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充电运营,迎接后“跑马圈地”时代的曙光
加油奥利给
下海干活的韭菜种子
2023-05-08 00:11:13
作者:袁健聪,华鹏伟,李景涛
(中信)
 
















充电运营位于充电桩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定位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受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充电运营行业存在较强的资金、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壁垒,竞争格局较为集中,龙头运营商存在显著的先发优势。短期来看,随着充电时间利用率的逐渐提升,预计部分龙头运营商已跨越盈亏平衡点;中长期来看,“后跑马圈地”时代,充电运营商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包括“共建共享合伙人”轻资产运营、柔性充电、峰谷分时定价、“光储充”一体化以及车网互动,为充电运营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选股逻辑方面,建议重点关注:1)盈利拐点已至、先发优势显著的充电运营商龙头公司——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星星充电(未上市)、云快充(未上市)、小桔充电(未上市);2)充电设备企业有望受益于运营市场规模壮大而实现高速增长——盛弘股份、绿能慧充、通合科技、欧陆通、沃尔核材、公牛集团、星云股份、香山股份、炬华科技、道通科技。

充电运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提升,未来空间广阔。充电运营服务商在充电桩产业链处于中下游环节,收入主要由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均和充电电量呈正比,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逐步提升,充电运服务市场规模有望得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到2027年,中国充电运营市场行业规模有望达2,981亿元,对应2022-2027年CAGR达48%。

盈利模式:时间利用率是充电运营商盈利的核心指标。充电收费定价公式为“充电价格=电费+服务费”,在前期固定资产投资较为确定,且短期内无法较大提升电费和服务费的情况下,充电桩时间利用效率是影响充电运营利润和投资回收期的核心因素。根据我们对50kW直流单桩盈利模型测算,当时间利用率达到7%以上(约1.68h/天),充电运营有望跨越盈亏平衡点,开始实现盈利;当单桩利用率从7%提升到10%,投资回收期将由10年显著缩短至5年。

竞争壁垒:资金、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构筑壁垒,龙头先发优势突出。充电运营行业主要存在资金、场地、电网容量和数据资源四大竞争壁垒,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1)资金:充电站运营属于重资产运营行业,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胡龙、王志会、谭杰仁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盈利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一文中测算:1kW功率的投资规模约在3000-5000元之间,成规模的充电场站投资额均在百万元以上级别,龙头运营商规模大,融资渠道通畅;2)场地:充电桩天然具备强排他属性,一旦在特定的物理场地内进行充电桩投建,竞争对手便无法在该区域内安装其他充电桩,考虑到充电桩的使用年限一般在5-10年,因此物理场地的排他性持续时间较长,龙头运营商前期“圈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好场地,新进入者后续难以替代。3)电网容量:随着充电功率的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会对电网容量会形成一定的冲击,一定区域内充电桩建设、运营的数量和功率存在上限,同时电网扩容需要增大前期投入以及获得政府相关部门审批许可,先进入者往往具备较强的电网容量垄断性。4)数据资源:充电网是用户、车辆、能源的数据入口,龙头运营商入局较早,经过多年的充电运营平台建设,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粘性客户以及充电数据资源,有望受益数据资源带来的创新盈利模式。

行业格局:三类参与主体,马太效应显著。充电运营服务商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资产型运营商,二是以能链智电、快电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三是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车企充电运营商,三类运营模式各有优劣。从保有量格局上看,基于中国充电联盟数据,充电运营商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呈现高度集中状态,2023年2月,行业CR5 /CR10分别为70.2%/86.6%,龙头特来电、星星充电市占率在20%左右,地位保持稳定。在某些细分场景下,充电运营行业集中度更高,如按照专用充电桩、直流桩、充电电量等方式统计,行业CR5均超过80%。其中,特来电在专用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充电总功率和充电电量领域排名均为第一,市占率分别为38.9%、28.3%、23.0%、25.0%。

后“跑马圈地”时代,充电运营商的核心看点?看点一:“合伙人”模式打造轻资产运营:部分运营商创新推出“合伙人”模式,与拥有资源(场地、设备、资金等)的集团或个人共同进行充电站的建设运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益共享,同时减少运营商自有资金投资比例,由重资产改为轻资产运营。看点二:软硬件升级叠加分时收费策略,提升充电利用率:头部运营商推出柔性充电堆技术,解决单桩功率固化问题,灵活分配充电功率,提升设备利用率,叠加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引导消费者充电需求,提升时间利用率。看点三:“光储充”峰谷套利提升充电运营商盈利能力:“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利用光伏发电,余电由储能设备存储,共同承担供电充电任务,有助于运营企业实现峰谷套利、降低运营成本和对电网的冲击。看点四:车网互动助力充电运营商向资源聚合商角色蜕变:未来,电动汽车可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和信息互动,主要包括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V2G),其中,有序充电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实现削峰填谷;V2G使电动车具备负荷管理功能,未来充电运营商有望通过整合零散的电动车负荷资源,按照电力市场需求灵活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辅助服务等,增加盈利来源。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充电运营行业竞争加剧;新型商业模式开拓不及预期;充电桩上游设备价格上涨风险。

投资策略:充电运营位于充电桩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定位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受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充电运营行业存在较强的资金、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壁垒,竞争格局较为集中,龙头运营商存在显著的先发优势。短期来看,随着充电时间利用率的逐渐提升,预计部分龙头运营商已跨越盈亏平衡点;中长期来看,“后跑马圈地”时代,充电运营商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包括“共建共享合伙人”轻资产运营、柔性充电、峰谷分时定价、“光储充”一体化以及车网互动,为充电运营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选股逻辑方面,重点关注:1)盈利拐点已至、先发优势显著的充电运营商龙头公司——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星星充电(未上市)、云快充(未上市)、小桔充电(未上市);2)充电设备企业有望受益于运营市场规模壮大而实现高速增长——盛弘股份、绿能慧充、通合科技、欧陆通、沃尔核材、公牛集团、星云股份、香山股份、炬华科技、道通科技。



不是简单的研报搬运,更多精选个股整理研究不易,觉得有用的欢迎留言和点赞支持下,谢谢!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万马股份
S
绿能慧充
S
奥特迅
S
通合科技
S
英可瑞
工分
8.1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9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05-17 22:09
    充电桩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17 22:33:07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3-05-10 10:51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10 23:44:40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3-05-10 10:34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10 23:44:17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加油奥利给
    下海干活的韭菜种子
    只看TA
    2023-05-10 10:25
    追涨杀跌何其累,低吸真香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10 23:44:09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3-05-09 12:32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09 21:15:49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3-05-08 08:54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08 21:44:13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3-05-08 08:02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08 21:44:50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3-05-08 07:30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3-05-08 21:45:07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