关注从苹果链到特斯拉链逻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带来增量业绩贡献,苹果产业链龙头具备多年服务国际大客户的经验,且在各细分赛道已成为全球龙头,有望在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的浪潮中成为重要的新增供应商,以特斯拉等新势力作为突破口,未来有望逐步向更多新能源汽车乃至燃油车客户拓展。具体来看,消费电子组装龙头有望成为下一代汽车tier1,重点关注立讯精密等;消费电子零组件龙头将技术优势延续至车载领域,摄像头领域关注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韦尔股份等,激光雷达领域建议关注长光华芯、炬光科技等,动力电池结构件领域关注东山精密、长盈精密等,座舱领域关注比亚迪电子、长信科技等。3、估值情况:消费电子(中信)指数自20201月至今月度平均动态PE43x2022621日动态PE25x,较20225522x有所提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需求底部复苏背景下建议布局。相关:恒玄科技、环旭电子、鹏鼎控股、长光华芯、东山精密、舜宇光学科技、水晶光电、奥海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安克创新、长信科技等。

(四)PET板块

Z券商:PET复合集流体更新。1、相较于传统集流体中的铜箔/铝箔,复合集流体通过在基膜(PET/PP/PI)表面镀铜/铝的方式形成多层次结构,理论上讲,放量以后不仅有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能量密度、安全性上会都明显优化。2、复合集流体生产工艺复杂,往往依次采用磁控溅射、蒸镀、水电镀(有的两步式不用蒸镀)工艺进行生产。过去三年,PET铝箔/PET铜箔实际产业进度都低于预期,但近一年进展较多。总体来看,可能即将开始产业化放量,部分领先的企业将启动比较大的资本开支。3、装备方面,磁控溅射方面多数未上市,东威在后段电镀等环节迭代较早比较领先,方邦股份部分溅射和电镀设备可能可以自供。相关能切入复合集流体制备的溅射、水电镀、蒸镀以及CVD等公司,未来几年装备需求可能也会很旺盛。4、相关企业推荐:宁德时代、东威科技(机械)、宝明科技(电子)、方邦股份(电子)、万顺新材(有色)。5、电动车核心观点不变:今年最大的分歧点是需求(Q4之前仍如此),长期推荐电池、前驱体、结构件(原因:三者的代表性公司盈利会提升、且格局仍会比较有序),关注三元正极。今年超额受益可能仍来自技术变革带来渗透率变化,关注PET铜箔、快充、正极升级(锰铁锂、富锂锰、钠电)、压铸/CTP等。

G券商:产品优势。1)安全性好:PET不容易断,金属断裂之后也不容易刺穿PET膜,能够做到冒烟不期货;2)高比能:PET材料较轻,重量比纯金属集流体降低50%-80%,电池能量密度实现提升5%-10%3)长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实现提升5%4)强兼容:复合集流体能够直接运用于各种规格、不同体系的动力电池。生产工艺。PVD+水电镀;其中PVD包括磁控溅射和真空蒸镀两个环节:1)磁控溅射将铜原子紧密结合在PET膜上;2)真空蒸镀:将金属融化成液态产生金属蒸汽附在PET膜上,使得产品分布比较均匀,且生产效率高。水电镀继续让金属继续进行金属化沉积、生长,降本增效。产业化应用。GWH对应1000万平方米PET铜箔的使用量,预计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JM年底预计将有2GWH的产能,23年产能提升至10GWH+。目前考虑设备资本开支和良率原因成本比普通铜箔高20-30%左右,预计25年大规模量产后成本与传统铜箔相当。资本开支。目前单条线对应资本开支在1亿+,对应0.5GWH的产能需求;包括1台磁控溅射+1台真空蒸镀+2-3台水电镀,其中水电镀设备单台在1000多万。

G券商:新边界中拉开产品差距。投资人:首先是关注PET铜箔的研发进度、指标,譬如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其次是产业渗透速度到底多快,市场空间等;最后是相关标的研发、检测和定点节奏;最后是行业或将出现的重大催化剂;产业方:他们对PET铜箔赛道极为重视、并更为乐观,布局研发和测试的节奏不断加快,原因除了我们二级理解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痛点外,他们认为:【该技术一旦成熟,将会使得电池厂商基于新的安全边际去设计电池组,意思是过去的设计,无论是排列、散热、电源管理都是要基于一定安全性考量去做方案,并说服下游车厂采纳;未来PET铜箔的安全性则能使得电池厂基于新的安全边际去设计更为可靠、高效的锂电结构,并借此拉开和竞品的差距,换句话说PET铜箔带来的变化有可能是“电池单元+整体结构”1+1>2,这是有人不遗余力去推动该产品的另一层原因】。PET铜箔的影响及引发的后续变化可能会超大多数人预期,近期部分电车事件发生,建议一定要重视这个赛道!推荐双星新材;建议关注东威、宝明和万顺。

G券商:复合集流体创新加速,材料与设备公司有望受益。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和储能高景气,复合集流体产业蓄势待发。PET铜箔为代表的复合集流体具有”金属导电层-高分子支撑层-金属导电层”三明治结构,在“点接触”内短路时导电层瞬间熔断以切断短路电流回路,有效解决热失控问题。技术层面,采用复合集流体技术对传统铜箔进行替代,可节省约2/3的铜,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并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双星新材、重庆金美等膜材料厂商具有技术协同,绑定头部客户,其复合铜箔已进入下游验证阶段或实现量产。PET铜箔成本具备竞争力且仍可降本,量利齐升具有较大弹性。宝明科技跨界入局锂电PET铜箔,拟投资60亿元建设锂电复合铜箔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达产后年产约1.5-1.8亿平米锂电复合铜箔(相当于传统铜箔约一万吨),生产良率约80%。随着PET镀铜膜的产业化趋势明确、技术落地循序推进,东威科技作为电镀设备龙头有望充分受益,磁控溅射&光伏镀铜或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宁德时代积极研发并布局PET铜箔,通过子公司参股或技术自研进行相关专利布局,其“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技术”目前已经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大批主机厂。建议关注技术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与细分格局优化。(1)产业链中游企业复合集流体技术与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扩产项目持续推进中,未来有望在电池上得到大规模应用。关注:双星新材、东威科技、宝明科技、重庆金美(未上市)。(2)下游电池厂商积极布局。关注:宁德时代、厦门海辰(未上市)。

(五)平台经济板块

D券商:平台经济获政策支持,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新阶段。事件:728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观点重申:相对于429政治局会议中提及的“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次会议强调了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并落地支持「措施“绿灯”投资案例」。我们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平台经济的措词更加积极,强调了平台经济的「持续性」,这代表互联网平台经济新阶段的正式开启,将稳定投资人对于行业长期发展及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信心。Q2我们团队多次强call强调政策转向,恒生科技指数得到明显修复,游戏板块预期持续改善,后续我们持续发声,看好文化数字化、数字资产、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方向,看好头部互联网及文化企业在政策转向后成长机遇。往后看,我们坚定看好平台型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主线下的投资机会。互联网板块推荐:美团、快手、阿里巴巴、腾讯等;游戏板块推荐:三七互娱、吉比特、完美世界,建议关注网易、心动;近期建议重点关注元宇宙、NFT方向,推荐华扬联众、蓝色光标、天下秀,建议关注:三人行、顺网科技、中文在线等。

S券商:阿里拟双重主要上市,海外中资互联网科技公司流动性危机有望缓解。事件:726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告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预计年底前完成。【1】双重上市逐渐成为中概上市主流。目前美股中概上市公司回港主要有三种路径:私有化退市后再来港申请上市、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而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满足一定条件可以被纳入港股通名单,继而引入更多内地投资者,提升流动性。目前直接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包括:贝壳、知乎、金融壹账通、名创优品、涂鸦智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百济神州等;第二上市变更为双重主要上市:哔哩哔哩、阿里巴巴。【2】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危机的担忧。美国《外国公司安全问责法案》通过以来,市场担心中概退市危机和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证监会企业境外上市新规发布,表明对跨境审计的开放态度,多位领导人表态继续支持企业境外上市;另一方面,2022开年以来港股和A股交易所陆续出台政策迎接中概股回归,做好两手准备(包括港股202211日开始,允许VIE企业保持架构情况下回港双重上市、降低二次上市公司市值要求。 2022325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CDR上市交易暂行办法,支持200亿人民币以上市值中概股回A上市)。【3】国内监管和企业盈利等积极信号也正在累积。3月底以来政策定调平台经济支持健康发展和常态化监管,见底信号已经明确,并在后续的政治局会议、国常会、政协数字经济专题协商会得到不断强化,上周滴滴处罚落地,游戏等文化出海迎利好,互联网传媒困境反转趋势持续;后续政策主要关注:互联网金融整改、内容领域监管(清朗行动、版号等)的边际变化。(1)推动互联网和传媒反转三因素:Q1末政策底,Q2盈利底,此外海外中概退市危机逐步缓解,(2)困境反转β中的强α:渗透率有提升空间(国内本地生活、短视频游戏出海)、竞争壁垒高或格局改善的平台和内容龙头(外卖、社交腾讯、游戏网易吉比特三七、长视频芒果)。(3)下一代互联网的探索已经开启(元宇宙\web3\arvr、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入口)。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三七互娱
工分
13.2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9)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7-31 22:23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20:22
    英威腾不错!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7:28
    1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6:16
    字太多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5:20
    建议老哥以后字体 颜色那些修改一下 这看的有点累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5:08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2:3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1:43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31 11:40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