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2022年东山精密研究报告 消费电子制造稳中有增,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重点发展方向
快乐股市里的小跳蛙
躺平的老司机
2022-10-31 18:41:28

1.独到的战略眼光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公司立业二十余年,从一家小型钣金和冲压工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领先的佼 佼者,离不开管理层独到的战略眼光。回顾东山发展历史,公司多次通过项目投资和收 并购优化主业,先后收并购 MFLEX 和 Multek 实现全方位电子电路(PCB)产品及服务覆 盖,形成电子电路、光电显示、精密制造三大业务板块,打造 MFLEX、Multek、LED、 TP&LCM、精密制造五大事业部。

电子电路业务,公司综合优势突出,目前为全球第二 的柔性线路板企业,全球第三的印刷电路板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服务器、 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光电显示业务,触控显示模组及 LED 器件应用于各类消费电 子产品及室内外小间距高清显示领域,在 LED 部分小间距细分领域市场全球第一;精 密制造业务,公司为消费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重要客户提供金属结构件及组件。 公司近年来独具慧眼地看中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未来,凭借成熟的业务能力和丰 富的客户资源等优势成功切入汽车业务,作为核心重点发展第二曲线。未来汽车业务有 望和消费电子业务成为公司的左膀右臂,助力公司高速发展,实现再造东山。

1.1.成功的业务拓展推动公司前进

公司通过项目投资和收购兼并优化主业,迅速建立了在行业中的优势,形成了精密 金属和精密电子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公司从 2016 年开始快速拓展业务线,顺 应时代的发展,2016 年 4 月收购 MFLX,2018 年 7 月收购 Multek 完善硬板业务实现快 速增长,2016-2018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为 355%,265%,54%,2021 年年报披 露公司印刷电路板业务占总营收 64%,电子电路业务成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2021 年 5 月宣布拟在上海成立东山新能源子公司,正式进军新能源车领域,从股价反应来看,公 司几次业务拓展不仅助推公司业务持续向上,也同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证明 了管理层独到的战略眼光,实现“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公司 2015 年以来随着业务的不断优化拓展,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 长,2015 年实现营收 40 亿元,归母净利润 0.32 亿元,2021 年实现营收 318 亿元,归母 净利润 18.6 亿元,2015-2021 年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达到 41%和 97%。 公司通过不断深入开展对标管理、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成效显著,通过优化组织架 构,严控非必要的资本开支,加强预算管理,公司财务和现金状况得到持续提升和优化。 2017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额为 1.61 亿元,2021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额为 32.1 亿元,CAGR 达到 113%,良好的经营性现金流反映公司的产品创收持续高增,得 到市场认可,同时有助于公司做好进一步的筹资和投资管理,实现既定的目标。

财务状况在降本增效的管控下不断优化。公司由于收并购等原因资产负债率在 2016 年,2018 年分别达到 82%和 73%,2021 年下降到 61%,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有助于公司 控制风险的同时有更大的空间进行项目投资和扩产。期间费用率也在不断优化,2011- 2015 年费用率维持在 13%上下,2016-2019 年下降至 10%上下,同时 2019-2021 年连续 三年下降,分别为 11.1%、9.7%、8.1%,财务费用率 2019-2021 年同样连续下降,分别 为 3.0%、2.2%、1.4%,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公司重视创新,研发费用连年增加。公司 2018-2021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4.8、7.7、 9.1、10.3 亿元,通过持续的研发实现技术创新,截止 2021 年公司拥有数百项专利和授 权,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高效的研发机制,为公司未来 AR/VR、新能源车等领域的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公司发展规划:优化当下,投入核心,投资未来

梳理公司业务变动情况和 2021 年 8 月以来的对外投资情况,公司主要从三个维度 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1)对于现有业务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公司对非核心业务逐渐淡化,聚焦核心主业, 公司分别于2018年出售深圳东山100%股权(主要涉及大尺寸显示业务等非核心业务), 2022 年拟出售国星光电(主营业务光电显示器件、LED 显示屏等)60%股权,从而实现 对公司资源的整合优化,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另外通过增持艾福电子子公司股份和资本 注入,实现增强公司通信业务板块的业务协同效应,高效整合内资源,实现降本增效,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重点投入核心发展领域。2022H1 公司精密组件产品营收同比增 51.43%,主要是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攀升带来订单的增加。公司持续投入核心发展领域以实现对业 务的拓展,产能适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包括成立注册资本 9000 万元的上海东澜新能 源科技有限公司,两期共投入 9900 万美元的墨西哥子公司以及拟两期投入 13 亿元的苏 州东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来满足对于新能源车业务的快速,实现扩大产能,缩短运输 半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实现提升与国际大客户的合作关系。

 

3)通过入股基金对未来进行投资。公司投入500万美元于BAUKUNSTFUNDI,L.P., 未来拟投资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柔性智造等领域的科技型公司,一方面有望从投资角 度收获利润,另一方面更有望通过相关领域的投资发现有价值的公司,未来有望通过合 作等方式实现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时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 3,000 万元与相关机构共同 成立苏州永鑫精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实现促进产业创新、提升公司投资收益,将会以 股权投资形式侧重投向泛智能制造产业相关领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为公 司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发展埋下一颗种子。

1.3.管理优势:经验丰富的管理层,稳定的分红,持股计划留住人才

公司从三方面彰显了管理优势: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布局未来;2021 年大幅提高 分红比例,提升投资者信心;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留住人才。 1)董事会换届完成后,2020 年下半年公司持续推动了职业化进程。目前公司管理 层队伍稳定,高层团队平均年龄结构约 45 岁,团队成员稳定磨合,经验丰富。中层管 理团队趋年轻化,多为内部培养提拔。同时公司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董事长袁永刚、 董事,总经理袁永峰、董事,执行总裁单建斌分别任江苏省总商会副会长、盐城市电子 信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能够清晰把握行业发展脉络,同 时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公司历年的发展也证明了公司管理层优秀的战略眼光和发展 思路。

2)公司近五年稳定分红,同时 2021 年大幅提高了分红比例,体现了公司积极回馈 股东,提升投资者信心。公司 2017-2020 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 12.2%、10.9%、11.4%、 11.2%,实现稳定分红,2021 年现金分红比例提升到 18.3%,彰显了公司对新业务发展 以及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3)公司通过持股计划留住人才及核心员工。公司 2018、2021 年分别推出员工持股 计划,建立与员工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 构,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公司于 2022 年推出了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持 股计划,通过考核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个人的绩效来给予对应权益的比例。该计划 通过设置个人未来绩效评估要求及收益兑现周期,激励授予对象努力提升自我价值的实 现,也为公司制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高度统一。

公司于 2022 年 10 月推出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与对象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核心管理人 员、技术骨干,彰显了公司对于新能源业务布局的决心。持股计划的不断推出一方面说明了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前期推出计划的成功,未来有望期待员工 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的进一步持续推出。

 

1.4.2022年三季报业绩超市场预期

2022 年 10 月 24 日,公司公告了 2022 年三季报,业绩超市场预期:2022 年前三季 度营收 228.2 亿元,同比增长 4.64%,归母净利润 15.81 亿元,同比增长 31.94%,超过 此前预告 28.38%-30.86%区间上限;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 82.7 亿元,同比增长 6.03%,归母净利润 7.84 亿元,同比增长 32.18%,同样超出此前预告 25%-30%区间上限。

超预 期的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消费类电子业务客户需求总体稳定;2)新能源车行业发展 迅速,公司新产品顺利导入客户;3)内部经营改善明显,叠加汇率变化因素,综上导 致 22Q3 单季度毛利率显著高于去年期水平,22Q3 单季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20.48%、 9.49%,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 3.87pct、1.87pct,拉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追根溯源, 业绩的超预期离不开公司的独到战略眼光、成功的发展规划、优秀的管理能力,正是公 司这些优势的品质引领公司持续向上发展!

2.地理优势:坐落苏州,共享发展

东山精密坐落苏州,市值位于苏州上市公司中前列,是电子行业相关产业链龙头, 随着近年来苏州以四大产业集群为主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上市公司政策上大力扶持下, 公司有望与苏州共享发展,实现共赢。

电子信息发展作为苏州四大创新产业集群之一不仅目前是苏州制造业的核心,同时 也是未来发展投资的重点方向。2021 年苏州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类产 值占比总产值 29.6%,居细分项首位。苏州市截至 2021 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 22307.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达 54.0%。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四大创新产业集群产值比上年增 长 17.1%,其中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创新药物产值分别增长 24.6%、 15.5%、34.3%和 20.5%。集成电路、电子元件、3D 打印设备、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高 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 38.4%、28.3%、68.5%、30.2%和 44.8%。全年高技术产业 投资比上年增长 17.1%。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367.7 万辆,比上年增长 152.5%;集成电 路产量 3594.3 亿块,增长 37.5%。

苏州“十四五”规划中分别涉及了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十大产业链,是未来重点 发展方向。其中公司涉及多个产业集群包括新型显示、光通信、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 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同时产业链中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机器 人、光通信等也有所涉及,公司的业务局部与未来发展方向与苏州的发展规划高度吻合, 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与苏州共同快速发展实现互惠互利。

苏州市政府2022年8月 15 日发文《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发布 十大措施聚焦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巩固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推进上市 公司成为创新人才、先进技术、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重要汇聚平台,在构建具有苏州 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公司有望在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引导下 做优做大,不仅在利润端享受政府给予的补贴,更能够增强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 各个角度实现快速发展。公司2018年后收到政府补贴大幅提高,涉及各类改造项目补贴以及奖金等。公司2016-2021 年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 0.22、0.37、2.73、3.10、2.09、2.69 亿元。

 

3.消费电子稳中有增

3.1.手机业务作为“压舱石”为公司提供稳定收益

手机业务是公司近年来的核心业务,公司通过与国际大客户的深度合作实现快速增 长,随着公司新料号不断导入和国际大客户产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快速迭代,公司软板产 品 ASP 和份额有望持续增长。

3.1.1.手机行业稳步发展

2022 年以来,受通胀、全球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智能手机需求疲软,据 IDC 数据,2021 年 iPhone 出货量近 2.4 亿部,同比增长 16%;苹果凭借产品迭代升级、出色 的软硬件协同和供应链管理,在中高端机型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2021 年发布的第二代 5G 手机 iPhone13 需求强劲,推升了 iPhone 系列的整体销量,2022Q2 智能手机出货量 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苹果出货量逆势提升 2.3%至 4,539 万部。 国内传统淡季叠加国内疫情影响下,苹果手机销量继续坚挺,根据IDC数据,2022Q2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 6720 万台,同比下降 14.7%,其中苹果手机逆势同比增加 0.1% 至 950 万部左右,市场份额提升 2pct 至 14%。

从手机创新方向来看,折叠屏是安卓机确定性趋势: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1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近 900 万部,预计 2023 年出货量将达 2,600 万部以上,实现年 均接近翻倍增长。未来折叠屏售价有望下降,一方面,折叠屏技术逐渐成熟,带动成本 售价下降,市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结构设计灵活,创造出各类特定新需 求;折叠屏手机短期销量高增长确定性较高,长期看随着成本及售价的进一步下降,折 叠屏有望从高端机向中端机渗透。随着折叠屏手机市场空间的加大,对于 FPC 行业的发 展提供了机会。FPC 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决定了它能更加适 应和匹配折叠屏手机的特点。

折叠屏手机的特点在于能利用更小的体积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屏幕体验,但同时由于 折叠屏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进行折叠,因此对于手机的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尤其是柔性线路板(FPC),因为相应需要使用的面积也会更大,相应带来的是成 本的上升,未来想要控制 FPC 成本,往往需要依靠大规模量产形成规模效应或者技术升 级来解决。

 

公司作为 FPC 领域的领跑者,MFLEX 在 FPC 全球排名第三,拥有超过 30 年的经 验,和超过 2000 名研发工程管理人员,拥有两大基地、三座工厂和遍布全球的客户服 务网络,成为少数能提供特定设计和整套解决方案的优秀 FPC 供应商之一。公司近年来 不断导入新料号,同时公司的 FPC 产品具有超薄、可静动态弯曲、信号完整性和高频、 单层到多层结构设计等多重优势,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装配,更有望响应不同客户对于 不同产品的定制化需求。

3.1.2.国际头部品牌有望引领新突破

新机备货旺季及持续创新引领成长:2022 年下半年 iPhone、AirPods、AppleWatch 等各产线新品备货旺季即将到来,叠加供给端苹果极强的供应链关系网络和管理能力, 全年销量依然可期。同时,明年 iPhone15 有望迎来潜望式摄像头等光学创新升级,并预 计会配合全新面世的 MR 眼镜进行应用协同,对核心环节的参与者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对核心环节的参与者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苹果公司在产品上有望引来新突破,同时产品的成本也有所上涨。《日本经济新闻》 在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公司协助下,拆解 iPhone 14 系列的 3 个机种,并针对零 件价格进行估算。根据 Fomalhaut 推估,iPhone 14 Pro Max 的零件价格合计约 501 美元, 较去年的 iPhone 13 Pro Max 高出 60 美元以上。iPhone 旗舰 Max 机种自 2018 年推出以 来,成本价格大约落在 400 至 450 美元之间,但这次提高了 60 美元以上,是 2018 年以 来的最大上扬幅度。

公司合作的客户均为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科技公司,采购量大,对产品交付要求严格, 对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要求较高。未来国际大客户创新不断创新迭代也为公司 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公司一方面产能规模较大,能够满足下游大客户的采购 需求,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行业壁垒,另一方面与国际大客户良好的长期合 作关系和公司产品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需求,因此综合来看未来公司软板产 品 ASP 和份额有望持续增长。

 

3.2.AR/VR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3.2.1.AR/VR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我们认为,硬件迭代+内容成熟是第一阶段的驱动因素,VR 设备在泛娱乐领域的年 出货量级有望达到 3000 万部以上;应用场景拓展及科技巨头生态布局构成第二阶段成 长驱动,VR 设备成熟、AR 设备进入消费级市场,整体年度出货有望达到大几千万量 级;长期来看,随着 VR/AR 设备成为元宇宙重要入口,多领域逐渐刚需,每年出货量 级有望突破数亿部。

巨头分别以自身独有的流量效应、内容储备、闭环生态为矛,意图率先攻入 VR/AR 蓝海:1)Meta/字节模式:互联网流量加码快速切入市场,软硬件生态建设齐头并进; 2)索尼模式:依托原有内容优势绑定客户群体,聚焦游戏突破核心用户需求;3)苹果 模式:自研芯片+硬件定义产品风向标,创造新需求为 VR/AR 市场注入活力。应用从游戏拓展至多个领域,泛娱乐、社交、办公、教育、工业等应用备受期待: 1)泛娱乐领域的影视和直播备受期待,已有简单落地场景;2)线下社交和办公场景有 望被搬至虚拟空间,解决远距离交流问题;3)教育是成熟的 B 端场景,需求刚性但散 点化;4)工业场景下虚拟赋能现实,实现降本增效。我们看好短中长期不同阶段的多重因素推动 VR 设备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同时产业 生态的逐渐完善将推动 VR 硬件产业链迎来显著的业绩弹性。

3.2.2.公司VR/AR业务成熟,有望切入国际大客户

可穿戴业务是公司 FPC 产品除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业务之外新的增量市场。公 司过去已为全球知名厂商提供单机价值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未来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 展,预计该部分业务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将会不断增加。公司未来有望凭借领先的技术实 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深耕多年与客户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产品品质的高认可度, 与国际大客户形成合作关系。

可穿戴业务的发展能给公司从多个维度带来竞争力的提高:1)提高产能利用率。 过去公司曾因为疫情、淡季影响,产能利用率有所波动,对公司收入有一些影响。23 年 上半年头部品牌眼镜有望面市、下半年传统手机旺季,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波动有望相对 稳定、更加平滑;2)协同效应提升销量。头部品牌的可穿戴设备和传统电子设备互补协同,有望形成更加庞大的生态体系,提高客户粘性;3)将临时员工转化为长期员工。过 去由于淡季和旺季的存在,公司往往会招聘大量员工在旺季,等到了淡季再解聘,这个 过程中会需要付出员工培训费等成本,工作效率也更加不稳定,而产品线的拓展为公司 提供了招聘长期员工的机会,综合的培养成本将被摊销到每年,同时员工在长期工作也 将提高效率,实现员工、企业共同发展。

 

4.新能源汽车业务:核心重点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公司制定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目标, 并组建了销售团队。公司经验和产品结构丰富,技术和规模优势明显,国际化管理团队, 相关产品已经供货北美新能源汽车客户。公司现有三大板块均有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业务。 一是传统精密组件板块,核心产品主要有三电结构件、电芯、散热等;二是电子电路板 块,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气化程度的提升,市场对于 FPC 和硬板的需求也在提升;三是光 电显示板块,公司以 Mini LED 为代表的产品也将迎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

4.1.新能源车快速发展

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并保持在 40%以上,汽车 新能源化、智能化、信息化等趋势下,汽车电子占成本比重将持续提升,随着车载信息 系统、车身系统、动力系统、安全系统等搭载更多各类电子元件,线路板的用量及规格 也将持续升级。

汽车智能化是确定性升级方向,ADAS 系统搭载率持续上升,并向着完全无人驾驶 终极目标不断发展,光学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是自动驾驶刚需, 催生线路板用量及价值量显著提升。动力电池容量密度的提升推动汽车轻量化要求,用 FPC 替代车身的传统线束,并在电池系统中取代传统布线方式,将有助于提升汽车安全 性、集成性并满足轻量化趋势,同时也将促进车身各类结构件向着高精密度、低重量等材质和工艺升级。

根据 Prismark 数据和我们的测算,20 年全球汽车 PCB 市场产值约为 434 亿元,25 年将超过 700 亿元,2020-2025 年 CAGR 约为 12%,增速远超整体 PCB 市场。PCB/FPC 是传统汽车刚需且应用场景持续扩充,新能源化、智能化、轻量化趋势新增大量应用需 求,同时各类结构件及组件伴随线路板的应用场景拓展而需要匹配升级。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和领跑者,2018 年以来快速发展。2018Q1, 特斯拉产量和交付量为 3.45 和 3 万辆,2022Q2 分别实现 25.86 万辆和 25.47 万辆,四年 多时间实现 7 倍以上增长。同时特斯拉(上海)的产销同样也快速提升,“本土化”策略 彰显成效,尽管受到上海二季度疫情的影响,产销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但随后快速修复, 2022 年 6 月销量为 7.89 万辆,达到了历史新高,2022 年 8 月产能为 7.66 万辆,同样创 下了历史记录。

2019 和 2020 年特斯拉分别宣布在柏林和德州新建工厂,彰显扩张决心。2022 年两 座工厂均已投入量产,预计年底柏林工厂实现 Model310 万辆产量、ModelY20 万辆产 量,德州工厂实现 ModelY20 万辆产量,皮卡 10 万辆产量,并于未来几年慢慢实现产能 爬坡。马斯克在特斯拉 2021 年股东大会上定下了 2030 年销量 2000 万辆的目标,宣布 了特斯拉降低成本的“五步计划”:电池设计、电池工厂建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车 辆集成五大板块,将为每辆特斯拉车辆降低 69%的支出,电池成本则减少一半,进一步 推动特斯拉未来的销量增长。

 

4.2.公司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突出

(1)铝合金加工:公司有三十年以上的铝合金加工经验,加工工艺齐全,并且铝合金加工工艺迭代较慢,不容易被淘汰。目前铝合金在汽车上被广泛运用,是汽车轻量化 过程中的首选材料,轻量化不仅能降低油耗,还提高了有效载重量,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在汽车发展越来越趋向轻量化的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实现快速布局抢占份额, 同时能够再次盘活公司的冲压、钣金、压铸等传统精密制造产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2)通讯赋能:公司在以前的通讯业务中做过散热类的产品,可以满足散热的需 求。随着汽车逐渐轻量化,对于汽车散热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趋势向轻量化、全铝化、 集成化发展,这对于散热器的设计研发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公司有通讯散热器产品,包 括室内和室外等多款产品,能够满足高散热量要求,局部/整体高效散热方案,采用过高 导热铝材料制造,未来有望实现通讯赋能。

(3)消费电子赋能:在汽车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实现 轻量化、智能化、信息化不断对于零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上游厂商能实现快 速响应。消费电子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和强项,而消费电子的特点就是迭代快,反应快, 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做出响应,因此公司相比传统汽车厂商更加有望适应快速迭代 进步的趋势。 (4)平台优势:公司具有成熟的全球销服体系、业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生 产制造能力,产品已获得全球各领域顶尖客户的青睐,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客 户平台优势显著,有助于公司保持较好的收益水平、降低信用风险并持续拓宽合作范围。 优质的客户群体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 司开拓新客户的能力,助力公司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5)国际化:公司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持续加强对行 业优质资源整合。2019 年成立海外总部,并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 有不同职能的运营机构,使公司的国际化运营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公司有望得益于公 司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外客户和人才的优势,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开启制造 基地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管理能力降本增 效;公司加大新能源车客户开拓的广度和深度,除北美客户外,国内客户也顺利实现供货,建立了合作关系,客户覆盖范围更加全球化。

 

4.3.新能源汽车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新能源汽车业务作为公司未来着力拓展的新业务,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 发投入,公司在 PCB、轻量化功能性结构件等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该行业的 收入也持续实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核心客户群体不断扩大,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 强。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在电子电路、光电显示、精密制造等领域的综合优势,全方位 开发应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包括白车身、散热、FPC、电芯、 壳体等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将持续加大新产品的导入力度以及 新产能的规划和投入,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未来随着多产品的导入以及新产能的释放, 单车价值量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2020 年,公司生产的车载 FPC 产品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车超过 40 万台,针对未来 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积极实施数倍的产能扩充计划,预计到 2022 年年底 约有 300 万台车的软板产能计划。目前汽车软板主要还是以光板为主、加载 SMT 为辅, 但未来加载 SMT 是大趋势,所以产品单价会得到提升。2022 年 2 月 18 日公司拟将“盐 城东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无线模块生产建设项目”变更为“盐城维信电子有限公司新能 源柔性线路板及其装配项目”。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 70,122.75 万元,受 5G 通信发展瓶 颈、下游客户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项目投资进度不达预期。原募投项目已累计使用募 集资金金额 8,109.45 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 61,565.47 万元变更加强对于车载 FPC 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募集资金 使用效益。

2022 年 9 月 14 日,A 股公司东方电热(300217.SZ)公告,公司及东方九天与S东山精密(sz002384)S 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东山精密承诺向公司采购总量不低于 5 万吨锂电池钢壳预 镀镍钢基带,合同金额约为 11 亿元。 东方电热公开纪要披露据相关机构统计,2021 年,全球圆柱形电池对预镀镍材料需 求约在 18.5 万吨。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到 2025 年,国内市场预镀镍材料需求保 守估算预计不低于 30 万吨。预镀镍是圆柱电池未来的大势所趋,预镀镍与后电镀钢壳 相比,预镀镍壳体内面镀层更均匀,因通过扩散处理,拥有卓越的电镀粘合性,加工冲 压性能良好。在圆柱电池性能提升的同时对于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预镀镍技术的 实现能帮助圆柱电池实现进一步突破。

公司与东方电热将通过对锂电池钢壳预镀镍钢基带领域的产品开发及技术合作、产 品供货、供应链共同开发以及股权合作等方面进行长期框架合作,这预示这公司在新能 源汽车结构件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一方面锁定了上游原材料,未来有望对国际大客 户的产品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另一方面在于东方电热的合作过程中也有望实现技术的突 破,实现互利互惠。 综合来看,公司未来的发展一方面有望实现产品品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有望享受 技术升级带来的产品价格提升,从而综合实现单车价值量的提升,为公司新能源车业务 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东山精密
工分
3.5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