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汇川技术交流纪要1217
夜长梦山
2021-12-18 15:35:58

基本情况

业绩报告:截止3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33.48亿元,同比上升64.82%;归母净利润24.92亿元,同比上升66.31%;扣非净利润24.17亿元,同比上升69.38%;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0.74亿元,同比上升53.0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上升28.3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8.94亿元,同比上升23.3%。

自动化板块:从行业的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变频器的市场大概增速到30多,伺服去到40多。行业态势之下,基于汇川产品能力、交互能力,还有综合解决方案能力,自动化的增速肯定需要在30之上。

电梯搭配套板块:电梯大配套跟整个房地产相关比较密切。近期房地产的调控,包括房企经营的压力,会对整个电梯产生影响。电梯今年的经营较好的,从1~11月份,大致维持在20多的增速。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今年高速成长,前三季度收入是18个亿,同比增长180%。是呈现一个爆发式增长。

原材料:汇川作为国内的一个最大的客户群体之一,在供应链能够去做一个优先的保障。


提问环节

问: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未来营收的范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规划?

答:去年做了一版公司的战略;从三年的维度看,20年大概的结构占比是自动化占4成,电梯4成,汽车10%的样子。今年因为汽车跟自动化业务高速成长,今年来看,自动化板块占到50%左右,电梯30多,汽车十几的一个占比。从三年维度来看的话是432的一个占比。自动化跟汽车目前更快速的成长会对结构上会有一些影响。大致自动化会有四五十的占比汽车相对于电梯的成长要更快一点,从10往20的占比走。

 

问:自动化那块,预期明年可能的增速会是在什么样水平?

答:从行业的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变频器的市场大概增速到30多,伺服去到40多。在这种行业态势之下,基于这几年产品能力、交互能力,还有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再加上客户拓展的份额的持续提升,去做到比行业平均增速高是至少要保证的增长。自动化的增速肯定需要在30之上。

 

问:问一下今年电控跟三合一大概的销量能达到什么水平?

答:确切数据没有,今年整个的汽车业务是三个新势力客户贡献的,三家里面理想是独供,小鹏基本上也是全份额。另外,威马的SUV的车型也是我们提供的。目前理想是三合一,威马也有三合一;从7月份以来,每个月大概是1万多台的出货量,其余的主要是电控。现在业务还是属于亏损状态,因为今年这种投入还是在加大。但是,确实现在整个新能源车的业务还比较热,包括很多大的这种企业也进来,很多新玩家也进来,今年是抓机会窗口的年份,所以从战略方向还是要去加大投入。包括联合动力研发人员从年初的700人新增了一两百,现在应该有八九百人的这种规模。车BU的盈亏可能还是要看明年。

现在盈利不是说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因为现在是这种抓机会卡窗口的机会。

 

 

问:再问一下变频器,明年整个下游的需求?

答:订单其实很难看很远,基本上因为百分之七八是经过经销商,而且本身都是这种短平快的订单模式,下订单一个月内之内就已经交付出去了。当然从下半年,跟客户的接触来看,对于节能的诉求是强烈的,尤其是一些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比如像陶瓷、木工这种行业,对于方案的节能性环保性是有更高的要求的。尤其9月份10月份之后,围绕方案,从废品到变频的方案,能够去做节能这方面的提升。

 

问:在储能这块现在有哪些布局或者想法。

答:储能这块的话,今年在自动化板块里面把原先跟能源相关的行业聚在一起,这里面包括锂电、光伏、风电、储能电力等等,还会去围绕企业端这种用电,包括整个电网、电输送和企业端的三电系统去做一些布局,但侧重点还是在企业用户去做一些能源的部署。目前从产品来看,我们是有PCs的这个产品,后面还要规划总PMS的方案。

 

 

问:能源数字化的方案,现在团队有多大?

答:这一块的市场端是几十号,研发也是几十号人。在此之前,光伏风电还是没有太多量。光伏风电围绕着设备领域们量很大,光伏今年大概是几个亿的规模,风电的话大概亿多。锂电的话就更多一些。锂电里面是伺服多一些,风电里面是电瓶多。储能这块现在还没有到产出的阶段。但是市场很大,针对企业端这种用电的管理,都还是大有可为的。

 

问:新能源车上面的价值有多少?

答:车这一块,主要提供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包括大电机、电控、减速箱,电源,如果按整个电机加整个电源来看,大概是1万块的这种价值量。按这个价值去算的话,整个国内车的市场,如果大致的按1000万台车去算,也有1000亿的市场空间,所以这个市场还是蛮大的。我们现在在新势力上面订单的落地更多一些。新的定点也比较多,去年跟今年大概也有50个新的定点去支撑未来的一些收入。像传统车企也有很多项目明年要转化成订单。

 

问:现在新能源动力系统比较有实力的玩家有哪些?

答:供应商基本上外资的供应商为主和外资像BOSCH这些。他们主要是给传统车供应。新势力里面,蔚来是自制的。比亚迪也是自制。我们其实是16年开始做乘用车这块业务,作为一个新的玩家新的供应商来说,其实汇川在车上的一个积累是不深厚的。如果让汇川去寻找传统的车企,去拿一些好的项目比较困难,当新生的客户他也是新玩家,所以我们跟新势力之间有一个比较好的这种心态去做合作,那么也正式抓了这波客户,这两年整个汽车的业务有了比较好的一个爬坡。所以今年去年以来围绕着国内像广汽、奇瑞、一汽等这些车企抓的一些项目都还是比较不错的。

 

问汇川跟国外大玩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上有哪些优势劣势呢?

答:从技术上看的话,汇川在这块不是一个引领者,是一个跟随者。当然汇川一开始要做车的业务,也是基于说我们做电的能力出身,能够在电控产品上面电源产品上面去做一些应对,也是有这种技术的底子,能够做产品和业务的延伸,但目前整车的技术的快速迭代,能够让汇川通过自身的投入不断跟上这种节奏,所以从产品这种产品差距是不大的。包括整个电控技术的发展,从单电控到总成,从电控器件到碳化硅等等都能跟上节奏的发展,所以产品的差距不太大。

目前还是以对车企的响应速度是汇川一个比较大优势,因为车企这个投入还是蛮大的。我们对应到一个车型可能要投大几十个研发人员,如果一再的去变更需求,可能这种投入还要继续加大。那么对于传统的外资供应商,我们还是处于这种抓窗口抓机会的心态,所以姿态稍微放的低一点。一定是要抓优质客户的优质项目。电源现在是汇川自己开发的,电源也是自己做的,因为原来的这块优势不是太明显。去年定了海外一个奥迪的项目,定完之后,我们今年在国内拿的电源项目很多。

 

问:奥迪什么时候出货?

答:奥迪大概是22年底到23年。

 

 

问:听说要把汽车业务独立出来?

答:目前还没有落到一个具体的规划里面,就是因为我们今年先做这种业务的整合。开始做这个业务的时候已经认识到这个车业务本身还是需要相对的独立性一些。原先要把苏州汇川、深圳汇川,还有联合动力三个平台共同支撑车的一个业务。现在就是把整个车全部的业务全部划到联合动力。后续这块是准备在独立。

 

问电梯那块是不是明年可能下滑的会比较低?因为明年可能竣工也比较差是吧?

答:电梯现在主要是聚焦在海外。

目前这块是这样子的,从明年的需求、电梯的竣工会影响新梯需求,可能国内的行情要有下滑。,那么从其他方面做一些补充,我们这两年围绕着贝斯特的融合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客户结构的互补,在一体化客户上面去融入电梯配件,形成一个大配套的业务量,所以单个客户的这种采购价值量是在提升的。

另外一方面的话随着整个房地产的调控,其实竞争是在加剧的,可能有一些尾部的厂家要逐渐的被淘汰,逐渐的去转化到这种更优质的上面去,所以我们这两年也在借助贝斯特的积累往跨国企业上面去做更多的一些业务,也落地了很多的项目,所以在跨国整体上的业务量是在提升的。

下一步在海外的举措要加速,虽然国内的需求下的,但从对整个全球电梯的行业来看的话,这还是有一些增量的。

 

问:未来这一块如果新能源汽车这样一个趋势的话,是不是会在一个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这块也会有一个很快的发展?

答:现在车的电动化的趋势很快,空间很大。整个全球的电动车的业务,中国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目前玩得好的国内已经有一些跑出来公司,他们确实是要比传统车企能够去更好的去掌握到整个电动车的核心,车不仅不再是以前那种代步工具,很多年轻人更关注用户体验,所以他们恰恰抓住了用户体验的部分。

我们也是基于跟这一波客户的合作,抓机会窗口的时机,所以今年在整个车业务上面还在加大投入。目前最大的业务还是自动化这一块,工业制造化是最大的业务,咱们车企这块业务不是很大。今年整个自动化大概有50%的占比。

新能源车今年是300万辆。今年可能是600万辆,后年可能就是800、1000万辆。三大块业务都是同时在发展,只是说它的这种业务的一个节奏不一样,那么目前相对做的成熟的就是电梯业务。

成长的业务里面,就是汽车和机器人,这种战略投入的一个业务,这两年也突破了比较高速的成长,未来的这种成长也还是非常好的。另外还有新增的战略投入,包括储能数字化,那么这也是未来增量的一个方向。

 

问:储能你们也开始做,主要是做哪一块?

答:储能围绕着这种企业的用电,去提供产品的解决方案。目前有逆变器,也还会去规划一下PMS整个这种能源管理方案。

 

问:在自动化这一块怎么样。

答:产品基本上都是软硬结合的,只是说目前这种卖的好的还是偏硬件多一点。像PLC这种偏软件的东西,它里面有底层有编程的这种产品,我们就弱一些,但我们这几年重点在发力。今年的话围绕软件人才,包括在西安也设立了新的研究所所以也是会为了更好的去招聘这种偏软的人员,所以在这一块的话应该来说是这几年重点发力的一个方向。

产品控制层,我们逐渐的再去做一些事情,包括围绕PLC、机器人、控制器,我们把整个研发去做了一些调整,做一些技术拉通。

 

问:请问一下工业自动化这一块是不是长期趋势是好的,但是短期还是有一定的周期性?

答:如果从整个制造业的大环境来看,确实会受到周期扰动,但这种扰动之下,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会下来,所以这一轮我们觉得跟前面还是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像上一轮周期18~19年,其实整个新兴设备的制造需求非常非常差,但这一轮的话虽然宏观数据下来了但似乎很多行业都还很好。以前自动化里面最大的行业是很传统的纺织行业,今年锂电已经一跃成为自动化下面占比最大的行业。但有一些很传统的领域,出现新的需求,包括一些节能带动的,比如说非变频的到变频的使用都是一个促进。

从这个产品来看的话,就好的年份不会太好,比如说我们今年特别好也就六七十的这种增速,不会翻翻,但是到这种差的年份也不会太差。你像9月份10月份伺服的增速下来,但变频器它的增速还是保持有微微增长。周期性不是那么明显。

 

问:现在都在说明年的经济很困难。如果很困难的话,我们可能哪些行业会受到一些影响?

答:从现在的订单来看,受到影响的行业有注塑机还有电机,注塑机因为去年的基数很大,去年因为防疫的需求拉动很大的,所以他现在下来是正常的,还有电机、电、建材这些,因为房地产相关的,需求也下来,但是有一些新的行业它还是很好。汽车没问题。

 

问:我们机器人产品主要是几吨。

答:机型主要是20公斤以下的负载,今年也推了50公斤的,后续也会再有这种高负载。里面的这些核心零部件都是汇川自己做的。里面的伺服控制器还有磁感电机都自己做。

 

问:明年可能出货多少台。

答:我们前三季度是大概8000台,全年大概可能8000~1万台左右。

 

问:机器人毛利率大概是多少?

答:没有披露,但是会比同行要高一点,因为我们都是自制,除了减速器。比较复杂的几万块,如果是6轴的话就是5~10之间,小负载的机器人今年就3~6个亿收入。Ain机器人应该五六亿。

 

问:减速使用机哪家的?

答:我们还是用日本的,这种精度要求还是蛮高的,国产的目前我们觉得还是有点差距,主要是在稳定性上还是柔性方面。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汇川技术
工分
3.4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19 15:54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