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美凯龙交流纪要1222
夜长梦山
2021-12-26 21:43:32

美凯龙交流纪要1222

出席领导:董秘邱总

2021Q1-3经营情况:截至2021Q3,共有94家自营商场,273家委管商场和66家特许经营门店,总经营面积超过2200万平。2021Q1-3收入同比增长19.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1%

精细化运营能力不断增强:自营商场经营收入环比持续上升,自营商场毛利连续4个季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年初制定的三年规划,以及全国范围内九大主题馆的打造和落地,目前公司共打造了32家一号店、9家至尊Mall以及59个标杆商场。

 

第一部分:家装业务

——家装家居一体化:美凯龙2019年成立装修产业集团,依托行业30余年品类运营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全国400+的商场实体网络布局,打造了家倍得(定位中高端全屋定制的家装品牌)、更好家(定位标准化中端整装品牌)、生活美学和尊科(定位别墅高端消费的家装品牌),进行终端市场差异化布局。

 

——美凯龙做家装的优势在于全国卖场布局:相较于传统装企,美凯龙优势在于全国400+的卖场网络布局,使得公司能够以更低成本异地复制扩张,此外,商场的自然客流、展会、物业以及美凯龙爱家等房产中介、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都是家装业务的客流来源,可以有效摊薄获客成本。

——美凯龙做家装的初衷:希望能够通过前端的家装,为卖场内的商户获客引流,为商户提供增量的销售,进一步提高商户对商场的粘性。

 

Q:家装业务的增速?

——2020年是家装业务快速发展的第一年,增速在三位数左右,2020年家装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装收入,工装业务毛利率低,且垫资周期长,风险较高,2021年房地产调控趋严后,公司在工装方面有所收敛,保障资金安全性,谨慎选择工装合作伙伴:1)合作伙伴充分分散;2)合作头部房企。

——公司家装业务较2020年仍在稳步拓展期,2021年更多是区域化布局,拓展门店,目前已经落地200多个门店,占据了美凯龙的主流卖场。家装业务目前主要以家倍得品牌运转,通过布局卖场核心位置,目前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定认知。

——家装行业相较于其他传统行业,在客户满意度和售后服务反馈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来源于装修全链条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所以公司积极加强消费者需求洞察,将施工步骤切分标准化,集中化管理(但施工团队仍然需要本地化),通过建立标准化制度,推动从设计装修到交付的数字化改造,打造家装业务的底层能力。

 

家装业务对场内的带单模式分为场内带单和供应链采购两种模式:

1)一类是家倍得,定制化属性更强,定位是给场内商户带单,消费者签约后,主材在卖场内闭环采购,大幅提升消费者在场内闭环的客单值,有效前置获客;

2)另一类是更好家,主打全屋整装,公司主要是输出供应链能力,主材不一定在场内闭环采购,可能通过品牌商集采获得更低的客单价,缩短供应链环节,让利终端。

——家倍得体系给场内经销商带来了较好的带单作用,双方其实是利益互补联动的过程,公司更好地去撬动了装修市场的客户资源,为商户带单,商户也会通过社交圈的裂变,以熟人带单的形式为家倍得引流,形成双向带单联动的良性生态圈。

 

Q:家倍得和更好家开店位置的区别?

家倍得主要是为场内带货,所以一般开店都在商场核心位置,但更好家主要是供应链模式,不依赖场内经销商,可以开店在场外。目前更好家模式还在探索中,推进城市有限,主推还是家倍得模式。

 

Q:家倍得和更好家对家装收入的贡献?

——由于两个品牌针对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目前公司主要聚焦在家倍得,因为公司家装业务还是基于原有的线下卖场经营体系,公司发展家装业务首要目的还是服务好场内的经销商和品牌商。

——基于这样的产业定位,家倍得是目前发展的重点,尊科和家倍得类似,振洋等品牌更多服务高端消费者群体,更好家的供应链直采模式最主要匹配中低端消费者。公司通过多品牌的布局,满足不同消费力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Q:目前家倍得门店数?

目前家倍得门店数200多家,基本覆盖全部核心城市。

 

Q:家倍得模式如何为商户带单?

——第一,前置设计过程中,设计使用的商品是来源于场内的商品库(实现所见即所得),消费者通过效果图,已经了解了这部分商品是可以在商场内实现闭环采购;

——第二,家倍得和场内经销商谈妥,通过家倍得模式采购,能够得到比较优惠的折扣率,让利终端消费者。消费者通过家倍得采购,既能满足设计上的审美需求,又能获得较高的性价比,从而推动消费者场内闭环采购。

——公司之所以大力发展家倍得,主要是消费者采购渠道比较多元化,家电配套产品可能在其他线下渠道或线上渠道购买,因此公司希望通过家倍得签约模式,提高消费者场内购买的品类数量,提升客单值。

 

Q:同一品类,流量如何在不同品牌商之间分配?

沟通过程中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流量的二次分发:家倍得作为流量入口,进行流量的初次承接后,首要任务是帮助消费者进行品类、品牌的选择,因为消费者其实对品类和品牌没有非常强的认知。公司会和消费者深度沟通,了解消费者诉求是新房、二手房装修还是局部改造,消费能力如何,审美风格偏好,以及目前所处的装修周期阶段,最后基于匹配度进行流量的二次分发。公司如果推荐的品类或品牌有偏差,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承接之后,公司会进行后续跟踪,如果这个品牌没有能力做消费者承接,商场会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品牌进行匹配,通过这样精细化的运营实现流量和转化率的持续提升。

 

Q:承接成功后商场的抽成比例?

商场的收益并不完全来自于流量分发的费用,实际上公司的收益体现在场租之中,通过家倍得提高场内出租率或单位租金,获得收益,带单收益对于家倍得整体收益来说占比并不是很高。

 

Q:家倍得和品牌经销商的收入确定方式?

家倍得确认的收入仅为装修收入,主材收入依然是进入经销商体系,不在公司财报中列示。

 

Q:家倍得及其他家装品牌的客单价?

家倍得定位中高端,客单价30万左右(含部分辅材和人工成本,不含成品家具、定制家具等主材),更好家定位偏低端,价格基本不到2000/平,振洋偏高端,客单价基本500+

 

Q:更好家目前门店数大约100家?

没有,更好家目前规模很小,因为更好家是以独立店模式在场外运转,需要较大的展示面积,而家倍得基于商场,成本投入小,因此更好家拓展比较谨慎。

 

Q:家装板块是否实现盈利?

——家装板块目前仍亏损,因为还处于高速拓店阶段,且公司希望制定标准化的流程,采取总部管控的模式,因此管理成本较高,未来随着规模体量的扩大,人员成本能够有效分摊。

——toc家装毛利率较高,但公司工装项目占比较高,毛利率低,且公司工装业务也归为家装业务收入(2020年工装占比绝大多数,2021年家装和工装各占比50%)。

 

Q:目前家装零售toc,主要是二手房翻新、改造等存量市场为主?

消费者还是比较多元化,既有新房交付,也有二手房。更好家的模式二手房占比更高,因为更好家的流量主要是靠美凯龙爱家引流。除此之外,和城市的层级相关性较高,一线城市新房主要以精装为主,和低线级城市存在分化。

 

Q:家居行业新房和存量房的需求占比?

一线城市,二手房及存量房翻新占比高于一手房,二线及以下城市,二手房及存量房翻新需求占比约30%,区域性差异较大。

 

Q2022年工装业务的利润率预期?

工装利润率一直较低,基本都是10%左右,未来也不会有明显改善。从整个行业来看,工装业务房企话语权较重,目前房企面临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环境不会发生本质向好的变化,只能逐步改善。

 

Q:未来工装业务的收入指引?

美凯龙装修业务首要是服务好场内经销商和品牌商,因此公司追求的是给场内经销商的赋能,工装业务并不是公司优先级第一的业务。

 

Q:美凯龙工装渠道的竞争优势?

1)客户优势:美凯龙和很多房企很早就存在合作关系,甚至会有一些合资公司等,因此工装渠道存在客户优势;

2)跨区域协同:相较于地方性装企,公司可以帮助品牌实现不同地区的渗透,发挥跨区域优势;

3)品牌认知度高:相较于品牌方,公司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商品选择空间,同时,家居作为长周期消费品类,品牌方难以打造客户认知,而渠道商更能占领消费者心智。

 

第二部分:新零售

——线上线下一体化:2019年公司和阿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家装领域,首先对商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包括:1)加入天猫喵零系统;2)双方共建线上的天猫同城站,通过发力直播、全景视频等方式,推动商家产品服务和日常活动上线,形成线上线下获客锁客的交易闭环。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277家卖场的数字化升级,覆盖33个城市,上线商品SKU超百万件,2021年至今的商品流量较2020年实现两倍速增长。

 

——除新零售外,公司也在持续推动数字化升级战略,打造家居板块的全域数字化营销平台。公司作为家居卖场的龙头,平台上沉淀了整个家居行业最全的线下消费数据和行为数据,以及客户的画像,未来公司希望把这部分数字化营销能力对外输出,赋能商户和品牌,从而进行有效的全域获客和转化。

 

Q:未来商场促销的计划?

——原来主要是基于传统的五一、十一等节日进行线下促销,目前商场更多结合线上化的渠道比如双十一、618等进行促销,除此之外,美凯龙还有818超级折扣日等促销活动。电商渠道的意义更多是为线下引流,实现闭环销售,线上促销多是一些爆款商品或者高性价比轻服务的品类。

——除此之外,九大主题馆的落地进一步帮助商场精细化营销,过去是整个商场的大促,目标周期比较分散,采买链路更长,现在可以基于品类进行大促,更精准聚焦特定消费者群体,缩短消费周期,帮助卖场高效触达消费者,完成闭环购买。

 

Q2022年的促销力度?

——公司更聚焦于中高端的消费者群体,这类群体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更加看重,不排除整个供应端仍然会有一些打折促销,但对于品牌商或经销商来说,打折促销更多是出现在偏低端的产品线上,或者老款产品,对于渠道内销售的中高端产品线或新款产品,品牌商和经销商更希望保持稳定的毛利率。

——从商场角度,也不会完全基于价格去做一些商业引导,因为这种形式只会导致竞争越发激烈,虽然对商场没有影响(商场收益来源于租金+运营能力赋能),但会加剧品牌方内耗,任何一方都不希望看到这样非良性的竞争,更多还是要做好产品。

 

Q:自营卖场和委管卖场的ROE差异?

——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因为自营卖场从招商开始就由公司全程把控,而委管卖场公司仅是提供建议帮助,委管方在出租率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立决策,可能出租率会略低自营商场。除此之外,新开业的卖场也会对ROE造成一定的短期波动。

——但不同模式下的卖场ROE差异并不是特别大,公司对于自营和委管卖场同样重视,一号店、九大品类馆未来照样会覆盖委管卖场,经营管控上双方是一致的,即使是从经销商或品牌商角度出发,自营和委管商场利益上保持一致性,才能在全国形成强网络效应:如果渠道商对委管商场缺乏把控力,不利于品牌商的渠道下沉以及新品的全国营销,也会降低品牌商和渠道商合作的意愿。

 

Q:阿里对天猫同城站的收费?

——阿里和卖场的结算方式基本参照传统的电商模式,如果实现成交会收费。目前天猫同城站到店内的流量,基本上是基于一些自然搜索的流量,目前通过广告投放模式获取的流量还是相对较少。

 

Q:一号店全部上线了喵零集中收银吗?未来能不能实现抽佣?

——一号店已经全部完成数字化改造升级。

——抽佣的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卖场的价值。抽佣是一个新的业务模式,本质也是公司为商家带来的价值赋能转化成收益,但其实没必要通过抽佣的方式实现。因为家居品类是长消费周期的,例如8-10年,因此在到店转化之前,卖场可能为最终成交贡献了很长周期的消费者心智教育,并不完全体现在最终的成交上,或者卖场二次流量分发时,第一家品牌商没有承接住,没有达成成交,但卖场也提供了很大的价值贡献,因此,抽佣的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卖场的价值。所以卖场获取对商户赋能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其他结算方式实现,现在也在不断探索中,比如2021年主要的方式是商户、卖场和总部联合营销,11支付营销预算,进行广告投放,吸引客流,这种模式对于卖场而言收益更加及时,而不是像抽佣模式需要等最终成交才能获得收益,并且流量的价值对于家居行业是非常高的,家居行业客单值基本过万,未来流量的价值优势会逐渐显化。

 

Q:面对多渠道、多模式,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

1)商场的招商、日常运营管理是统一化管理;

2)线上线下新零售有专门团队负责,进行线上流量投放,并引流到线下门店;

3)家装体系无论是tob还是toc家装,都由同一个团队负责。

每个板块的划分是比较明确的,但相互之间也会有联动,跨部门事项会预沟通或者事后复盘。

 

第三部分:一号店及主题馆

——九大主题馆是指公司将整个商场升级为【智能电器、国际进口、设计客厅、高端定制、软装陈设、系统门窗、精品卫浴、睡眠生活、潮流家具】九大品类,根据每个商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如消费结构、消费力),进行主动升级调整,为细分消费人群提供精细化运营服务。

 

——设立各品类主题馆的原因主要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1)系统门窗馆,主要是公司发现,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环保要求的提升,2010年以前的商品房门窗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对气密性、水密性的环保要求,消费者在二次翻新过程中存在千亿级的高端门窗换新需求;2)智能电器馆,公司基于疫情期间的消费分析,虽然家电行业整体销量下滑,但高端电器销量上升,电器行业呈现套系化、智能化、场景化以及高端化的特征,公司布局智能电器馆,是希望以电器品类为支点,撬动消费者从智能电器到精品卫浴,再到系统门窗,再到高端定制的消费全链路服务。

 

——九大主题馆有效降低高区楼层空置率:公司通过九大主题馆实现家居品类细分,便于实现细分消费圈层的锁定,引导关联销售,延长消费者在商场内的消费链条。从具体盈利举措来看,公司通过高区楼层布局部分高频品类,减少不同楼层的租金差异等方式,有效降低了高区楼层的空置率,盘活了整体商场的出租率。

 

——主题馆逐渐落地,坪效、出租率、单位租金收入明显增长:

1)沈阳铁西商场(沈阳一号店),通过布局进口国际馆、设计客厅馆,高层出租率提升10pct+,带动整体出租率提升3pct

2)大连一号店,高楼层布局高频如睡眠生活馆、软装陈设馆,使得高区楼层出租率提升10pct+,整体出租率提升7pct

3)北四环商场,主题馆落地后月收入增长近20%

4)郑州一号店月收入增长近10%

公司计划2021年底主题馆达到300+2023年底主题馆达到1000家。

 

Q:一号店和普通卖场在选址、收租等方面的区别?

一号店定位城市标杆,选址在人流量、消费力更好的地方。

打造一号店的意义在于:公司基于消费者的洞察,创新思想应用到一号店,并通过打造一号店标杆,引领其他临近区域卖场变革。

打造一号店的难点在于:楼层重新规划调整,需要等商户到期改签,或者新品牌进驻初期就合理布局,这对商场的话语权以及经营规划能力是很大考验。商场不仅是品类的迁移,还需要较多的主动投入,比如商场自有环境的升级。

 

Q:一号店改造前后的坪效提升?

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每家一号店改造前的出租率不同,而且很多一号店是基于当地消费力、供应链、经销商储备逐步落地九大主题馆,并不是一步就位。一号店通过高频低频产品的交错变动,成功带动高区的出租率提升3-5pct目前仅能给出单店案例,因为全国400+卖场仅有30多家一号店,且不是所有卖场都完全落成九大主题馆,因此很难有综合数据。

 

Q:北四环店落成一号店后坪效有20%提升?

这是相对特殊的案例,每家店的坪效提升和地理位置、人群密度、消费力都有关,大多数城市很难达到20%的提升,合理的提升水平是高区楼层出租率提升3-5pct。其实商场改造成一号店,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高区楼层,过去高区楼层人流量少,空置率高,租金便宜,一号店落地后高区楼层收益明显。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美凯龙
工分
1.0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