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柯力传感(603662)2月27日交流会议
慧选牛牛
买买买的机构
2024-02-27 19:56:08
慧选牛牛
2024-2-27
2月27日慧选牛牛讯,柯力传感(603662)举办交流会议,以下是核心内容的整理:1.**公司概况**:-柯力传感自1995年以来在力学传感器业务上持续领先市场。-通过高端化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毛利率,连续14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2023年加快并购步伐,收购了电量传感器制造商和煤矿物联网公司等,预计2024年并表后将显著增强业绩。2.**并购策略与市场布局**:-采用收购控股型企业的战略手段,进行业绩对赌以实现净利润增长。-重视长期战略合作与财务指标,如商誉、业绩成长性以及投后赋能。-专注于高端力学传感器市场,预计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需求将大幅增加。3.**技术研发与外延战略**:-技术布局包括二维、三维至六维力传感器,数字信号版六维力传感器预计上半年完成并推出市场。-研发团队优化升级,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专注于提升传感器精度、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微型化程度。4.**降本增效**:-已制定具体计划和目标,预计2023年节省成本约2000万元,2024年目标成本降低区间在1500万至2000万元。-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实施集中采购、调整人员配置等。5.**工业传感器领域分析**:-专注于服务于煤矿、钢铁、环保等重工业领域的工业级传感器市场。-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如硬垫片内部生产,为业务拓展至六维力传感器提供便利。6.**产业聚集效应**:-与深圳光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高科技传感器合资企业,柯力传感占股90%。-光明区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包括对外投资并购金额补贴和营业收入增量补助。7.**投资者交流会**:-董秘叶总介绍了公司情况,回答了投资者关于公司价值、业绩、转型、技术发展、外延战略、降本增效、工业传感器领域以及产业聚集效应的问题。这份文件提供了柯力传感公司的全面介绍,包括其在传感器领域的市场地位、并购策略、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工业应用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情况。同时,也展示了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的互动和信息披露。详细介绍1.投资交流会概述本次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科力传感的董秘叶总,与我们进行一场小范围的线上交流。叶总,您能听到我的声音吗?我听到了,早上好。那么,不妨请您先对公司情况做一份简要的介绍。由于线上的一些投资人可能不太熟悉我们公司,之后请您对过去两三年的经营状况进行一次简单回顾。随后我们将进入问答环节。好的,非常感谢德邦对科力传感的支持,以及各位投资者对科技传感长期以来的关注。今天,借助这个机会,我想从总体上与大家分享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您们如何看待科力传感,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即是yes或no。如果您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认为是yes,那么我认为本公司价值颇高。如果您对某些问题持有疑虑,在稍后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2.业绩及转型之道这是我的基本框架。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柯力传感自1995年发展至今的核心业务,即力学传感器。我们最初从称重力学传感器起步,并扩展到高端力学传感器的应用案例,这也是我们工业物联网业务部门的基础。这个领域是柯力传感初期的基石,并仍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盘。这是我认为需要首先厘清的问题。其次,柯力传感自2023年起开始向多物理量传感器转型。自1999年起,我们专注于动力学传感器的发展。去年,我们加速了外部收购步伐,希望借助外延式发展进一步推动公司前进。我们在建设多物理量传感器平台的过程中既有明确的目标也有清晰的方向。过去一年,我们投资了哪些领域?这些投资将如何推动未来2024年和2025年的业务增长?特别是2024年的投资预计将在2025年带来收入和利润上的显著增长。这两个问题相加,可以保证短期至中期的业绩支撑和增长基础,也为我们的估值提供了参考。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中长期的发展,尤其是由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领域最近受到了较大关注。目前,虽然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仍有一段路要走,但需要探讨柯力传感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我们的多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的作用。对比国内外竞争者,如果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比作一场万米长跑,目前我们可能只完成了前1000米或2000米。关于柯力传感的位置,是否仍在赛道上奔跑,我们是否在国内领先,这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是值得关注的点。不过,这个议题短期内不太可能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长,因为下游的商业化需求目前微乎其微。至于首个间题,柯力传感的称重力学传感器核心业务,市场规模在国内约为30亿到40亿,且我们连续14年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虽然这一行业的增速不算快,但我们如何保持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我们之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不过,从去年开始,我们的产品不断高端化,逐步蚕食了一些高端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过去一年,我们的毛利率持续提升,毛利率的提高是我们产品高端化的直接证据。尽管行业整体发展势头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我们通过管理优化和产品创新,实现了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中航电测,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预计其净利润增速下降了约40%-50%,说明在不利的市场条件下,我们通过优化供应链及增效降本,实现了毛利率的提高。柯力传感作为一家单项冠军企业,未来2到3年在产品主业上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仍会为我们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增长。接下来,谈到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力学传感器领域。我们正积极向多物理量的传感器转型,学习全球传感器领头企业的发展路径,实现从单一传感器到多种传感器集成的转变。这也是传感器行业走向生态型企业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过去一年,我们通过投资并购取得了显著进展,投入了约3亿元,取得了多个企业的控股权。其中涵盖了电量传感器企业、工业物联网领域的企业、以及光纤测温和传感器自动化产线平台的企业。这些企业为我们2024年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明显的推动力。其中,有些数据已相当明确,可以预见明年的增长趋势。今年也有几个潜在的并购目标正在审计中,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与它们的谈判,展望2024年,开局顺利。在此基础上,针对三个问题的回答给了我们清晰的发展路径,展现了公司的主业稳定性和转型战略的成效,也为我们的投资者和估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并购策略与市场布局在投资并购方面,控股的企业都参与了业绩对赌,并且对赌的都是企业的净利润。我们作为产业资本,对这些企业提供相对较大的支持,因此在估值上他们会有所让步。这样的企业能够加入柯力传感,一方面带来了业绩增长,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战略高度契合,实现了多物理量传感器的平台型支撑企业。没有通过并购整合优质传感器企业至平台,战略便无法实现。财务上,我们会考虑商誉、业绩对赌、成长性和投后赋能,以及如何在传感器集团化管理中平衡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利润和估值。我们的管理策略是“双向奔赴”,旨在促进母子公司间的双赢。我认为柯力传感在传感器转型道路上发展得很好,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而场的评判标准将在我们未来两三年的年报和今年业绩中得到体现。关于公司的未来,应着眼于长远。重要的是,柯力传感是否还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大潮中领先,而不是被挤出赛道。目前讨论量产收入和利润还为时尚早,因为还没有企业达到这个阶段。自1995年以来,柯力传感开发了除称重式外的多种特殊测力传感器,包括二维和三维应变式传感器。我们还有扭矩传感器,这些在过去几年已有外销,但由于工业机器人对传感器的需求有限,我们并未将重心放在这一高端产品的开发上。但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兴起,我们预见这些产品需求将会急剧增长,尽管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我们建立了一个机器人事业部,并与下游企业建立联系,了解他们对不同传感器的需求。我们也在积极与做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合作,如小鹏机器人和通讯智能等,为他们提供扭矩传感器进行测试。公司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与更多企业进行深入谈判。目前,我们的产品已被用于工业机器人,并且我们正在这一新兴领域积累经验和建立信任。在传感器行业的竞赛中,柯力传感已成为重要选手。虽然目前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我们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到后半程时,我们的产品如果定型,且大规模量产,我们将拥有不容忽视的优势。总体而言,柯力传感的主业稳定,对多物理量传感器的转型之路坚定不移,我们在赛道上是有影响力的玩家。尽管行业变数很多,我们依然保持领先的位置。我们的主业依然稳固,转型的成绩明显。4.阐述柯力传感技术发展及外延战略尊敬的叶总,非常感谢您的详尽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进入问答环节,请会议助理查看线上和电话中是否有投资者提出问题。首先是来自在线参会者的文字提问他们想了解一下柯力传感器在多维力传感技术方面的布局及研发团队情况。谢谢。关于技术布局,我们目前拥有的产品包括二维力、三维力以及六维力传感器。这些产品在过去几年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相对成熟。在六维力产品方面,模拟信号的产品已然具备。至于数字信号产品,目前我们仍在自主研发中。特定的人工机械制造商可能已具备自己的数字信号协议,不需我们的产品;而其他企业则可能需要配备数字信号的六维力产品。因此,我们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以数字信号为主的六维力产品。在技术要求方面,我们对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和一致性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同时也在努力实现传感器体积的微缩化。当前的产品发展趋势要求我们不断迭代。在组织层面,我们的高端力学传感器研发团队原本以硬件传感器的研发为主。去年开始,我们引进了软件工程师、算法专家以及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进一步优化了模拟与数字信号。同时,我们还聘请了力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加入,专门对传感器的力学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简言之,在团队的现有基础上,我们通过吸收外部优秀人才,全面发展了软硬件方向的技能。谢谢,叶总。请问会议室中是否还有其他投资人提出问题?下一位投资者的问题是,在力传感器领域,公司是否还会考虑进行外延并购来寻找新的合作目标?非常感谢。这位投资者的问题是关于我们是否会考虑在力学传感器领域进行外延式并购。尽管我们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但我们意识到在研发上以及对市场敏感性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因此,自去年五、六月份起,我们便在市场上寻找潜在标的。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无论是券商还是研究员们接触过的、了解过的企业,我们几乎与所有潜在投资并购的目标都进行了接触和讨论举例来说,包括昆维公司,我们在2022年8月曾讨论过并购事宜。由于当时双方在某些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我们最终并未立即展开合作。然而,外延并购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向多物理量传感器转型的路上。我们始终在积极探求投资高端力学传感器企业的机会。目前,我们的主要策略是通过控股或与其它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来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所需的高端传感器。尽管我们对参股并不特别看重,因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有限,但通过控股和成立合资公司来与高端力学传感器企业合作则是我们的主要方向。这是一个挑战性的过程,若不然我们去年就已经成功了。挑战之一是目前许多一级市场的企业都处于估值上升的阶段,原本的估价可能从一个亿飙升至三到五亿,这给控股带来了困难。另外,高市盈率也对我们的商誉造成了影响,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是非常谨慎的。我们希望能与这些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入资源以开拓新市场。尽管讨论中仍然存在问题,但从必要性角度束看,这是必需的,虽然操作上存在极大难度。今年刚开始,我们仍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推进。至于何时能落实,现在尚难以预测。但我们确信,能够在上半年前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或让一些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加入到我们的体系中。好的,谢谢叶总。现在我会立即处理后续投资者提出的问题。下一位投资者的问题是:数字六维传感器的产品何时能上市?谢谢。我们的模拟信号六维传感器已经投放市场。至于数字信号产品,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发布,具体时间在二季度内。非常感谢您的回答,叶总。5.降本增效果显著谢谢提问。关于降本计划,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目前,我们已经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包括优化采购流程,实现物料共享,以及进行人员的统筹安排。例如,公司并购了多个传感器相关企业,我们通过共享采购物料以降低成本,并对不同公司间的人员进行有效配置,以减少重复岗位。根据我们的估计,过去两三年我们已经实现约2000万的降本,而2024年的目标是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因此,关于成本有无下降空间的问题,我可以自信地说,公司的成本降低空间是明显的。对于销售和管理费用,我想强调的是,公司一直控制得较为严格。财务费用方面,例如存款利息的反映在报表上可能是负值。公司总体费用率在行业内保持在较低水平,而公司的毛利率保持在40%以上,显示出公司在原材料控制和生产成本方面的良好表现。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在此,我可以向投资者保证,2024年的降本目标是清晰和具体的。关于产品方面的问题,尽管应变式传感器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其他如系统集成产品、仪表、干粉、砂浆及第三方系统等,也是我们产品线的一部分。传感器是我们的核心技术,而仪表则相当于显示屏,配合传感器使用。除单卖仪表外,传感器和仪表一般是作为整体解决方案销售的。在我们的产品架构中,传感器占据上游位置,而系统集成类产品则在下游。例如,在交通领域,公司提供称重系统包括传感器、仪表和软硬件整套解决方案,打造系统集成产品。类似地,我们还为畜牧业提供整套喂料系统,以及为建筑行业提供干粉砂浆相关系统。公司的系统集成产品与传感器紧密相关,形成了产品线的延伸。因此,无论是传感器、仪表还是系统集成产品,它们都是公司主业的一部分,并且其毛利率较高,现金回收及时,净利润可观。至于公司收入能否按照下游行业进行拆分的问题,公司一直在尝试向不同下游行业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外公布具体的行业收入分布情况。感谢关注,我回答到这里。6.工业传感器领域分析下游行业分支繁多,因为我们不是所在行业中的大客户,而大客户往往会占据较大的收入份额。以行业的划分来看,我们目前所处的是工业级传感市场。首要的一点是,在称重传感器领域,我们专注于工业级而非消费级的产品。像香山股份,位于广东中山,所提供的是消费级传感器,主要是电子秤等产品,但我们没有从事过消费级电传感器的制造,我们的产品全都是工业级传感器。因此,我们的客户涵盖了煤矿、钢铁、环保、交通和畜牧业等众多下游行业,任何需要进行重量称量的工业领域,大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生产线,凡乎都会使用到我们的接触式传感器。这使得我们的下游客户非常多元化,与国民经济的联系紧密。而且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在增加称重需求,这也说明我们的产品与国民经济以及工业自动化高度相关,且对于重量监测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想简单地将这些收入进行拆分是不太可能的。我们的前五大客户可能也无法占到我们5%的销售额。销售额数额大的客户并不多,而中小额客户众多。就行业而言,例如煤炭、钢铁、冶金、环保和畜牧等个别行业,可能会达到五千万、五六千万的水平。接下来的问题关乎公司主要的一面式传感器和大部分采用相同原理的六维力传感器。公司以往的技术积累对发展六维力传感器有显著帮助。六维力传感器中重要的部件之一是所谓的硬垫片,这是我们自行生产的核心部件。之所以柯力传感在称重传感器行业持续占据市场领导地位,是因为我们的产品从基本上不受制于人。虽然某些芯片需要从国外采购,但我们的硬垫片自产,自行完成生产、标定等关键环节。当进入六维力传感器的制造时,核心的六维力硬垫片同样由我们自主生产,这确保了在生产和技术上的完全自给。目前,我们的标准化称重传感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自动化生产。我们在安徽青阳有约300亩土地,以及21万平方米的工厂,全部实施自动化运作。唯一的限制是下游需求量还未达到支撑自动化生产线的级别:我们的技术积累与know-how,包括制造流程,都可以应用于六维力传感器的制造中。尽管理论上的原则不复杂,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需要完整的技术把控。这不仅仅是短期内可以学会的事情,还必须确保在大规模生产时能够保持优势,这需要工人熟练掌握相关工艺。所以,虽然其他企业也可能生产出相关传感器,但是否能够做得像我们一样好,这就是一个挑战。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不容小觑,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我们与深圳市光明区政府的合作情况和得到的政策支持。谢谢。7.强化产业聚集markdown深圳光明区,去年5月份,我们与光明区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大约同一时间,我们与光明区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柯力传感出资2.7亿元注册资金,另一方出资3000万。我们占有90%的股份,这个平台主要用于投资,相当于上市公司的一个90%控股子公司。小股东是深圳光明区的一家国资企业。这三亿资金主要用于外部投资。就科技转型的外部投资而言,我们关注珠三角地区的企业。首先,投资了一家电量传感器公司,后者成为我们90%控股的子公司。平台内,我们还控股了一家电量传感器企业,并投资了四家参股型相关企业。这些包括3D视觉、利用光谱原理进行测距的激光测距、CCM和CMS技术企业。点联科技,由清华大学博士团队创立,我们是基石投资者。此外,我们还投资了利益科技(搭建光谱测距方案)和弯测(3D视觉激光相机技术)以及微型(多物理量传感器平台和温湿度传感器)。光明区对我们的投资并购提供了优惠政策。比如,光明区会对我们的外经投资并购金额的10%提供补贴。另外,对于我们投资的企业,光明区政府会对其营业收入的增量部分提供20%的补贴。举例来说,如果某企业并购前年营收为2000万元,而并购后增长到3000万元,光明区将对这1000万元差额提供20%的补贴。关于产业集聚,光明区提供了一座5万平方米的楼,位于科路产业园。目前楼层已经装满,并且有部分企业已经入驻办公。这座楼是预期成为珠三角地区一个特色鲜明、集聚智能传感器技术的中心。所有入驻企业均与柯力传感有股权关系,不论是控股还是参股。光明区的支持对于柯力传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被认为是深圳传感器发展的先行区,给予了我们以及其他愿意到深圳发展的公司极大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鲜有地区能提供如此优惠的政策。最后,我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角色。虽然我是董秘,但我也负责珠三角的战略投资,并担任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及总经理。因此,我非常熟悉这些项目,并主导项目的投资工作。如果在坐的投资者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感兴趣,也欢迎向柯力传感推荐。至此,我的介绍结束。此内容由阿里AI生成,

慧选牛牛统计:该股最近90天内共举办了1次或以上机构内部交流会;90天内共有6篇券商研报,机构给出评级6次,买入评级3家,强推评级3家,机构目标均价为31.82元。90天内共0次机构调研,其中券商调研0次,基金0次,私募0次,资管0次。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柯力传感
工分
1.6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