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华测导航研究报告:多维布局拥抱未来,车载业务扬帆起航
春韭369
中线波段的机构
2022-08-01 18:25:23

、 华测导航: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领先企业
1.1、 以高精度定位为核心,拓展多个行业应用

华测导航十余年专注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集成及产业化 应用,不断拓展多行业应用,为各行各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是国内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2006 年,华测 X90 产品顺利完成中俄边境测量任务;2008 年,华测被指定为“三江源头科学考察” 的唯一 GPS 设备供应商;2009 年,华测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测量型 GNSS OEM 主板;2011 年,华测 X91 通过法国 VRS 网络认证;2012 年, 北斗系统正式开放民用,华测接连承接国家科技部 863 重大专项;2013 年 3 月, 华测在业内率先推出四星接收机,全面兼容北斗系统信号,支持三星解算,预留 伽利略信号通道;同年正式推出了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和无人机航测系统;2017 年 3 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0 年,公司研制的北斗 高精度接收机成为唯一登顶珠峰的国产北斗装备。公司生产的高精度卫星定位设 备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且远销全球 100 多个国家。

公司围绕高精度导航定位核心技术,构建起两大平台: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 和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包括 GNSS 芯片、 板卡、模组、天线等完备的基础器件;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基于 SWAS 广域增强系统核心算法,构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解算平台,面向全球客户提供精 准可靠安全的位置增强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测量测绘、位移监测、精准农业、 国土资源调查、智慧城市管理等对高精度定位需求的服务外,还能覆盖海洋、沙 漠等地基增强系统难以覆盖的区域,实现空地一体化增强服务。

具体到产品上,公司的各类高精度定位导航智能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主要 应用在四大行业板块:建筑和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无人驾驶。(1)建筑和基建领域:公司主要提供 RTK 高精度接收机智能装备,以及针对建 筑、工程、施工等行业客户在勘测、设计、施工、运维环节工作的系统化解决方 案,包括平地机自动控制系统、路面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压实系统、挖机引导 系统等。(2)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公司基于高精度 GNSS+INS+激光雷达+无人飞控技术, 提供搭载于移动载体之上集成多源传感器用以获取空间三维信息的设备,包括三 维激光扫描仪、多平台激光雷达、综合检测系统等及航测无人机、无人船产品。

(3)资源与公共事业领域:公司主要为农业、林业和公共事业的客户提供服务。农业、林业方面,公司主要提供北斗农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并辅以卫星平地系 统、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土地整平解决方案、智能喷雾控制解决方案等;公共事业方面,公司提供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位移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可广泛应 用于地质灾害、矿山安全、交通边坡监测、水利水电监测、应急监测和建筑形变 监测等。(4)机器人与无人驾驶领域:公司开发出了高精度、高动态定位测向测姿接收 机等终端,能够为自动驾驶乘用车、有轨电车、高速铁路车辆、港口/矿区等无 人运输车、物流机器人等提供高精度组合导航模组、组合导航板卡、定位测向接 收机、便携式组合导航终端、抗震型测量天线等产品。

图片

1.2、 股权结构清晰,团队专业稳定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战略明确决策高效。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延平先生是公司创始 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长,直接持有公司 21.63%的股份,并通过上海太禾行企 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间接持有约 11.87%的股份;宁波上裕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 宁波尚坤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为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约 12.6%和 5.24%的股 份。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有利于公司制定明确的战略发展及保持高效决策。

管理层行业经验充足,董事长赵延平、董事兼总经理朴东国、董事兼副总经理王 向忠等公司董事及高管均具有测绘相关专业背景或行业从业经验,专业素养过 硬。目前任职的六位公司高管中,半数已加入华测超过十年,其余三位也已超过 五年,是公司坚实的人才力量,带领公司不断前行。股权激励绑定利益关系,激发员工活力。自上市以来,公司面向高管、中层管理 人员、技术及业务骨干多次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其中 2021 年股权激励考核要求 为 22~24 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 2.65/2.99/3.34 亿元(以公司 2021 年扣非后 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为基数),充分展示了公司对于未来业务发展的信心。公司 的股权激励政策极大提高了人才团队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为公司稳定、蓬勃发展 保驾护航。

1.3、 财务表现:业绩稳定增长,控费能力强

公司近年来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达 19.03 亿元,同比增长 35.02%,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29%。2018 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大规 模扩招,导致研发费用及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受损。2019 年公司及时做出 调整,随后三年净利润稳步增长,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94 亿元,同比增加 49.45%,2019-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45%。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 收 4.22 亿元,同比增长 21.97%;实现归母净利润 0.67 亿元,同比增长 34.92%。(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图片

公司近年来快速拓展国外市场,国外业务营收增速多年来保持在 30%以上。2020 年受疫情影响,国外业务增长有所放缓,增速仅为 10.5%,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14%,相较 2019 年下降了 1.6pct。2021 年随着全球疫情影响减弱,国外业务 收入 3.15 亿元,同比增长 59.3%,占收入比重为 16.6%。

公司近五年营收结构较为稳定。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应用及解决 方案两大业务,2021 年分别占总营收的 57.46%和 42.54%,其中数据采集设备 主要包括高精度 GNSS 接收机、GIS 数据采集器、海洋测绘、三维激光等硬件产 品;数据应用及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位移监测系统、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数字 施工等项目类业务。近年来数据应用及解决方案业务增长迅速,2021 年实现营 收 8.1 亿元,同比增长 77.8%,占比从 2019 年的 27.1%提升至 2021 年的 42.5%。根据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公司四大行业应用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 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无人驾驶 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60 亿、3.45 亿、 6.09 亿、0.8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5.8%、35.22%、51.92%、27.61%,占总 营收比重分别为 45.18%、18.14%、31.99%、4.69%。

近年来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 55%左右。20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54.64%, 较 2020 年提升 0.36pct。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 人与无人驾驶 2021 年毛利率分别为 60.95%、54.49%、46.05%、52.99%。其 中,资源与公共事业毛利率较 20 年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 21 年农机自动驾驶 产品单价较 20 年有较大幅度下滑。

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稳健。2018 年公司大幅扩张,大量吸纳 行业人才,员工数量激增,人均创利降至 7 万元,导致公司净利率出现下滑。公 司反应迅速,随即做出调整,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 MTL 市场营销管理 体系、LTC 销售管理体系、IPD 产品开发管理体系等。2021 年销售费用率、管 理费用率(包含研发费)分别为 22.1%、23.58%,销售费用率较 2020 年基本 持平,管理费用率较 2020 年增长 2.24pct。2021 年公司净利率为 15.2%,较 2020 年提升 1.16pct,维持稳步提升状态。

图片

1.4、 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

国内专注高精度 GNSS 的可比上市公司主要有北斗星通、中海达以及合众思壮。从营收规模看,公司与同行差距逐年缩小。净利润方面,2021 年公司净利润为 2.94 亿元,位于行业第一;在 2019 年竞争对手净利润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公 司仍然维持稳定增长,充分证明了公司长期稳定的“赚钱”能力

公司盈利能力领跑行业。公司 2021 年销售毛利率达 54.64%,2022 年 Q1 为 60.38%,为可比公司中最高,且长期维持在 50%以上;2021 年公司净利率为 15.22%,2022 年 Q1 为 15.34%,远高于同期同赛道其他公司,且是业内唯一 常年稳定在 10%以上的公司。公司持续进行研发降本,对原材料及零部件进行 国产替代,实现自主可控;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建立规模化采购的成本 优势;随着公司核心技术壁垒的建立、产品及解决方案竞争优势的提升,推动公 司不断提升议价能力。

同时,公司通过一系列组织管理流程体系的优化提高其盈 利水平,全面整合,搭建统一、全球化高度集成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产品全 生命周期的管理;搭建了“从线索到现金”的营销管理体系,提高销售机会成单 率,提升人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构建敏捷计划体系及智能化生产管理,对 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提高准时交付率,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支撑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规模化发展的能力。

1.5、 研发成果频出,自研高精度基带芯片量产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研发投入显著提升。公司立志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精 度卫星导航定位关键技术的垄断,18 年来成果频出,屡获殊荣,被列为“高成 长企业 TOP50 名单”、“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截至 2021 年底,公 司已经申请了 800 余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 500 余项,发明专利 450 余项,拥 有的已授权自主知识产权 600 余项,其中专利 300 余项,发明专利百余项,知 识产权数量处于行业前列,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公司 2021年研发费用为 3.33 亿元,较 20 年同期增长约 59%,研发费用率为 17.49%,在 可比公司中处于最高水平。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优势保驾护航,助力 公司在算法开发、自主芯片研制等方向持续领先。

经过多年研发布局,公司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产品目前已覆盖上游高精度 GNSS 芯片、 板卡、惯导及毫米波雷达、天线等,中游终端设备及下游北斗导 航运营、以 SWAS 广域增强系统为核心的运营服务等。2020 年,公司投入开发 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定位定向基带芯片“璇玑”已完成样片投片、 测试成功并投产,为公司未来在芯片等基础器件领域的技术突破打下了坚实基

图片

2、 高精度 GNSS: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下游应用市场多点开花
2.1、 高精度 GNSS 市场前景广阔,下游应用市场将成主

阵地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称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 用于空间定位及位置导航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随着社会和经 济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越来越渗透到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如果没有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国家信息安全将缺少可靠的保障。目前,世界上成熟的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美国的 GPS 系统、俄罗斯的 GLONASS 系统、中国的北斗 系统、欧洲的 Galileo 系统。除此之外,还有日本准天顶系统(QZSS)和印度 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两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商业应用的价值大小与定位精度密切相关,高精度定位被认为是卫 星导航系统应用中利润最为丰厚的细分领域。目前卫星导航定位的普通精度为 1-10 米,而高精度定位通过部署多星座和多频接收机以及利用 RTK、PPP、SBAS、 CORS 或其组合技术,减小导航系统定位误差,实现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的 定位精度,以满足测量测绘、空间地理信息等产业需求。未来十年 GNSS 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尤其是基于 GNSS 的增值服务。根据欧 盟航天计划机构(EUSPA),全球 GNSS 市场收入(包括设备和服务)将从 2021 年的 1990 亿欧元增长到 2031 年的 4920 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2%,主要 来自于增值服务的收入。2021 年-2031 年,增值服务收入预计将以每年 11%的 速度快速增长,到 2031 年有望超过 3540 亿欧元(2021 年约为 1260 亿欧元) 。

目前我国 GNSS 产业处于稳定增长期,高精度应用市场占比仍较低,但处于快 速增长期。《2021 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 4033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约 16.9%,其中高精度 GNSS 产品及服务产值为 110.4 亿元,仅占卫星导航与位置 服务总产值的 2.73%。然而,高精度 GNSS 产品及服务增长迅速,同比增速达 到 47.6%,在电力、精准农业、精细化施工、高精度测绘、智能网联汽车等细 分市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器件和产品的销售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2020 年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 2.0 版)的发布,可将民用手机的 定位精度提高到 1.2 米,大众消费级车辆导航等也可享受高精度定位服务。2020 年国内市场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含测量型接收机)总销量接近 150 万台/套, 其中应用国产高精度模块和板卡的终端已超过 70%左右;高精度天线出货量接 近 150 万只。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 年中国高精定位市场专题研究 报告》,预计 2021-2022 年国内高精度定位市场的增长率将超过 60%,到 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826 亿元,2022-2025 年复合增速约 39%。(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图片

高精度 GNSS 产业链一般由上游基础器件、中游终端集成与系统集成、下游运 营服务构成。华测导航主营中下游的终端及解决方案,并通过高精度芯片、板块 等研发以及 SWAS 广域增强系统核心算法打造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 进入产业链上游和下游运营服务领域。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产值已呈现出向下游运营服务转移的趋 势。2014-2020 年,下游运营服务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增长最快,下游运营服务产 值占比从 2014 年的 21%增长至 2020 年的 46.6%,首度超过中游终端、系统集 成产值。2020 年下游产值达到 1879 亿元,同比增长 23.2%,在总体产值占比 为 46.6%。

在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领域,北斗融合应用不断 深化,规模持续扩大,成效更加显著,并正在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 航空运输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市场纵深发展。此外,在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北斗融合创 新应用不断发展,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随着未来时空服务和“北斗+”行业新业 态新模式发展,以及投资推动,预计下游服务产值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产业 链的主要增长点。

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卫星导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政策不仅大 力支持公司所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也积极推动空间地理信息测 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城市、商业导航等公司下游领域的快速发展。我 们认为未来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与竞争的主要阵地将在下游运营服务市场,即用卫 星导航定位赋能各行各业。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够深度洞悉各行业的痛点,对 特定应用场景有深刻理解,能够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优势转化为对各行业生产运 营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对于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新兴行业。

图片

2.2、 GNSS 下游应用场景分散,兼具大规模市场和“小而美”赛道

随着技术水平的成熟和相应需求的提升,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范围持续拓 宽,除满足测量测绘、空间地理信息等传统产业需求外,逐渐渗入各行业应用, 如无人智能系统、精准农业、数字施工、自动驾驶等。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 会发布的《2021 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我国卫星导航 与位置服务下游细分市场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行业市场(To B)、大众市场(To C)及特殊市场(To G),目前华测导航业务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行 业市场和特殊市场,并通过乘用车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业务逐步切入大众市场。

EUSPA(欧盟航天计划机构)预测未来 GNSS 下游市场中,消费解决方案和道 路车辆应用在所有其他细分市场中占主导地位,2021-2031 年累计收入占比分别 为 61%和 29.2%,合计占比超 90%。消费解决方案的收入主要来自使用基于位 置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据收入;而道路应用领域大部分收 入将来自于导航(车载系统(IVS))、紧急援助、ADAS 以及车队管理(包括保险)的 设备,它们将成为推动面向 GNSS 道路应用和服务的主要驱动力。在其他细分 市场的收入中,70%以上将来自农业(37%)、城市发展(26%)和基础设施建设 (20%)。农业市场的收入大部分依赖于商业增强服务和自动操作设备,而城市发 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收入来源与测绘应用(测绘、施工、选址或监控)有关。

GNSS 下游兼具大规模市场和“小而美”的市场,GNSS 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 间。诚然,基于 GNSS 的消费解决方案(如智能手机导航与位置服务)以及道 路应用(如 ADAS)是 GNSS 下游市场中的大蛋糕,随着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与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融合深化,GNSS 高精度应用在大众消 费市场的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不应该忽视 GNSS 应用 在商用端以及政府端的发展机会,例如位移监测、智能农机等。即使这些赛道远 不如消费和道路应用的市场规模大,但由于其带来的正外部性具有很大的社会价 值(例如地质灾害监测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市场规模会随着社会发 展快速增长,同时,这些赛道并不拥挤,需要企业在相关应用领域长期沉淀。

2.2.1、测绘与地理信息:基建高投入拉动需求

测量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产业是高精度 GNSS 技术的传统应用领域之一,是现 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 综合性产业,包括传统测量测绘产业、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 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的专业应用,还包括 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 信息服务和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相关产品主要为高精度 RTK 接收机、GIS 数据采集器等终端设备以及 RTK 系列软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GNSS 云服务 等系统软件。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19 年我国高精度 GNSS 接收 机出货量超过了 20 万台(套)。

图片

基建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2022 年 4 月 26 日,中 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 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 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新老基建投资加码,保持适度超前投资。2022 年 1-4 月,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 8.3%,为 2018 年同期以来的最高 点(不考虑 21 年同期因低基数带来的高增长),基建投资回升明显。稳增长背 景下,加快专项债的发行进度成为今年政策重要的发力点,为基建注入可靠资金 来源。2022 年一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额达 1.5 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约 1.25 万亿元,均超 2020 年同期历史最高发行规模。

由于测绘与地理信息在基建、工程、建筑、地质等领域的应用,基建投入与 北斗产业关联性较强。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建筑等国民经济建 设中,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和线路测量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传统基建投入加大时,会催生出对于 RTK、GIS 数据采集器等测量测绘工具以及地理信息 产业的增量需求。我们认为,2022 年基建的高投入会拉动与北斗产业相关的测 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快速增长。

2.2.2、位移监测:我国地灾监测缺口较大,需求紧迫

我国重点省份对地质灾害监测需求迫切。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中南、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洪涝灾害“南北多、中间少”。广西、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重点省份位移监测发展需求具有长期性和迫切 性。位移监测系统主要应用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如滑坡区、沉降区、露天矿、尾 矿)形变安全监测及预警等方面,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标 准化和可视化。

我国持续重视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多数位移监测领域的应用为国家基础设 施类的工程项目,具有资金需求大、投入时间长、后续维护投入大的特点,对国 家投入依赖程度高。我国要求实现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区全方位、立 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基本覆盖自然灾害重点领域,初步实现自然灾害风险综 合监测预警。

我国位移监测应用缺口较大,近年来地灾监测在政府采购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33 万余处。根据自然资源部于 2022 年 4 月 18 日召开的 2022 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视频会议,2021 年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905 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 2.5 万余人;汛前完成 2.2 万余处普适型监测预警点设备安装和并网运行。假设“十四 五”期间年均布局 2.5 万个监测点,假设每个监测点项目招标单价为 8 万元,则 2022-2025 年年均市场规模为 20 亿元。

除去地质灾害监测,位移监测还广泛应用于矿山安全、交通高边坡监测、水利水 电监测、应急监测和建筑形变监测等。在近些年的政策文件中,信息化管理在交 通、尾矿库、水利水坝等基础设施的除险预警工作中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位移 监测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抓手,相关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图片

2.2.3、智能农机: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改革

“十四五”为乡村振兴重要窗口期,近年来乡村振兴政策多次强调提升农机装备 智能化和数字化。要深入推进农 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业 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相适应,引领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农业 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到 2025 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 11 亿 千瓦左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5%;到 2035 年,“机械化+” 信息化、智能化全面应用于农业机械化管理、作业监测与服务,农业生产基本实 现机械化全覆盖,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格局基本形 成。在补贴政策方面,2021 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190 亿元,比 2020 年增加 20 亿元,并优先支持农机装备的转型升级。

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农业生产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的基础。2021 年 3 月 1 日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土地流转呈加快之势, 并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要确保农地农用,优先用于粮食生产。鼓励农户按照依法、 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粮食 适度规模经营。根据 2021 年 7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3980 号建议的答 复内容,全国已有 1239 个县(市、区)、18731 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 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 5.55 亿亩,其中,流转用于种粮 的达到 2.95 亿亩。随着流转土地持续增加,农业生产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势必会催生对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劲需求。

农业规模化发展叠加农户年龄结构更新将带来全新农机自动化增量需求。2016-2020 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开始恢复上升,2020 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 力为 105622.15 万千瓦,同比 2019 年增长 2.79%;与此同时,近十年来农机购 机用户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1 年更是到达了历史低位,仅为 103 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确实在向着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此外,随着国 内人口年龄结构不断更新,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农业生产未来会面临“谁来种 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新一代农户更倾向于机械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促进 了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变,自动驾驶农机将成为解决农业痛点问题的一个 新选择。

图片

基于上述因素,我国农机自动驾驶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据农业农村部发 布的数据,2020 年农机已支持安装北斗终端超过 2.3 万台套,较上年接近翻了两番;其中,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 1.7 万套,同比增长 188%。根据国家统计 局数据,2020 年我国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为 477 万台,以此计算,农机自 动驾驶渗透率不足 1%,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根据佐思汽研预测,2025 年中国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将达到 11.5 万套,2021-2025 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47%。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是精准农业的核心。精准农业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 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GNSS 相关技术 渗透包括地理定位、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精准处理四大运作环节,解决精准农 业“定位、定时、定量”中的“定位”问题。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利用卫星定位、 机械控制、惯性导航等技术,使农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自动调整行进方向,作 业精度可达厘米级,可适用于插秧、开沟、耙地、播种、起垄、施肥、喷药、收 获等各种农业作业环节。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不仅能够节省劳动力,而且能够保障 作业精确性,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农资消耗和机具磨损。据中国卫星导航 定位协会数据,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可节约 50%的用工成本。

对比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仍具有较大潜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 年我国农作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 71%,目前发达 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在 9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和韩国农业机械化率更 是达到 99%以上。安装自动导航系统,已是发达国家大型农机特别是大型拖拉 机的必要装备,在美国,凯斯、约翰迪尔等企业生产制造的 100 马力以上大马 力拖拉机,在出厂之前就已经配置农机自动导航系统供用户选择。

而国内农机自 动导航系统因为价格、技术、用户习惯等原因,仍以后装市场为主。后装市场中,2017 年之前以国外品牌的自动驾驶系统为主,2017 年之后国产品牌逐渐掌握市 场的主导,技术水平、产业链体系与国外品牌差距逐步缩小,但未来进步空间仍 大。以国际领先导航设备生产商天宝导航提供的智慧农场 4.0 方案为例,联合收 割机、农用无人机等可集成高精度 GNSS 设备的农业机器未来都将被广泛应用 于精准农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 GNSS 相关技术的农用市场。

图片

2.2.4、无人机、无人船:多领域测绘、监测、巡检新宠儿

2022 年 2 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 国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 2025 年,5 米格网的地形级实景三维实现对全 国陆地及主要岛屿覆盖,5 厘米分辨率的城市级实景三维初步实现对地级以上 城市覆盖,5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 空间完成。三维激光扫描仪、多平台激光雷达、倾斜摄影影像、激光点云等新 一代测绘技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通过获取不同大小场景的空间全要素信息, 实现数据采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实景三维可广泛应用在建筑、水 利、消防、应急、能源等领域,并助力博物馆、地产、会展、测绘、BIM、工 装、地下空间可视化等诸多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无人机

结合高精度导航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行业级航测无人机可搭载倾斜相机、激光 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应用于建筑规划、勘察测绘、交通、电力、林 业、水利等行业。航测无人机可以获取不同大小场景的空间全要素信息,强化 对各类模拟状况的分析及三维可视化管理,有效提升运维水平和效率,构建实 景三维城市,为智慧城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还为山、水、林、田、湖、草等 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 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为 274 亿元,过 去五年复合增速为 55.6%,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在各行业应用中,地理测绘 及农林植保应用市场合计占比超 50%。地理测绘应用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0 年占工业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 29%,超过农林植保领域占比,成为工业 无人机最大应用领域。

无人船

随着自动控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领域的自动化、智 能化趋势愈发明显,无人船这一细分赛道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无人船应用领域 主要分为军事和民用两大类,其中在军事领域,无人船可以执行扫雷、反潜作战、 电子战争、支持特种作战等军事任务;而在民用领域,无人船主要被用来测绘地 质地貌、实现水产养殖的自动化喂养以及进行环境和水质的测量等。

为了满足作 业需求,无人船一般需要搭载高精度、惯性导航、测探仪等设备。我国无人船市场“军转民”现象日益明显,民用无人船市场占比日渐提升,已经 超过军用消费市场占比。国内各无人船企业纷纷推出不同种类的无人船,例如:环境监测无人船、海洋调查无人船、无人安防救援船、无人航运、无人驾驶清洁 船、无人驾驶割草船等。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 年国内民用无人船市场规模 为 1.8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而军用无人船 2019 年市场规模为 1.6 亿元。

华测导航基于高精度 GNSS+INS+无人船控技术,结合了通信、雷达避障、视觉 测距等技术,开发了以无人船为载体,搭载声纳、多波束、激光扫描仪等传感器 设备的水下、水上测绘解决方案,成为水文测验、洪水应急监测的市场首选,广 泛应用于全国各大水文站的流量监测、水上水下地形测绘等项目,致力于“让水 域探测走向无人化”。

图片

3、 自动驾驶:打开高精度定位新增长极
3.1、 自动驾驶有望在中国迎来蓬勃发展,北斗扮演重要角色

自动驾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兴趣浓厚。根据 麦肯锡数据,从经济价值角度,与租赁或购买汽车相比,自动驾驶带来的新出行 模式可以降低每公里的成本,平均每天可为司机节约 50 分钟的时间。从社会价 值角度,自动驾驶将提升个人安全系数,可减少 90%以上的事故,堵车成本和 医疗开支也相应降低;可帮助不会驾驶的人(如残疾人及老年人等)实现自主出 行。中国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兴趣相较国外更浓厚,为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麦肯锡 2018 年的一项调研显示,49%的中国消费者认 为全自动驾驶“非常重要”,另有 4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它“可有可无”。这 一结果与德国及美国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仅 16%的德国和美国消费者认为全 自动驾驶“非常重要”。

政策提出明确指引,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加速推进。2020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等 11 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 2025 年实现有条件智能驾 驶汽车的规模化生产(L3 级别),2035 年将全面建成中国标准的智能汽车体系 的愿景。“2020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到 2025 年,PA (部分自动驾驶对应 L2)、CA (有条件自动驾驶对应 L3)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 50%;到 2030 年,PA、CA 级智能网联汽车 市场份额超过 70%,HA (高度自动驾驶对应 L4)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达到 20%,并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

根据 36 氪研究院 发布的《2021-2022 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2020 年我国市场 L1-L3 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合计为 50%,L3 级开始进入市场;预计 2025 年各级别自动 驾驶渗透率将合计达到 80%,其中 L3 级为 20%,L4 级开始进入市场。因此, 2022-2025 年是自动驾驶向 L3 发展的关键阶段,预计 L3 自动驾驶渗透率会显 著提升。

工信部明确强调通过大众消费扩大北斗普及率,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国 家发改委等 11 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 已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 设。2022 年 1 月 28 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 见》,其中明确指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鼓励车辆标配化前装北斗终端, 探索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 的一键紧急救援模式,在车联网中推广应用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由此可见,随着对自动驾驶的深入探索,以及在我国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资源优势下,车载北斗终端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片

3.2、 多元融合定位成为自动驾驶重要技术手段,打开高精度 GNSS 市场空间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车辆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实时定位的精度要求就越高。在 L1、L2 阶段,由于人类驾驶员承担了绝大多数的驾驶任务,包括对行车环境 的感知,此时车辆的定位精度达到米级就可以基本满足需求。而对于自动驾驶等 级在 L3 及以上的汽车,因车辆的控制权需部分甚至全部被移交给系统,车辆对 定位的精度要求必须达到厘米级,才能实现尽可能高的安全性。因此,对于 L3 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高精度地图所能提供的实时、准确的自定位信息以 及动态道路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目前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从技术和成本在车侧和路侧的分配出发,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演化大致为三条技 术路径,分别是以激光雷达和高精度地图为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谷歌 派”),以视觉感知和影子模式为代表纯视觉方案(“特斯拉派”),以及在网 联化方面率先发力与突破的车路协同路线。无论是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还是车路协 同,都需要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由于中国 5G、卫星互联网、物联网、数据 中心等新基建的发展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因此包含高精度定位的自动驾驶解决方 案在我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主流的高精度定位方案为 GNSS 卫星导航+IMU 惯性导航融合方案+高精度 定位的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GNSS 卫星导航负责明确绝对位置, IMU 惯性导航负责明确车身相对位置,通过融合算法实现车身对自我位置的感知 和修正。因为 GNSS 的数据刷新有一定的周期(比如 10 毫秒),但是 IMU 的采 样率非常的高,所以当在城市里遇到一些问题如隧道,导致 GMSS 信号不好的 问题时,可以用 IMU 一定程度上维持定位的情况,此外,RTK 通过基准站提供 的实时动态差分信号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位置计算。

高精度定位再结合激光雷达 /摄像头等传感器,通过点云数据的环境特征与高精度地图匹配,从而实现较高 安全冗余度的精准定位。目前,卫惯组合导航应用已开始商业化落地,例如百度 Apollo 系统搭载有 GNSS+IMU 的组合定位方案,小鹏 P5 搭载有高精度定位组 合系统。未来,随着 L3 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卫惯组合导航有望成为自动驾 驶标配产品。目前,车载高精度卫惯组合系统的产品形态主要以定位盒子 (P-Box)为主,其市场售价大概在 800-1300 元(精度不同,价格亦有差异)。

乘用车自动驾驶趋势将为高精度 GNSS 应用打开巨大市场空间。根据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全国乘用车产量为 2140.8 万辆,过去 10 年复合增速为 3.6%。假设 2022-2025 年,全国乘用车产量按每年 3.6%增速增长,则 2025 年 产量约为 2466 万辆。依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到 2025 年,L2+L3 汽车市场份额超过 50%,假设 L3 自动驾驶渗透率为 20%,车载高精度卫惯组 合系统产品平均单价为 1000 元/套,预计 2025 年车载高精度定位市场空间约为 49 亿元,且随着 L3 级以上汽车的持续渗透,市场规模仍将高速增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图片

4、 公司未来发展:把握历史机遇拓宽广度,夯实核心业务增加深度
4.1、 公司积极探索“北斗+”产业生态,持续挖掘“小而美”赛道

技术演进为高精度定位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近年来,随着 5G、云计算、大数 据、A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北斗三代的全球组网 完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斗+”“+北斗” 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场景需要高精度定位, 催生了更多的新需求、新产品、新业态。

同时,随着北斗在技术、数据、终端、网络等方面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融合程度 日益加深,以及北斗应用需求的日益广泛和种类的日益多样,所暴露出来的缺乏 集成化系统产品以及不同企业间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兼容互通的问题愈加凸显,亟 需可以直接满足用户需求、与用户业务系统紧密融合的定制化一揽子解决方案。

华测导航通过多年在高精度定位+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实践,已经积淀了丰富的行 业融合经验。公司通过搭建两大基础平台: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和全球星地 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完整布局了从基础器件到网络服务平台的行业生态链, 可以为测量测绘、位移监测、精准农业、国土资源调查、智慧城市管理、自动驾 驶汽车、各类机器人等多个行业、多重场景提供定制化系统集成方案。

此外,公司仍在积极探索“北斗+”新的技术应用。公司将高精度智能装备与视 觉识别、AR、云计算等技术有机结合,深挖用户痛点,推出华测云服务、广域 增强服务等,使时空信息资源与新技术更好的融合,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公 司还积极布局大众领域“北斗+5G”的应用探索,在商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已 在低速机器人、矿车、港口、物流自动驾驶等领域与阿里巴巴、踏歌智行、西井 等公司达成合作;在乘用车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已取得了良好突破,已经被指定 为哪吒汽车、吉利路特斯、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 供应商。多年来,公司一直保持着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保持每年 15%以上的研 发投入,看好未来公司通过不断地研发与创新,在已有产品线的基础上持续拓展 业务边界,在众多“小而美”赛道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图片

4.2、 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扬帆起航

公司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在封闭和半封闭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多年技术经验 可延伸用于乘用车的自动驾驶。公司多年以来在航测无人机、无人船、农机自动 驾驶等无人产品领域持续深耕。通过将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与不同行业的深度融合,公司已经掌握了高精度定位算法、紧耦合算法、SWAS 广域增强系统、惯导 标定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奠定了公司向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进 军的基础。目前公司可为乘用车自动驾驶提供完整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包括 高精度组合导航接收机、高精度定位模块、高精度天线、各类算法 IP 等核心产 品。

公司的多源融合定位解决方案具备行业领先的算法优势,能够在各类遮挡环 境下,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位置结果。并且,公司已经通过了 IATF16949 车规标准认证,可为车企、自动驾驶方案商提供端到端的满足 ASIL-B 要求的车 规级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

P2 高精度 MEMS 组合导航系统是公司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卫星定位与 惯性测量相结合,推出的一款能够提供多种导航参数的组合导航产品。产品在卫 星定位方面采用全系统多频方案,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高效率、应 用广泛等优点。在自动驾驶应用中,华测导航 P2 高精度组合导航产品能够实时 对车辆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三维姿态进行精确测量,这些测量信息可以帮助 车载计算机进行路径规划、轨迹追踪、车辆转向等车辆控制;同时 P2 组合导航 产品输出的高平滑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控制系统的误操作。

目前,公司已经被指定为哪吒汽车、吉利路特斯、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的自动 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项目周期为 2021 年至 2026 年,目前处于量产 前的开发与测试阶段。上述车型量产后,预计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 极影响。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车规级 GNSS SOC 芯片、高精度车规级 IMU 芯 片、全球 SWAS 广域增强系统及持续投入优化核心算法,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 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在乘用车自动驾驶领域作为北斗导航应用+乘用车自动驾 驶标的,公司有望获得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

图片

4.3、 北斗出海,公司提早布局全球营销网络

在北斗系统自主建设的推动下,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发展中崛起,产品 性价比优势渐显,品牌知名度、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如国际权威杂志《GPS WORLD》曾多次主动选取华测案例作为封面,详细论述其产品及应用的前沿性。目前,我国已掌握自主可控的高精度卫星导航装备核心技术,在芯片、板卡等具 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环节已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全产业链初步实现国产替 代。截至 2021 年 6 月,已有 140 个国家、32 个国际或区域性合作组织与中国 签署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基于北斗的土地确 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 地区得到成功应用。

目前,国内几家厂商海外市场业务占比都不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国外对卫 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开始较早,并且也开发出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产品。我国的 高精度 GNSS 市场过去一度被国外产品垄断,但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厂商的兴 起,国外 GNSS 高精度设备在性能上已经基本没有优势,例如,华测导航 X6 惯 导版相较 Trimble 的 R10 产品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凭借国内工程师红利及成 本优势,国内高精度厂商开始向国外开拓市场。

公司把握了国家北斗产业发展黄金期,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较早地进入 了国际市场,并完成了全球营销网络的布局。公司坚持“布局全国、拓展海外” 的营销策略,已建立了直销与经销并重的全国营销体系,并在海外建立了强大的 经销商网络。目前,公司在全国主要省份拥有 36 个全资子(孙)公司,1 个控 股孙公司及 7 个参股公司,在美国、东南亚等国家设立 8 个海外子(孙)公司 和 1 个代表处,在俄罗斯有 1 个控股孙公司。

公司拥有业务能力强、拼搏进取 的营销团队,灵活调动资源搭建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为公 司市场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使公司在市场需求信息收 集、最终用户反馈、产品完善与后续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 公司拥 有业务能力强、拼搏进取的营销团队,灵活调动资源搭建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系 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为公司市场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全球多个大洲及国家、地区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差异化 产品,利用 GNSS 智能装备良好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收入和实 现多样化产品的供给,扩大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增强品牌粘性。

对比传统龙头厂商美国天宝导航,公司海外业务增长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在亚 太地区等新兴市场。根据 Trimble(天宝)2021 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 36.59 亿美元,按地区划分,其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51.1%、 30.6%和 12.3%,其亚太地区业务收入为 4.5 亿美元。根据欧盟航天计划机构 (EUSPA)发布的《2022 年 EO 和 GNSS 市场报告》,2021 年亚太地区 GNSS 设备产值为 173 亿欧元,全球占比约 35.7%。可以看出,亚太地区作为新兴市 场,在全球 GNSS 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北美龙头 Trimble 在亚太地区收入 占比无论在整个亚太市场还是在公司整体营收中都相对较小。我们认为,华测导 航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亚太、非洲等新兴市场;公司能够凭借技术能力的 不断提升、成本优势的持续积累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逐渐获取新的市场 份额。

图片

4.4、 纵向一体化成为公司决胜关键

对上游核心技术的掌握成为盈利能力及话语权提升的关键,业内公司均在垂直领 域加强产业链拓展。近年来北斗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国内芯片发展水平所限 制,促使国内厂家竞相推出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产品。GNSS 高精度芯片板卡 从进口主导转变为国产替代,国产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北斗星 通、司南导航、华大北斗、合众思壮、华测导航相继发布多系统多频点高精度 SoC 芯片及高精度基带芯片。

华测导航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布局,坚持自主研发, 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拓展。公司围绕 GNSS 高精度算法核心技术,攻坚静态、 动态、网络实时处理算法软件,拥有高精度 RTK、PPP、静态解算、网络 RTK、 精密定轨技术、卫惯紧组合导航定位技术等完整的算法研究能力;打造了 GIS 在线服务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和跨平台终端开发平台等大型软件,为应用软件 提供基础平台,保证产品开发效率和竞争力;集成网络数据链、基带信号处理、 组合导航算法等先进技术,延伸研究点云数据采集及处理、无人机飞行控制、机 械控制系统等技术,推动面向新兴应用领域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布局 GNSS 芯片、OEM 板卡、微波天线等核心基础部件研发,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竞 争优势。

2020 年,公司投入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定位定向基带芯片“璇 玑”已量产。该芯片支持全星座全频点 GNSS 卫星(北斗(含北斗三代)、GPS、 GLONASS、Galileo、QZSS)信号,支持 SBAS 星基增强系统,支持 Lband, 支持 RTK,PPP-RTK 和 RTD,支持单芯片高精度定位定向,支持 PPS、 eventmark,并可实现 100Hz 原始观测量输出。搭载璇玑的板卡可实现精度为 1cm(水平 RMS)的 RTK 定位,及 0.12°/米基线(动态定向)精度的定向。

“璇 玑”芯片研制成功,是公司芯片研发能力的体现,为公司未来在芯片等基础器件 领域的技术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璇玑”量产将有效提升产业链上游的自产化 率,扩宽公司产品在测绘测量、导航应用、自动驾驶、无人机航测、农机自动导 航、精密定位服务系统、GIS 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在当前基带芯片产业化的基础 上,公司将进一步投入研制下一代更高集成度和更高制程的 GNSS 芯片,并开 发相应的 OEM 板卡和模组等产品,提升多场景应用的技术能力。

此外,公司将不断投入建设全球服务平台,优化 SWAS 广域增强系统核心算法, 构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解算平台,实现具备提供广域增强服务的技术能力。广域 增强系统可以使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不受地域限制,覆盖农业区域和海洋等缺乏 基站和网络通讯等设施的场景。未来,公司将综合集成基础器件、解决方案和全 球服务平台数据,不断丰富产业链布局,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 案。(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图片

5、 盈利预测
根据华测导航 2021 年年报,公司细化了营收构成的统计口径,新增了以四大行 业应用划分的业务结构,分别为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 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公司业务。同时,公司在 2021 年年报 中给出了 2022 年的经营目标:2022 年营业收入达到 25.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 34%;归母净利润达到 3.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5.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华测导航
工分
5.5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8-01 18:57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