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杭可科技三季报交流
夜长梦山
2021-11-01 10:41:35

参会人员:董秘傅风华

一、业绩回顾

>业绩情况:1-3Q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71.0%;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对应每股盈利0.59元,同比下滑22.6%。3Q21单季度,实现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62.4%,环比小幅回落10%,归母净利润1.12亿元,环比增长49.7%。毛利率32.77%,环比+9ppt,同比有所下滑,CF02.23亿,同比增长33.8%。

 

 

>毛利下滑原因:

国内竞争压力大,客户质量要求提升,成本增加;

客户结构:国内客户为主,外资占2成;

费用:财务费用增长—一由于汇率波动;管理费用增长—一去年五月份开始做股权激励,

由于股份支付同比增加2000多万,以及人员增长费用增加;销售费用-订单增长引起

 

 

>订单:

新签40多亿,国内客户增速最快;亿纬锂能、比亚迪、宁德时代等;

国外订单增速不及国内;预期接下来有较好的增长空间;


 

 

>产能:

人员、产地和设备均有较大提升,

9月底4000多人,货币资产,在建工程增幅20-30%。

 


二、Q&A

(1)市场需求

Q:简单介绍未来可能招标情况?

A:●海外方面:传统客户明确了增加意愿,如LG的圆柱线,大规模下达订单还需沟通;年底前下达具有不确定性;波兰方面已提交方案,增幅预计较大,SK美国后续也会扩产,匈牙利土耳其新工厂也在增设。LG在美国需求较大,日本也有增资计划。

●新客户:欧洲有一些正在密切沟通,短期之内会有订单招标;

●国内各大客户在扩张,我们今年已有40多个亿订单,从产能角度来看,四季度接单会更加谨慎;市场角度:国内海外市场容量扩产确定性较高,容量较高;

 

 

Q:2023年电池厂增速是否会放缓?能否预测2022年新接订单?

A:远期角度:国外增量应该较为明显,LG目前产能增幅较低,但是之前披露会扩大260-280GWh;目前而言就还有一半的产能增设计划,大概有百GWh的需求;SK美国也有近百GWh的需求。国内宁德时代为主的一二线扩产规模也很大,2023年目标普遍在100GWh以上;其余的消费电池需求端接下来两三年需求应该也较为确定。

 

 

Q:LG美国厂设备订单展望?

A:上半年一些订单未中标,客户的顾虑在于中美关系的政治影响,担心中国人员和设备进出不便。七月份在SK美国工厂获得了全部订单。美国订单增量展望较多,SK和LG在美国均有较大增量;全球角度来看:LG,SK在全球化布局预计今年有较大区别,明年日韩系客户增量预计增加很多。SK美国、土耳其、匈牙利和中国预计规模加起来可达到80-100GWh增量,大约20-30条线需求。

 

 

Q:韩国客户针对欧美客户的产能明年是否会招标?一条线对应多少?

A:上半年LG美国工厂的生产线是一家韩国公司做,价格我们不太清楚;我们提供的价格针对SK和LG不太相同,一条线大概对应2GWh,5000-6000万左右(仅是平均价),每个价格有差距。

 

 

Q:韩国海外招标大概是什么时候?

A:目前无法决定,比如LG产能扩张虽然确定,但是执行度不同。

 

 

Q:四季度客户结构会怎样变化?2022年交付结构是否有明确比例?

A:四季度比重应该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国内客户比重依然较大;未来角度:希望多接一些海外优质订单,因为具有较低的经营风险。最早2022年下半年客户结构可能才会一些海外优质订单因为具有较低的经营风险。最早2022年下半年客户结构可能才会有大的变化。

 

 

Q:如何看待美国新能源市场潜力空间和发展前景,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作为韩系电池厂的主力供应商,会相比国内电池厂的供应商更有优势吗?

A:美国市场需求依然较大,政治层面也非常支持;优势:1.美国扩产的日韩系厂商与我们合作密切,我们有先发优势,国内其他厂商进入难度大;

2.公司海外增设较为充分,能力领先于国内;

3.产品角度:松下做圆柱,SK,LG做软包,我们产品种类更为丰富。

 

Q:目前市场上对于电池类型的路径选择还没有达成统一,技术也在不断更迭,例如三元和磷酸铁锂的争议这些不确定性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前景,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吗?

A: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短期之内不太会有太大变化,各自优缺点都比较明显。对公司而言这种不确定性是系统性风险,我们只能扩大路径和产品结构

 

 

Q:锂电设备产能扩张速度大于电池速度,如果电池厂产能利用率不高,他们是否会出现几条线共用后端的情况吗?

A:目前没有这种方式,前端投资成本也很高,如果预计产能利用率不高,首先不会投资过多前端设备其次前后端设备要匹配才能够获得客户认可。


 

Q:LG在软包方面技术较强,后端效率遥遥领先国内,他们效率提升空间还有多大?

A:现在看技术提升空间已经比较小了,进一步提升已不是单环节的提升,需要多环节整体提升。我们会通过系统性方式解决。未来几年提升速度应该有所下降。

 

 

Q:2021年单GWh投资相比2019年下降多少?

圆柱线方面:LG单GWh下降空间约为5-10%;

 

 

Q:充放电设备终端应用在储能方面吗?

A:有的,但绝对值上占比较低,后续储能比重会后续提升。

 

 (2)公司经营

Q:今年40个亿订单的毛利率有何水平?

A:这个较难确定,客户结构二季度以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司更倾向于做大客户订单,因此毛利率角度:下半年毛利率会更高一些,预计可以恢复到之前国内订单毛利率水平。

 

 

Q:40个亿订单按照客户结构拆分?

A:国内亿纬锂能和比亚迪最大,冠宇、蜂巢、宁德时代差不多比例,低于前两者,加在一起约6成,其他小的约占1成;国外方面:LG,SK和三星,LG最高,一共约占3成。

 

 

Q:后道设备环节竞争格局怎样?订单外溢情况如何?今年以来行业是否有新进入者?

A:海外竞争格局稳定,无新进入者,因为外资订单需求增加不多;国内市场快速增长,导致许多订单外溢,我们和泰坦占比最高,除此之外,其他公司如利元亨等也有增长。竞争角度来说,国内竞争者数量增加,但激烈度相比去年缓解(因为订单多)。未来竞争有周期性,但公司具有更大竞争优势,因为我们国内外同时做,圆柱,方形软包也全面覆盖。

 

 

Q:LG这几家公司订单份额占了70%,今年三季度这一趋势也在延续?

A:是的,国外比重低了,但是绝对值未下降。从韩系厂商的全球需求来看,我们的比重也达到了七成,延续之前的份额。

 

 

Q:公司之前主要做圆柱和软包,公司是否加大了方形电池的研发力度?如何加大优势?

A:有做调整,但是比重角度来说,去年开始国内比重多了,所以方形比重提升,市场需求在哪里,我们资源就相应倾斜。解决客户需求满足短期要求比较重要,所以方形电池最近加大了研发增量。

 


Q:目前有的设备厂和某个电池厂深度绑定,进而扩展单一设备至更多品类,如何看待这种模式和传统专业模式的差异?

A:我们集中做后端,总包模式基于新进入者有较大需求,因为其技术储备不完整;对于头部电池企业,这种模式有弊端:要把自身供应路线等拆分出去。另一方面,很难有一家公司把任何环节做到最好;市场变化角度来说,任何事物都有洗牌期,最终是强者恒强,时间久了即使是新进入者也会抛弃总包模式,选择每一阶段最好的设备。我们一直以来都是独立第三方设备供应商未与企业进行深度绑定这对电池厂商而言有较大顾虑,不希望看到客户与竞争对手有深度绑定。

 

 

Q:排产订单、明年人员扩张情况?能耗双控下的影响。

A:●产能方面:现在几个工厂加起来投入单月可达45-50亿,我们正在投资新的扩产项目,预计在增加20-30亿产能;200GWh输出,新增100GWh;长期:要看明年全球市场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人员扩张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增加,上半年以快速引入人员为主,下半年以绩效管理为主,明年跟今年比不会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但是注重提绩效

●我们产能集中在萧山区,目前未受到任何能耗影响,区政府给予了较大支持。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先导智能
S
杭可科技
工分
2.0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1-01 15:47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