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美国新政大超预期,我们正处于全球电动化加速的大时代
修仙小锦鲤
航行五百年的公社达人
2021-05-31 08:47:26

1、美国新政提高单车补贴(最高1.25万美元/台,补贴占车价比例达到25%)以及补贴直到电动化渗透率达到50%,均大超市场预期。美国22年开始,电动车销量有望持续超预期。
2、从结构上看:美国中低端电动化将加速,特斯拉是最受益的车企之一。从车型看,最受益于美国补贴新政的售价4.75万美元以下的经济型电动车。若政策21年底落地,预计22年开始,美国中低端电动化将加速。从车企看,最受益于美国补贴新政的是特斯拉,旗下走量的X/3/cybertruck中低端配置车型均在补贴范围内。
3、中游排产景气度“历史罕见”,迈入“有效产能为王”阶段
目前中游基本满产,排产景气度历史罕见。我们认为,当前中游在淡季下的紧平衡在6月后将进一步被打破。主要因为供给和需求环比模型不一样。我们预计,从终端销量看,往年H1:H2约0.43:0.57,下半年需求是上半年的1.3倍,而供给端下半年是逐步释放的,预计可供产能时上半年的1.2倍。因此,行业可能在Q3开始出现比较大的缺货,产业链有望时隔多年再度进入有效产能为王的时代,美国补贴新政有望进一步提振22年中游的景气度。
近几年中游产业链洗牌加速,龙头公司集中度加速提升,无论是客户结构、产品结构还是对需求周期的抗风险能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优化高度,低成本优势的公司集中度提升速度更快,产业竞争结构加速优化,利好中长期持股。
4、投资建议
(1)安全边际是低渗透率,淡化短期PE估值波动。
1)看待板块估值不能“刻舟求剑”。20年来这轮板块估值提升,并不完全是流动性驱动,板块估值很难回到19年之前,原因是市场环境完全不一样了。19年是电动车行业的大拐点,一方面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变为自发内生需求驱动,另一方面,欧洲等海外市场被激活,产业需求爆发性、持续性和范围均跟19年前不是一个量级。再用2020年前的估值水平去衡量整个板块是“刻舟求剑”。
2)低渗透率是最大的安全边际。目前全球电动车渗透率只有4%左右,而根据目前各国碳中和目标,2025年渗透率将达到20%-25%,2030年 40%-50%,未来10年10倍增长,低渗透率才是最大的安全边际。
(2)21年中+欧双引擎发力, 22年美+中接力,全球进入电动化渗透率高速增长阶段。
21年是电动车增长大年,淡季年化销量已经达到600万,21年最终销量可能直接干到了市场对于22年的预期销量。考虑到新车产销释放周期都是下半年,下半年同比高增长趋势确定,可以判定,板块下半年还有一轮估值切换行情。22年看,美国新政落地后,美国市场22年开始步入爆发,22年中+美接力21年中+欧,继续带动全球电动车销量暴增。
(3)持续推荐:
1)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强竞争力锂电龙头标的。产品量价齐升环节正极(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当升科技)、电解液(新宙邦、天赐)、阻燃剂(万盛股份)以及锂&铜箔等。
2)零部件:特斯拉产业链核心标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受益智能化水平提升的伯特利(线控制动)、中鼎股份(智能底盘)等,二氧化碳热管理(克来机电)。
3)整车:关注比亚迪(强产品周期)、长城、长安、ST宏盛(环卫车电动化)等。
具体内容如下:
  1. 美国电动车政策内容介绍
该法案为电动交通选择提供了更公平,更有力的激励措施。
  1. 不再限制每个制造商使用插电式电动汽车税收抵免(EV税收抵免)的权利,个人抵免额可退还。
  2. 将购买电动车抵税金额上限提高到12500美元(7500美元+2500美元(满足在美国组装)+2500美元(满足有工会))。商业运营商将获得价值30%的购买电动汽车的不可退款信贷。直到美国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DOT)确定电动汽车占年度汽车销量的50%以上为止,抵免额可以一直使用,此时抵免额将被逐步淘汰。
二、美国经济性市场电动化将迎来爆发,特斯拉最受益
美国市场20年电动化渗透率仅2.2%,落后于中国、欧洲。据Marklines数据,2020年美国电动车销量达33.2万辆,电动化为2.2%,其中特斯拉占据了62%的份额,主要原因是:碳排放&补贴政策力度不够,车企和消费者均缺乏动力购买电动车。
中低端车型渗透率较低。4万以上车型依赖于特斯拉的销量带动,4万美元以下车型渗透率2018-2020几乎无变化,处于较低水平。
图:美国各价格区间电动化渗透率
0
新政将刺激美国中低端市场加速电动化。目前美国的7500美元电动车补贴(或抵税金,tax credit)无明确规定车辆售价限制。但此次其中一条修正案提出,对售价超过47500美元的豪华电动车不提供抵免。若最终落地方案中包含此限制,售价4.75万美元以下经济性电动车将大幅受益(补贴占车售价比例超过25%),未来几年销量将爆发。
皮卡、SUV电动化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市场开始逐渐偏好SUV、皮卡。2016-2020年SUV、皮卡市占率持续提升,轿车市占率下滑。由于SUV、皮卡缺乏电动车型供给,目前皮卡的渗透率为0,SUV渗透率2020年增长至4.2%,主要由于Model Y的放量,但仍较轿车(10.6%)有所差距。随着补贴覆盖到SUV和皮卡,以及新车型推出,预计皮卡和SUV电动化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图:分车型电动化渗透率比较
0
从受益车型看,特斯拉目前是最受益的车企之一。从车企层面看,特斯拉最受益,3+Y+cybertruck低配均在补贴范围内。
特斯拉:
Model 3 SR+售价$34190,最高抵免10000美元,占比29%。
Model Y LR售价$46190,最高抵免10000美元,占比22%。
Model 3、Y性能版,S、X,无抵免。
Cybertruck低配,最高抵免10000美元,占比25.6%。
福特:
Mustang Mach-E起售价$4289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29%。
F-150 Lighting售价$4618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27%。
Ford Focus EV起售价$29120,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43%。
通用:
Chevrolet Bolt EV起售价$3749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33%。
GMC Hummer EV起售价$79995,无抵免。
卡迪拉克Lyriq EV起售价$59990,无抵免。
其他可抵免车型:
尼桑Leaf起售价$31620,最高抵免12500美元(日产美国田纳西工厂组装),占比40%。
大众ID4起售价$3999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大众美国田纳西工厂组装),占比31%。
其他无抵免车型:
Rivian:R1T售价$75000,R1S售价$77500
Lucid Air起售价$69900
奥迪e-tron起售价$65900
保时捷Taycan$79900
(以上车型目前均享有7500美元联邦补贴)
三、美国电动车销量有望超预期
我们根据美国新政落地与否进行情景假设,若新政顺利通过国会落地,我们估算美国21-23年电动销量,可能会达到45万(维持不变)、90万(原预测63万)、160万(原预测86万),主要增量来自于特斯拉3\Y\皮卡、4万以下经济型电动车等。
0
四:全球销量:车型大爆发叠加美国刺激政策,全球销量有望持续超预期
1. 电动车全球需求:21年中欧共振,22年中美共振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自发供需快速迭代的初期,未来的增长不再是政策约束下的线性增长,而是需求释放的J型增长,爆发潜力值得期待。
从车型上看,21年比亚迪DMi、大众MEB车型周期开启,产品线进一步扩充覆盖中高端及豪华车型,欧洲销量高增支撑;比亚迪打造高经济性平台,价格下沉至重心市场叠加爆款车型登陆全球;特斯拉进军SUV、皮卡市场,进一步打开销量空间,加速大车电动化渗透率抬升。
从需求结构上看,21年中欧市场需求共振,欧洲高增持续,22年美国受益于电动化加速渗透带来的边际需求抬升。
我们根据美国政策是否落地进行情景假设。若21年美国政策顺利落地,估算全球电动车销量2021、2022、2023年分别可能会达到577万(维持)、845万(原预测818万)、1101万(原预测1027万)。
(1)全球电动化新车型投放加速
大众:MEB车型周期开启:南北大众ID.4国内3月底已上市,定位经济型中高端。空间感接近中型SUV,配备L2+ADAS、续航达520km,车灯科技化感强,价格区间为20-28万。ID.6、ID.3预计年内跟进上市,产品线进一步扩充。ID.6 X定位中大型SUV,主要拓展豪华市场,ID.3定位紧凑型轿车,主要拓展轿车市场。ID.3、ID.4分别于7月、10月正式交付,目前累计销量分别达6.2万、0.56万辆,欧洲市场反馈佳。
比亚迪:DM-i主打燃油经济性,价格下沉重心市场:1)DM-i混动架构:打造高经济性平台。1.5T发动机热效率登顶全球,DM-i混动架构核心竞争力是其燃油经济性,通过采用阿特金森循环、EGR等技术,平台配置的骁云1.5L高效发动机压缩比达到15.5,热效率达43%,登顶全球。EHS电混系统高度集成化,高效率+体积优化。2)秦Plus DM-i下沉至10-15万元重心市场,具备高性价比优势,有望成为爆款车型。21年底,我们预计DM-i车型月产能将达到8万台。
特斯拉:进军SUV、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1)Model Y 爬坡进行中。Model Y 北美2020年3月已交付,累计销量达9.4万台(Marklines数据)。国产2021年1月开始交付,1-3月销量16747台(乘联会数据)。德国工厂生产后(预计2021.7)欧洲开始交付;2)CyberTruck填补皮卡市场空白,美国销量空间有望打开。单电机版预计2021年末至2022年初交付,双电机及三电机预计2022年开始交付;美国皮卡体量较大但电动化渗透率为0,电动化空间广阔。3)Semi、Roadster 进一步开辟新市场。Semi定位半挂卡车,Roadster定位跑车。21年:我们预计交付量有望达到近100万台。其中Y是主要增量,约42万台;22年:我们预计交付量有望达到134万,其中主要增量是Cybertruck等
(2)中国市场:两端需求打开积分政策强化
两端市场进一步打开。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打开了20万及以上的中高端电动车市场,是贡献电动车销量最大的价格区间。以五菱宏光、长城欧拉为代表凭借其低端代步的产品定位迅速提升了低端电动车渗透率。
双积分约束强化,积分交易价格提升。考虑到CAFÉ正分无法抵补NEV负分,NEV正分可以抵补CAFÉ负分。且21年开始,历年结转的NEV正分需要打50%折扣。由于20年结转积分情况21H1才公布,我们这里不考虑结转,21-23年双积分约束下的电动车销量分别为210万、274万、335万,如考虑结转,实际约束的销量将略低于上述测算数据。我们预计,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供求将逆转,主要由于油耗负积分过大,预计价格将上涨至2000-4000元。工信部规定,2021-2023年新能车积分达标比例分别为14%、16%、18%。2019年价格约800元,目前价格涨至3000元/分。按照一台车平均3分计算,一台车积分收入将达到9000元。
我们预测2021、2022、2023年中国市场的需求分别为273万、420万、528万
(3)欧洲市场:碳排放+经济性驱动,销量渗透率向上
严苛的碳排放政策和经济性驱动,欧洲销量及渗透率呈向上趋势。欧洲十国2021年3月销量为20.3万辆,同比 +170.6%,环比+102.3%。偏好经济性小车,消费观念上欧洲秉持实用性第一,重视经济性。B级以上车型占比34.8%,远低于中美。2020年欧洲电动销量排名前十主要是小型车或小型SUV。
我们预测2021、2022、2023年欧洲市场的需求分别为208万、266万、326万
(4)美国市场;渗透率落后中欧,政策迎历史性拐点
电动化进程落后中欧,特斯拉一枝独秀。据Marklines,2020年美国电动车销量达33.2万辆,电动化为2.2%,其中特斯拉占据了62%的份额,主要原因是:在补贴政策总体稳定情况下,其他车企缺乏具有吸引力电动车型。
中低端车型渗透率低,大车高占比高减排压力。由于缺乏优质供给,4万以上车型依赖于特斯拉的销量带动,4万美元以下车型渗透率2018-2020几乎无变化,处于较低水平。皮卡、SUV市占率逐渐提高,电动化渗透率低于轿车。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市场开始逐渐偏好SUV、皮卡。2016-2020年SUV、皮卡市占率持续提升,轿车市占率下滑。由于SUV、皮卡缺乏电动车型供给,目前皮卡的渗透率为0,SUV渗透率2020年增长至4.2%,主要由于Model Y的放量,但仍较轿车(10.6%)有所差距。大车仍是美国市场主流,碳减排压力更大。美国B级以上车型2020年销量占比为82.4%导致大排量的车型占比更多,减排压力大。
五、供应链深度受益,供不应求延续
需求预测:根据全球电动车型销量预测,我们预计21年全球动力装机量将达到267GWh。
下游需求带动下,动力电池产业链规模快速扩张,21年一季度各环节排产持续上升,产能紧缺,预计21年下半年电动车产销释放周期来临带动整个产业链供不应求态势加剧。
(1)动力电池:价格维稳、下半年铁锂装机量大幅提升
目前产销:21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12.9GWh,同比+174%,环比+15%;前4月累计产量45.7GWh,同比+252%。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8.4GWh,同比+134%,环比-7%;前4月累计装机量31.6GWh,同比+241%。
价格:4Q20年来,动力电池价格保持稳定: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5-0.55元/wh,三元电芯报价为0.65-0.67元/wh。原材料成本压力下,21年年降难以执行:目前上游资源品以及材料价格均在上涨,电池年降难以执行。
排产:电池排产同环比持续高增,21年5月份三元装机5.97GWh,铁锂排产9.61GWh,同比分别上涨209%、318%。
下半年铁锂装机量将大幅提升:我们预计比亚迪、特斯拉铁锂车型占比提升。国产特斯拉Model 3包含磷酸铁锂版,预计未来Model Y也有望装配。随着比亚迪重庆工厂的刀片电池产能逐步提高,我们预计装配率也将提升。
(2)隔膜:21年全年满产,紧缺加剧
供需:20年全球湿法隔膜需求近40亿平,目前全球名义有效产能约65亿平,考虑到良率和产能爬坡,隔膜处于紧平衡状态。
成本:在线涂覆产线良率提高、成本下降:传统产线的隔膜制造拉升和涂覆是分步的,在线涂覆通过基膜制造和涂覆连续加工,工艺中省去了中间收卷等环节,成本显著下降。 排产:目前下游淡季各隔膜厂家已经满产,21年5月份湿法排产36000万平,干法排产2000万平,同比分别增长380%、100%。
(3)正极:量价齐升,21年关注结构性演绎
供需:名义产能仍然过剩,21年主要是结构性演绎:1)铁锂正极紧缺;2)镍、钴、锂能资源品供应稳定性影响产能利用率; 3)下游电池客户出货量影响产能利用率。
排产:21年一季度同环比显著上升,5月正极排产合计18899吨,同比上涨243%,环比上涨1%。
(4)负极:行业洗牌持续
中国负极材料出货全球领先,国内市场接近成熟,厂商积极出海扩张;四大四小格局明确:2018-2020H1第一梯队(CR4)占比分别为70.97%/71%/69.11%,第二梯队占比分别为19.18%/19%/19.92%,其他厂商约占一成。头部四家市场份额相近,成本端难以拉开差距,我们预计行业将继续洗牌。
排产:21年5月负极材料合计排产36500吨,同比增加177%,环比增加3%。
(5)电解液:六氟紧缺确定
供需:根据我们预测,2021年6F需求约6.7万吨,供给6.71万吨。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由于二三线产能长期亏损,供应商设备和人员均为达到名义规划产能规模,即我们统计的名义供给高于实际供给。我们认为,21年6F紧缺较确定。
排产:21年5月电解液排产合计17000吨,同比增加150%,环比增加3%。
六、投资建议
(1)安全边际是低渗透率,淡化短期PE估值波动。
1)看待板块估值不能“刻舟求剑”。20年来这轮板块估值提升,并不完全是流动性驱动,板块估值很难回到19年之前,原因是市场环境完全不一样了。19年是电动车行业的大拐点,一方面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变为自发内生需求驱动,另一方面,欧洲等海外市场被激活,产业需求爆发性、持续性和范围均跟19年前不是一个量级。再用2020年前的估值水平去衡量整个板块是“刻舟求剑”。
2)低渗透率是最大的安全边际。目前全球电动车渗透率只有4%左右,而根据目前各国碳中和目标,2025年渗透率将达到20%-25%,2030年 40%-50%,未来10年10倍增长,低渗透率才是最大的安全边际。
(2)21年中+欧双引擎发力, 22年美+中接力,全球电动车进入渗透率高速增长阶段。
21年是电动车增长大年,淡季年化销量已经达到600万,21年最终销量可能直接干到了市场对于22年的预期销量。考虑到新车产销释放周期都是下半年,下半年同比高增长趋势确定,可以判定,板块下半年还有一轮估值切换行情。22年看,美国新政落地后,美国市场22年开始步入爆发,22年中+美接力21年中+欧,继续带动全球电动车销量暴增。
(3)持续推荐:
1)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强竞争力锂电龙头标的。产品量价齐升环节正极(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当升科技)、电解液(新宙邦、天赐)、阻燃剂(万盛股份)以及锂&铜箔等。
2)零部件:特斯拉是美国新政最受益车企之一,产业链核心标的(中伟股份、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受益智能化水平提升的伯特利(线控制动)、中鼎股份(智能底盘)等,二氧化碳热管理(克来机电)。
3)整车:关注比亚迪(强产品周期)、长城、长安、ST宏盛(环卫车电动化)等。
有色:高景气将持续强化
大家比较关心上游锂电材料在今年下半年价格走势问题,也就是行业景气度如何。在我们看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450万辆是上游锂电材料供需平衡的一个平均阈值水平,而根据目前的数据,打破这一阈值是大概率事件。更进一步,不仅仅是今年下半年,明年上游锂电材料的景气度也难以下来。我们具体来做一下汇报:
一、首先是锂:1、对于上游资源品来说,一般从资本开支重启到投产放量,进而影响供需结构,需要的时间是2-3年,锂也不例外。当前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上涨至9万元/吨,锂精矿上涨至700美元/吨,企业盈利能力得到修复。但是并没有看到很多的企业做大规模的资本开支,按照我们的统计,上游资源的真正规模化投放市场最早也要到明年下半年。这一轮锂资源端资本开支的大幅缩减是从2020年才开始的,并且还一直受到疫情的冲击。
我们也分国内、外来看一下:1)澳洲Pilbara、Galaxy、Marion矿山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且资本扩张计划仍未提上日程,破产矿山Altura、Alita和Wodgina仍在关停维护,短期没有看到复产计划;2)南美盐湖扩产不断推迟延后,SQM、ALB新增项目预计2022年开始放量;3)国内锂辉石矿山目前在开采的只有融捷的甲基卡和盛新旗下的业隆沟锂矿,21年国内无新矿山投产;4)国内盐湖新增的只有蓝科锂业2万吨,且一般来说盐湖项目爬坡较慢,盐湖放量仍有不确定性。总体来看,我们评估下来,2021年全球的锂资源增量只有5-6万,也就相当于新增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消耗量,而目前来看全球21年新能源汽车的新增200万辆产销量,达到500万辆的水平并不是难事。
2、上面汇报的是总量的层面,具体微观上来看:目前上游产销两旺几无库存,而下游材料厂经过去库后,库存水平已经由2-3个月去化至1个月左右,预计3-4季度新能源汽车旺季来临,补库是顺理成章,价格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3、除了锂资源的短缺,还有个结构性变化,需要大家注意。氢氧化锂有望接替碳酸锂领涨,从资源端来看,锂辉石矿山资本开支强度低于盐湖企业,澳洲矿山目前仍无大规模扩产规划,近年国内锂盐厂新增产线多以锂辉石制备氢氧化锂产线为主,新增投产或进一步加剧锂精矿短缺局面,且海外新能源汽车放量,氢氧化锂需求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氢氧化锂或成为领涨的产品,这与2020-2021年上半年锂盐的市场表现截然相反。具体的测算内容可以参考我们在5月17日发布的深度报告《对后续锂市场的三个判断》。
0
二、其次是钴:这个可能是被大家遗忘的一个品种,因为无钴化使得钴这个金属品种在投资者心目中就是纯粹的强周期品,不能享受新能源产业链的估值水平。但对于有成长性的龙头企业,钴的景气也将带来股价的催化。全年来看,钴消费增长10%-14%,1.5万吨以上的需求增量;供给端短期同样没有大型矿山投产规划,7-8%的增速,1万吨的供给增量,也是一个刚性缺口,考虑到补库需求,钴缺口从3k吨扩大到1-2w吨的水平,商品价格上行方向也是很明确。
0
三、最后我们再汇报下,稀土和永磁:这个板块的分歧比较大,毕竟大家经历过太多了脉冲式行情,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投资相距甚远。但是我们仍坚信这次不一样,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50万辆到500万辆,渗透率不断提升带来的产业变化。我们认为稀土产业链有三重质变:1、稀土供给端已经形成622的供给格局,海外矿满产缺乏弹性,国内实行总量指标控制,从2017年开始就没有了黑色稀土产业链的扰动。
2、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带动不可忽视(体量是15年的8-10倍),这一点类似于2015年的碳酸锂。当年碳酸锂的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汽车也才占到5%左右,而现在占比已经达到30%以上。而对于稀土,我们认为这一情况也将在2025年左右发生。行业整体年增速在10-15%左右,而对于稀土产业链龙头企业,成长性还要明显高于这一水平,上游端是其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而永磁企业则是自身的认证、技术等壁垒所决定。
3、供需结构也很清晰,未来三年都是供不应求的局面,50-60万元/吨的价格底部区间。稀土公司的质变并没有被市场充分认知。
具体到今年下半年,磁材企业库存逐渐消耗,价格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3月份以来下游磁材企业采购较为谨慎,主要采取去库策略,整体库存水平由2-3个月左右去化至1个月左右的低位,一旦需求迎来旺季催化,补库周期带动下价格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而这也是最近稀土价格企稳回升的微观背景。
0
风险提示:供给端产能超预期释放的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等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比亚迪
S
三花智控
S
克来机电
S
宁德时代
工分
21.7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5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7)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我是
    蜜汁自信的小韭菜
    只看TA
    2021-05-31 09:09
    比亚迪DMI看了样车,挺好的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05-31 09:12:18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1-05-31 09:06
    今年的锂电像去年的白酒 后面估计还有一个大波主升浪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05-31 09:12:35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常常韭韭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1-05-31 16:30
    很多老师都在说的一件事,必须要关注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5-31 09:26
    888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hbnightelf
    一卖就涨
    只看TA
    2021-05-31 09:13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