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海康威视现场交流纪要
修仙小锦鲤
航行五百年的公社达人
2021-05-30 18:08:20

现场交流会由投资者关系总监蔡清源主讲和回答问题,会后参观海康多功能体验馆。
投资者问答交流纪要
1、  Q: 芯片近期芯片和原材料涨价很凶,公司能否通过终端涨价覆盖成本提升?PBG、EBG、SMBG三个业务部的定价策略是怎样的?三个BG的涨价难易程度?
A:原材料涨价当前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没有任何一家电子制造商能躲开。海康不能完全消化涨价,但比同行会做得好一些。一是海康因为应对贸易战,因祸得福,有较多的低成本原材料库存;二是海康作为行业龙头,能得到供应商的更多支持。
三个BG方面,SMBG在价格压力方面最大,因为所在市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主要是卖硬件产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更容易传导过来。最近半年,渠道端价格确实有上涨。PBG和EBG业务的原材料成本在解决方案的成本中占比较低,价格也会上涨,但调价相对缓和,不会很快地反应在销售价格上。
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向下游的传导是逐步推进的,有些也要自己来承担,接下来确实会给公司带来压力,但相对同行的相对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追问:据了解,芯片缺货对同行的影响远大于海康,海康工厂生产加班很忙,有些友商工厂生产负荷不高。按刚才蔡总的说法,SMBG因为行业缺货,终端涨价很及时,PBG和EBG一些项目是以前签下来的,价格是锁定的,所以涨价会慢一拍?
A: 有这方面因素,另外,PBG、EBG业务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要小一些。
2、  Q: 原材料涨价对毛利率的影响?今年毛利率的展望?
A:毛利率接下来几个季度还是有压力的,压力会比原来更大。涨价受到疫情影响供需,也有全球货币放水的因素,价格确实有较大的波动,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缓解,现在还没有看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拐点。
一季度有低成本的原材料库存,毛利率表现相对较好,逐步消耗后后面成本上升,如果终端售价不能有效地向下游传导,毛利率压力会加大。我们希望尽量维持45%左右的毛利率水平,目前看还是有希望守住这个毛利率水平的。
追问:我们去年的毛利率在46.5%左右,今年估计会在45%左右?
A:我们没有明确的毛利率数据指引,过去2~3年都在45%上下,去年高一些,有上半年热成像非正常销售高毛利率的影响,去年下半年回归正常。
我们原材料采用移动平均成本,新购原材料成本高,也会逐步稀释缓和。
3、  Q:海康如何看今年的市场机会和商机变化情况?今年的人员增长预期?费用率变化预期?
A:费用率变化,一方面是人力的增加,另一方面是人均回报的增加。人均回报的增加有限,费用还包括股权激励等费用的增加。
人数增加的幅度没有明确指引,会低于16~18年30%的增速,那时处于转型期/投入期/建设期,但会高于去年受疫情影响后6%的增速,今年来看,市场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前几年被压抑的需求在释放,今年几个BG的增速都不错。安防行业是碎片化的生意,没有那么多大项目或大单品,业务的增长有赖于资源和人力的投入,费用也会有所上升。
追问:我们过去三年的费用率是有上涨的,我们今年的费用率会是下降还是上升?
A:也有可能上升,人员投入在增加,员工薪酬在上涨,往前看十年,海康当前还是中型公司,我们希望能成长为大型公司,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储备和积累,需要更大的研发和人力投入。我们理解大家希望公司的费用率能控制住,有所下降,我们也做了很多改进工作,比如统一软件架构,加强软件复用,提升研发效率,通过这些工作来控制费用的上升幅度。我们会聚焦于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目标,随行就市做资源投入。
追问:我们过去三年增长降速,主营收入增速从30%多降到10%,人员投入增加,所以费用率增加,今年预期主营增长会在30%左右,人员增长百分之十几,调薪增加10%,正常情况下费用率应该会下降才对?
A:我们不知道今年的销售增速会在什么水平,也没有明确的人力增长目标,我们会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匹配合适的资源,没有具体的指引数据。
4、  Q: 凭海康目前的硬核实力,海康认为自己在行业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在未来的5~10年,你们认为的最强对手可能是谁?
A: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竞争来自大华。但大华现在带给我们的压力跟5年前不太一样,13年以前的竞争更多偏硬件,后面逐步过渡到解决方案。最近五年,看算法和数据差别更明显一些。但是,在项目层面,我们当前碰到的贴身竞争主要还是来自传统安防友商。
虽然近几年,BAT、通讯设备商也在加大投入这个行业,也包括一些专门做算法的公司,在我们看来,大家各有所长,我们前面讲过,这个行业需求和场景碎片化,也不是单纯靠高科技能打下市场的。即使对手的能力和技术储备很强,他也没有很多办法单点突破快速占领市场。而且这个行业的平均回报并不高,每个项目贡献度都不大。所以如果人力成本过高,会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会导致人均产出/费用比不划算。
我们注意到几个算法公司,有三家已经上报了IPO材料,他们最近的年度人均营收在50万左右,人均费用也有40~50万,就算毛利率能到50%,还是会有明显的亏损。他们想做大人均的营收,还是很难的,他们当前的短板很多。
关于BAT,他们目前只有顶层平台的能力,下面的中台,数据和应用层次都不具备能力,软硬件能力都有欠缺,做项目只能吃一小块,吃不饱。往前看,以当前安防行业碎片化的现状,对手也需要用不贵的人力来参与竞争,需要有相当大的规模,需要有完善的产品线。当然,市场讯息万变,也可能冒出新的技术、新的对手,但行业碎片化的特性,决定了人员和项目的组织管理相当复杂,小公司越来越难参与竞争。目前来看,行业竞争格局稳定,还没看到有特别厉害的新对手出现。
5、  Q: 友商去年和今年国内的销售增长情况不太好,主要是什么情况导致的?
A:我们不太了解销售的实时情况,整体看,最近几年,这两家的能力差别是越来越大的。
当前以软件、数据、算法为核心的竞争时代,更依赖公司的综合实力。友商这几年的转型比较慢。在硬件时代,跟随策略比较容易成功,硬件的模仿比较容易,不用投入过多的前期探索成本,后发优势会比较明显,别家东西出来了,拆开研究分析,复制同样的产品。软件、算法、数据时代,后发劣势比较明显,一些需求知道了也很难解决落地。比如我们从16年开始推统一软件技术架构,当前看,还没有看到其它有那家在做。
6、  Q: 前五个月或Q1我们国内和海外的增长情况如何?那个市场增长更快?
A:我们目前没有披露今年国内和海外的增长数据,但今年无论是国内和海外,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具体数据请等半年报披露。
我补充下,刚才提到的友商情况,也可能是各家的策略选择不同,我了解的也不深,所说的也仅是个人的看法,其实从财务数据看,友商也是非常强的。
7、  Q:海康有无开展VR虚拟现实业务?
A: 海康当前的业务不涉及虚拟现实。
8、  Q: 海康医疗主要是做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发展情况如何?
A: 做硬件产品,主要做4K等清晰度更高的产品,发挥海康传统的视频和压缩编解码技术能力,做我们擅长的产品。当前属于早期发展阶段,是八个创新业务中规模最小的,还在投入期。
9、Q: 一个兄弟提问AI业务的开展情况(具体问题听不清楚)?
A: AI不是一项具体业务,它是一项基础能力。近几年,我们从录像转到标签,AI是核心的技术基础,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软件、硬件产品里面。我们在深度学能力方面有产品布局,但它不属于一块单独的业务。
我们的PBG、EBG里面都有很多智能化的产品,PBG里面的公安/交通/司法,EBG里面的文教卫/能源/楼宇/金融里面都有很多智能化应用案例,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海康威视官方微信号,我们近3年发的很多内容,我印象中60%都是跟智能化应用有关,都是我们海康威视开展的具体业务。
10、Q: 创新业务有无未来的增长预期数据?
A: 我们没有具体的数据指引,定性来说,创新业务的增长会更快,因为这个团队借助于海康的能力,在一个新的市场,从小往大做,类似于创业公司省略了从0到1的过程,直接从1做到10,因为前期的铺垫、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借用母公司资源,具体的增速会比较快,也许十年后,会占到那个时候海康业务的一半,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我们无法给出具体指引,请谅解。
追问:我们是否可以理解,创新业务就是海康的第二增长曲线?
A: 可以这么理解。
11、Q: 公司在创新业务方面的资源投入如何?创新业务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力如何?
A: 大方向我们有八个创新业务,他们都有特定的市场。我们都是经过内部的详细调研评估,找好了方向再去做。
比如萤石做得挺好,去年有接近30亿的销售,用了7年时间,最早是13年开始做的。比如机器人从15年开始做,去年不到14亿的销售,也很不错。萤石已经在申请科创板上市, 30亿的销售,应该可以进入科创板公司的前10%。机器人主要做AGV和工业相机,这两条产品线在国内都处于龙头地位,今年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汽车电子面临的友商竞争更多,有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也有新的创业公司,也有巨头转型过来做的新方向,我们的汽车电子也踏踏实实做了很多产品,形成了批量生产供货,也许过段时间营收也会超过十亿,届时我们会分开披露信息。
另外几个创新业务也都可以,比如热成像去年的发展就非常好,跟微影的红外传感器一起,这块的规模也做的挺大了。
这些创新业务发展好的时候,公司都会支持他们去做分拆上市。我们采用了创新业务跟投的模式去运作这些创新业务子公司,八个创新子公司的股权结构都是一样的,60%由海康控股,40%由员工跟投,40%里面分成两部分,32%是A计划,海康所有的满足条件的员工参与跟投,8%是B计划,留给每个创新业务自已的员工,即萤石的员工只能投萤石的B计划,机器人的员工只能投机器人的B计划。跟投参与的模式,是每年都增发新的份额给员工,稀释原有的份额,每个员工按照一定条件分配特定的份额,由员工按一定的价格认购。
创新业务子公司的员工,可以同时参与A计划和B计划的跟投,创新业务以外的员工,只能参与A计划跟投。
只要创新业务公司里面有几个能跑出来,能取得不错的股东回报,就会对公司团队和员工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我们觉得这八个业务大概率能行,而且以后还会有第九个第十个,会有更多的发展。创新业务跟投是公司重要的激励来源,会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强。
所以创新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公司的业务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公司团队,我们相信他们未来都会有很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12、Q: 创新业务发展起来后?是否会促进公司的人均效益,人均营收或人均利润的增长?
A: 现在还不好判断,我们目前没有看到那个创新业务的人均营收特别高,都需要前期有不少的投入,也都是碎片化需求较多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海康威视
工分
0.3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常常韭韭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1-05-30 20:35
    以前的大白马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hbnightelf
    一卖就涨
    只看TA
    2021-05-30 18:49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