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复合集流体曙光将至全景梳理
书房的猫先生
不要怂的游资
2024-05-23 07:51:34

全文摘要


当前复合集流体产业处于发展阶段,复合铝已有少量应用,而复合铜的大规模应用尚在筹备中。行业正着力于通过提高技术和降低成本来推进发展,主要采用高分子基材和PP作为核心材料,尽管初期PET因为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占据优势,但PP因有更好的电解液兼容性而渐受欢迎。

一步法和两步法是当前主要的制备工艺,一步法因无液体电解质而具有环境友好和高效的特点,但面临设备要求高和国产化挑战。

PET和PP与传统铜箔相比,在抗拉强度、方块电阻和延展率等方面各有特点,尽管它们的循环寿命能达到较高标准,但在同等能量密度下与纯铜仍有差距。随着铜价上升,企业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优化工艺流程来降低成本,部分企业成品率已达85以上。此外,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如磁控溅射和真空登录技术可以提高复合结构体的质量和良率,但面临成本高和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等挑战。整体来看,复合集流体产业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有望实现更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章节速览


● 复合集流体产业发展与应用前景

当前复合集流体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复合铝已少量应用于某些车型,但复合铜的大规模应用尚未展开。行业研发重点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主要采用高分子基材和PP作为核心材料。尽管PET因其成本较低和较高的生产效率在初期占据优势,但PP由于其更好的电解液兼容性而逐渐成为行业倾向选择。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PP可能会成为主流材料。此外,一步法和两步法是当前制备复合集流体的主要工艺,其中一步法因无需使用液体电解质而展现出环境友好和生产效率高的潜力,但设备要求高且国产化进程面临挑战。


● 电池材料性能对比及应用前景

讨论了PT和PP两种复合材料与传统铜箔在抗拉强度、方块电阻、延展率等方面的性能表现,并分析了它们在电池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及其优缺点。


●锂电池循环寿命与性能比较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三元电池循环次数普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1000次,部分可达1500多次。相比之下,采用纯铜箔的动力电池单元循环寿命更高,可超过1570次。尽管某些特定材料如PT和PP的循环寿命也能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同等能量密度下,其性能与纯铜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磷酸铁锂体系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长,可达数千次,表现出更好的长期稳定性。然而,这些新型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成本较高、生产工艺的成熟度不足及设备国产化的程度不够,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集流体企业生产成本与价格分析

当前PET与PP的价格对比及生产成本分析,包括材料价格、良率及影响因素。


●企业调整定价策略应对

原材料价格上涨随着铜价的持续上涨,一些企业开始逐步修改其定价策略,以促进产业发展并提高产量。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优化工艺流程来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已实现了较高的成品率,达到85%左右,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时,企业还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国产化程度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未来,企业将继续探索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以维持或提高其市场地位,


●复合结构体生产工艺介绍及其优缺点

介绍了通过磁控溅射与真空登录技术实现的复合结构体生产工艺,包括其预处理步骤、施工过程及分析方法。该工艺通过直接沉积提高结合力,但存在成本高、设备需求及国产化程度不高等缺点。此外,还探讨了两步法和三步法的生产方式,旨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良率,降低成本,但在设备国产化和生产效率方面仍面临挑战。


问答回顾


问:复合集流体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应用现状如何?复合集流体的两种主要方案是什么?

答:目前,复合集流体在实际车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部分车型采用复合铝,但大规模应用尚未普及。尽管如此,由于电芯厂和上游材料厂在复合铜开发力度及投入上的加大,对复合铜的降本、性能提升及能量提升产生了很大关注。复合集流体主要采用两种方案,一是高分子基材作为夹层置于钢酒体中间,二是采用PP作为中间层。早期国内主要以PPT为主,但随着PP与铜之间结合强度及良率的提升,行业更倾向于使用PP。


问:目前PT复合集流体制备方法有哪些?

答:目前PT复合集流体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其中,一步法直接在磁控建设的真空环境中沉积铜层,无需液体介质,但设备要求高且国产化设备未能解决其量产问题;两步法则通过电解水溶液或添加剂等方式形成过渡层后再沉积铜层,具备一定的市场应用案例。


问:为何现在行业更倾向于使用PP而非PPT?PET在哪些场景下可能应用?

答:PP在电解液兼容性方面表现更好,尤其在高费率电解液中,能更好地耐受添加剂和强酸碱度环境,不易发生脱落失活现象。此外,PP成本相对较低,材料及辅材价格更便宜,且设备折旧及能耗也相对较低。PET未来有可能在成本要求较低的储能领域以及一些费率较低的动力电池应用场景中率先应用,如1C2C或2C以下的动力延迟。尽管PET成本较低,但一些公司在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降低与电解反应的活性和吸水性,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问:PT复合集流体的性能是否已达到电池厂要求?

答:对于PT复合集流体,头部上市公司的复合结构体在常温下抗拉强度已达到150至200兆帕,这一参数表明其在电池生产中的断裂风险较低,初步符合电池厂对复合集流体的要求。


问:PET和PP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否满足电池测试和生产要求

答:PET和PP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处于120到180兆帕之间,尽管略低于传统铜箔(80兆帕以上),但仍能满足当前电池测试和生产所需范围。尽管与纯铜箔相比略低,但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其抗拉强度已足够满足电池制作的需求。


问:PET和PP复合材料与纯铜箔在方块电阻方面的差异如何?

答:PET和PP复合材料的方块电阻(代表电子导电器性能)测得值在21到22毫欧之间,比传统6微米纯铜箔(15到16毫欧)略大,这会导致其导电性在电池实际应用中的充电速率受限。若以4C充电极限为参考,在后续不优化的情况下,使用这种复合材料作为负极集流体时,最大充电速率可能会有较大差距。


问:PET和PP复合材料与纯铜箔在延伸率方面的比较结果如何?

答:PET的延伸率大于3%,而在制成电池并经过滚压后,边缘变形程度会大于3%。而PP的延伸率约为2.5,虽然比PET稍小,但在制成电池后变形程度略小。总体而言,两种复合材料的延伸率比纯铜膜(2%左右)略高,尤其在高温环境下会因变形略增大铜箔的延展性,但在大部分电池生产过程中影响不大。然而,在工艺要求较高或能量密度较高的电池中,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良率。


问:PET和PP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的表现如何?

答:PET和PP复合材料在循环寿命上,根据国标要求,三元体系动力电池单元循环超过一千多次已满足标准。头部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在相同能量密度下,其循环寿命通常在1490至1570次左右,与纯铜箔相比,循环寿命可能会略低。而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PET和PP复合材料的循环寿命可能略差于纯铜箔,但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对于高端用户的价值评估影响较小。


问:PT与PP在循环性能和价格方面的差异是什么?PT与PP在报价、成本和良率上如何?

答:在循环性能方面,PT在高温循环中的断裂率较高,过去曾达到50%-60%,但随着技术进步,头部公司已将跳水率控制在5左右,而PP则不存在高温跳水问题。而在价格方面,PT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可能比铜箔低一些。此外,PT与纯铜箔在成本和倍率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高镍三元体系中,PT的倍率性表现不如纯铜箔,如3C左右的容量保持率和成本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从报价上看,PET比PP价格更便宜,PET报价一般在6.5元以上,PP报价一般在7.5元以上。在成本核算上,PET的复合集流体建设成本大约为每平米0.68元,其中职工建设部分包括铜靶材成本、设备折旧、人工电费等,总成本约为2.04元每平米,这还不包括良率损耗等因素。因此,PET在生产端的成本较高,同时存在良率问题,这影响了其整体性价比。


问:PET在工艺加工稳定性和卷的大小上与传统膜相比有何不足?

答:PET的工艺加工稳定性与纯铜箔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在复合集流体方面成熟度相对较低,难以做出更大的卷。此外,PET在复合集流体的制造过程中,由于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也对降低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问:在PPT制备中,铜的成本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答:铜的成本主要由铜的用量、面积以及每平米的成本来决定。以现在铜的价格(约七块多钱一公斤)为基础,铜在两微米厚度的情况下,再加上每平米的面积,最终铜的成本大约是1.26元每平米。


问:除了铜成本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PET的制备成本?

答:除了铜的成本外,PET制备成本还包括光亮剂等药剂费用约0.2元每平米,设备折旧和人工电费约0.55元每平米,以及人工成本0,3元每平米和电费0,2元每平米。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并根据现有水电路的良率(约0.8左右),整个PET制备的成本大约在七块多钱每平米。


问:不同制备工艺对成本和售价有何影响?

答:目前存在两步法、三步法和一步法等多种制备工艺,其中一步法成本较高。因为需要更多设备投入;而三步法可以提高良率、改善产品性能,但国产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偏高。两步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工艺,其结合性和成本控制相对较好,售价通常在七块钱以上。


问:当前行业内是否有针对铜价上涨而调整定价策略的情况?

答:是的,行业内确实有企业开始调整定价策略,尤其是在铜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为了推动产业的发展并随着工艺成熟、成本下降,企业可能通过提高良率、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来降低单价,从而调整报价策略。


问:能否简要概括一下美容工艺的步骤?

答:美容工艺主要包括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其中一步法是在基模上通过化学磁控建设设备直接沉积铜层;两步法则先用真空磁控建设设备支开铜层,再进行水电路处理;而三步法则是在两步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深度处理环节,以提高良率和玻璃强度。


====================================


复合集流体曙光将至


2024年05月20日

 

我们聚焦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国内的互铜的价格涨到每吨9万块钱,那么对于复合铜箔意味着什么?

我们观察到最近无论是国际铜价还是互通,最近涨幅都比较大,我们在三月份复合集流体的月报里面,当时做过一个铜价的上涨。对于复合铜箔它的成本,以及电解铜箔的成本做做过敏感性的分析。当时的铜价,我记得是还是以每吨7万块钱的这个基数。现在两个月过去,已经涨到了每吨87000,这样一个一个比较高的这样一个水平。那距离今年2月份的就是68000的这样一个同价来讲,涨幅已经是已经达到28%,接近30%的这一个涨幅。

 

那么为什么我们研究复合铜箔它的一个产业化要紧密的跟踪铜价这样一个变量?

是因为铜价的上涨的超级贝塔,它会增强电池厂采用复合铜箔这个新材料的一个迫切性。我们知道国内目前已经有可能至少有两家,现在这个复合铜箔的材料在电池厂端已经通过了电池厂的一个材料测试,2到3家。但是复合铜箔它的一个量产的时间节点,恰逢是整个行业周期的一个最底部。就是在今年的2 3月份的时候,其实是整个锂电池行业基本上是在亏损或者是微微利的这样一个状态下进行一个运营。

 

铜在今年的2/3月份的时候,那时候其实它的总价大概对应到六点,6.8万的时候。那整个加上15000的这个加工费,它的一个成本基本上是在每平方米,4.8块的这样一个成本。其实那个就是铜箔的成本,我们了解到它的市场售价应该在4.5到4.6这样一个水平。所以传统的铜箔在今年2 3月份的时候,其实它的这样一个亏损的这样的状态,它是一个不太健康的一个状态。那对于复合铜箔这种新的技术导入,这个时间节点是不太具备吸引力。所以我们其实看到2 3月份这个材料测试都已经通过了。但是整个电池厂它在推进导入这个新材料的时候,它其实并没有显得那么迫切。

 

但是4/5月份以来,这两个月的时间,复合集流体它复合铜箔的一个产业化,其实就是有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一个基本面的改变。

这个改变其实就是回过头来看,就是这个一方面是由于这个铜价的一个上涨,我们知道铜价现在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涨到了87000每吨的这样一个价格。那么加工费也是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现在基本上加工费的话在1万16000到2万块钱之间。如果就是把87000加上这个再加上这个,哪怕按照这个16000这样一个价格来算的话,那基本上就传统的这个铜箔,它的一个价格基本上也是涨到了10万块钱以上。那上周我们看到其实这个铜箔的这个价格已经报价已经是超过10万了。那这两天其实基本上每天基本上还是会有一个2000 3000块钱这样一个价格的上涨。

最新因为之前传统的这种通过,他是按照每个月来定价的,那现在铜价涨了涨了很多,那现在的话可能可能可能按照天来进行一个重新的价格谈判。

 

现在铜箔的价格,基本上对应是107000左右。那么对应的每平方米的价格,现在是已经涨到了,5.7/5.8的这样一个水平。我们做过一个敏感性的测算,就是铜价每上涨2100块钱,大概对应的电力通过这边的一个成本的涨幅大概是在一毛钱左右,所以说4 5月份和今年的2 323月份,传统的铜箔的一个定价,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导致了整整个的产业的一个破铜博的产业迫切性,有一个大幅的提升。那如果如果铜价涨到9万块钱,每吨的这样一个水平,那么我们这个表格里面也做过相应的测算。如果说是涨到9万块钱的时候,那么这个传统的铜箔它的成本应该是在成本就是电解铜箔的成铜的一个成本,加上一个加工费的成本,基本上会要达到6.6元的价格。

 

因为复合铜箔它的成本结构里面里面它有相对于电解铜箔来讲,它减少了70%的铜的用量。所以虽然同样都是有一个统计的上涨,但是6微米的复合铜箔,它的这个原材料中只有40%的原材料是铜,所以它的铜价也会涨。但它这个成本的涨幅是是比较低的。这样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6微米的复合镀膜和6微米的这种定点,通过它的一个价差会持续的拉大,在9万块钱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测算这个复购通过它的一个成本是大概在3块3块五左右3.5块左右。然后6微米的铜箔通过它的一个,就是按照它的一个成本加加工费的这样一个计价方式的话,它的这个价格应该是在6.1块左右6.1块左右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我随着铜的价格的一直的上涨。那么复合通过它相对于定力,通过它的一个成本端的这样一个拉这个优势会明显的会扩大扩大。

 

其实这一轮其实整个行业,其实就是整个集流体这个行业,股价出现了一个上涨。一方面是跟铜价有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其实前面它的材料测试已经通过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铜箔的这些材料的企业,他的报价是5块钱以下。现在就是由于铜价的上涨。

 

现在其跟传统电力铜箔的价差,是已经有一个接近一块钱的这种优势。就是传统的铜箔可能定价在五块钱。传统铜箔现在可能定价到,如果是涨到9万块钱的话,那可能就是会六块钱。如果涨到10万块钱的话,那可能是可能会就是6.8块或者七块钱这样一个水平。所以这个6.6/6.8元。那么如果一个五块,一个六块,而且它这个复合铜箔相对于传统铜箔,单平方米就会有一块钱的价格优势。 


这一块钱是什么概念?

单辆汽车,单辆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铜箔的这个用量是900平方米,900平方米900平方米的铝箔,900平方米的铜箔。如果我单平方米便宜一块钱,也就意味着单辆车可以便宜900块钱。如果我是选用了复合铜箔,那么在同价9万情况的情况下,那我的这个价格是5万块钱的话,那么它就会便宜单辆车可以便宜900块钱。如果总价涨个10万,一个五块钱,一个6块6块或6块5。那这样的话单单单平方米会便宜1.5块,这样单车的一个价值价这个就是会便宜1300到1400块钱。

所以在同价的这样一个上涨的一个周期里面,就是从逻辑上从逻辑上来讲,其实是可以推导出来这个成本的这样一个领先的优势。

 

接下来进入6、7月份,我们就是按照我们的逻辑推导包括我们这个产业链的验证验证,就包括我们密切的跟踪。我们认为将会看到的一个事情就是电池厂采用复合铜箔材料的迫切性大幅的提升大幅提升。这个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电离铜箔,它的这个铜的用量,就是你它的成本的这个成本的底,就是你一眼望去,其实望望到了这个底,在它的这个是没有办法降本的,尤其是在铜价上涨的背景下。他是没办法账本的,那么现在最缺的是什么?现在一个是缺的是订单,就是第一个量产的这种订单第二就是缺的是材料厂商的产能。

现在全行业复合铜箔的这些企业,就是属于量产产能,现在可以下订单直接量产的。

 

我们认为不超过20个G瓦的一个量,也就是不到两亿平的一个产能。那这个行业的潜在的需求就是这个铜箔,铜箔这块是潜在的需求是接近3000个G瓦的这样一个量,也就是300亿平方米,到2030年是500亿平方米的需求,这还只是算的是这个铜箔。如果把我们把那个复合铝箔这边也考虑进去的话,那它的上浮现该是乘以2,所以它是一个一个几千几瓦,然后几百亿,就是这个平方米的这样一个需求,这里所带来的这个设备是一个千亿级的设备的资本开支的一个规模。

 

它所带来的材料的一个上规模也是一个几千亿的材料的以上空间。


铜价的上涨,那我直接去买这些就是做铜的公司是吧?然后铜矿的公司是不是更直接?

我想其实这个就是如果你也可以,但是其实这个产业一旦产业化,它所带来的机会是一个从0到1的产业。现在是一个无论是材料还是设备,都是一个千亿级的这种是市场空间。它是一个新新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市场,所以它的这个弹性其实是不一样的,很多传统的电解铜箔厂商,我们认为在这种铜价上涨的背景之下,它的压力会非常大。转型做复合铜箔应该也就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一个出路。去年其实当铜价6万块钱的时候,其实感受并不是很迫切。但是在现在铜价已经涨到了将近9万块钱,这是最大的一个基本的变化,而且就是这两个月刚发生的,而且就现在就是每天的,你像昨天基本上是一天涨了接近4500块钱,就这样就接近涨将接近涨了两毛钱。

 


骄成超声他们对明哲的超声滚动设备协议到期之后,明年的话像比亚迪、国轩高科这种企业,他们如果想买这种超声设备的,就只能搞骄成超声吗?到时候有没有可能说出现那种抢装潮?

目前我们了解到就是现在C以外的电源厂商,他限制它量产这个服务集流体最核心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可以大规模量产这这种这种,这种滚焊设备。因为其实这些电子厂它可以小规模的,买到一些像变频器,包括一些大牛的这些设备,做小批量的这种就这种这种,这种,你电池测试,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要进入几瓦,十几个G瓦,甚至几十个吉瓦这种,大规模量产,你是要可能是还要买这种滚焊龙头,它的滚焊设备来保证它产生的良率达到一个更优的水平。如果选用了其他设备,可能在就滚开这个环节上良率可能会有一些损失,导致成本会相对比较高,除非我是就是硬上,硬上其实也可以上,但是会面临一个成本上的一个良率的损失。

 

接下来其实根据行业的这种验证,可能今年可能会在年中这个时间左右会到期。但是排查协议到期之后,会不会续签续签这个协议,这个我们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他可能是要到期之后,这样像需要两家去谈判,需要谈判。如果这个续签的话,那其他的厂商就需要可能绕开现有的专利,可能要去再去开发一些就是这样这样这样的方案,就这样,但是就是你需要绕开之前的这种专利限制,如果不续签的话,那就整个行业其实都能买到这种滚焊的设备,那其实它的量产就没问题。

 

 

传统铜箔做到4微米的话,复合铜箔还有优势吗? 

传统的铜箔其实现在大概有10%几的,可能10%到15%的这样一个比例,是用的是4.5微米的这种,就是这种传统的电解铜箔的这种阴极管那种工艺做成的。但是4.5微米的这种铜箔它有一个物理极限,就是因为它的这个分子结构的排布,就是分布,他用用用这种就这种这种阴极滚的这种工艺做成的,它的这个分子结构这种你是改变不了的。它在4.5微米的这个它在在拉伸的情况下,他就比较容易产生断带的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你用的是阴极管的工艺,你阴极管的工艺的这种分子的这种排布的这种方式,他说这种分子和分子之间的这种这种这种结合,它是从物理本源上来讲,你是没有办法去去去从根本上去改变的。所以4.5微米在这种铜箔,他这种断代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我了解下来,也可能也来的不全面,可能就是一个物理的一个极限。其实我按照成本测算的是6微米的这种复合铜箔,他们已经研发出了,而且已经在也也有在做测试的。

 

是4.5是4.5微米的这种,这种俯卧撑博,就是中间的筋膜就是2.5微米,然后上下的表面是2微米,这样一共加起来也是4.5微米。那这种4.5微米的它的因为它中间有了这个PP的这种筋膜,它的这种它它不会有那种纯铜箔这种这种断代的问题。因为它的中间的这种PP的这种筋膜,它的抗拉伸强度是比较强的,它不会有这种断代位。因为它的分子结构的排布方式和传和那种纯铜箔,它的分子结构排布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不会有大家的这个问题。那现在正在也在做下游的这个测就是这个测试。

 

然后目前来看的话是属于这个付通博它的技术进步,从66微米再到4微米,未来不排除还有进一步的这种变薄的这种空间。因为它的中间的这两微米是PP筋膜而不是铜。因为它的抗拉伸强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那么这个厚度这个指标,其实它不是约束,就不会限制这个行业它的一个发展。

 

=====================================================


复合铜箔进入平价时代【ZJ机械】


行业近况

据金美新材料官网,公司于2023年继MA开启量产后快速达成铜复合集流体MC的量产落地,在优化全线工艺后6微米MC产品也将于2024年下半年向客户正式开启规模化供应装车。据工信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技术规范规定了6项单体电池的测试项目,包括标志、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截至5月6日,SHFE铜价收涨至81270元/吨。


评论

铜价持续上涨复合铜箔比价优势扩大,针刺强制性标准出台推动电池产能结构升级。SHFE铜价从2月底的6.8万元/吨涨至目前的8.1万元/吨,在6微米铜箔加工费保持在1.5万元/吨水平保持不变的假设下,我们预计传统电解铜箔价格从8.3万元/吨涨至9.6万元/吨,2个月涨幅近16%,铜价上涨倒逼铜箔企业上调价格,进而抬升电池厂材料成本,在铜价持续上涨背景下,这个趋势可能还会延续下去。我们认为,6微米复合铜箔用铜量较传统铜箔减少近70%,在铜价上涨背景下,其成本优势将明显扩大。从近期行业追踪看,复合铜箔已经较传统铜箔实现平价,我们认为未来随着铜价的继续上涨,复合铜箔定价将较传统铜箔低10%以上,比价优势将更加突出。


复合铜箔产业化节奏逐渐明朗。我们近期交流下来,发现市场大部分投资者还是对复合铜箔产业化存在较多质疑,包括材料性能和量产成本等,主要是因为前期能够验证的可靠渠道来源比较有限。我们认为,随着复合铜箔进入平价时代,近期供应链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能够验证到的信息来源也更加多样化,产业化更加明朗。


设备和材料环节均蕴含较大的投资机遇。

我们认为:材料环节,PP基膜铜的结合力难题和PP基膜供给瓶颈有望构筑材料环节的技术壁垒和行业护城河,低成本地解决PP基膜铜的结合力难题有望成为行业龙头扩大领先优势所在;

我们认为目前复合铜箔材料量产进度领先的公司包括宝明科技、金美新材料、江阴纳力、TDK、英联股份、胜利精密等,设备供应商有望受益行业扩产。


估值与建议

维持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及目标价不变。设备环节推荐东威科技、骄成超声;材料环节建议关注宝明科技、铜峰电子、英联股份(均未覆盖);金美新材料、江阴纳力(均未上市)等。


复合铜箔更新:铜价持续上涨创新高,行业产业化迎来新进展


目前沪铜接近8.7万,铜价创近年来新高,供需紧平衡,后面越来越紧,在铜价上涨的情况下,降本越发迫切,复合铜箔成本优势更明确;从产业化进展来看,此前下游电池厂已下单滚焊设备订单,为复合铜箔的导入做好了准备,而随着复合铜箔行业龙头逐步爬坡量产,后续有望获得龙头电池厂批量订单,产业链趋势明显。


东威科技:从去年Q4开始主业PCB订单回暖,前四个月占去年全年的一半左右;今年公司整体会比去年好,除PCB恢复外,其他业务也会有爆发;目前在增加资本开支,后续产能不是问题;复合集流体订单在陆续交付。


骄成超声:主业维持稳定,后续滚焊设备接单能力强,平台化拓展半导体、汽车线束等。


三孚新科:24Q1业绩转正,PCB回暖趋势明显;复合铜箔水电镀设备去年底已实现交付,预计今年将有更多交付。



【DC新能源】复合集流体0520:确定性加强,底部继续推荐


#沪铜主连已上涨至8.7万/吨左右、复合铜箔可降本千元多、下游驱动力加强。高盛将年底铜价目标上调20%至每吨1.2万美元(8.5万/吨左右),据我们模型测算,若铜价上涨至8.5万/吨,6μm传统铜箔与复合集流体单平米成本价差差拉大至1.67元,100kwh单车成本将提升至1000块+,成本优势扩大。


#24年复合铜箔上车批产确定性增强。大电池厂有望加速量产进度。23年12月28日金美复合铜箔宣布达到量产条件,爬坡后将于24年量产。


底部继续推荐复合集流体,24年行业从0到1确定。关注:1)PP进度领先的材料厂:【宝明科技】【金美科技】(未上市)【英联股份】等;2)设备厂:直接受益的超声波滚焊龙头【骄成超声】,水电镀龙头【东威科技】等。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持有相关标的,下一个交易日内可能择机卖出。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宝明科技
S
英联股份
S
东威科技
S
骄成超声
S
铜峰电子
工分
41.3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9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05-23 08:22
    谢谢梳理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割伤的小韭菜
    春风吹又生
    只看TA
    05-23 08:20
    谢谢分享!学习+收藏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5-23 08:16
    谢谢分享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耀华璟耀
    热爱评论的散户
    只看TA
    05-23 08:14
    感谢分享!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5-23 08:13
    感谢分享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秋丰
    中线波段的老韭菜
    只看TA
    05-23 08:12
    感谢梳理解读🌹🌹🌹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5-23 10:40
    手动赞赞赞
    2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斯武
    中线波段的散户
    只看TA
    05-23 09:16
    谢谢分享
    2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5-23 09:12
    感谢梳理、透析
    2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5-23 09:09
    感恩分享
    2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 2
  • 3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