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笔记本市场ARM挑战X86,RISC挑战CISC?
夜长梦山
2024-05-23 08:09:02
笔记本市场ARM挑战X86,RISC挑战CISC? 早期ARM全称为Advanced RISC Machine,是RISC以更多次来执行简单的指令,而X86由Intel和AMD引入和繁荣,是CISC以更复杂的指令换来更少的执行数,从性能上来说,它们不存在明显的性能差距,RISC/ARM和CISC/X86基本趋同。ARM是固定长度指令,X86则是可变长度指令,在decoder上面并行解码X86指令更吃亏,但HPC上可以忽略。ARM采用micro-op cache来跳过指令的解码,节省了repeatable kernel的获取的解码能力。但总之,ISA并不重要,更多是具体实现的优化。 优点: 1,相比于X86的高功耗高性能ARM的开放性带来的低功耗高性能优势确实: 最近的Neoverse就是证明,在笔记本电脑电池敏感,低功耗高性能计算场景中归功ARM积累的MCU和工业低功耗IP和经验,还支持Core IP Custom更加顺利加入NPU,xPU更多ASIC专注任务。在软件适配中Linux社区对于ARM支持比Windows好得多,归功于比X86更Open的功劳 2,更低PUE,相对低TDP与低成本效率: 采用big.LITTLE的设计,这个设计近些年Intel和其他厂商也在学习。另外细分IP Core,划分低功耗和高功耗的定制化设计IP与SoC集成,带来可能得无风扇设计,长续航。同时带来的基带支持LTE也是优势之一。 3,而相对开放性带来的激进AI加速技术: ARM在A64指令集加入了SME来加速高性能计算。ARMv8-A显著在AArch64提升相关的矢量处理功能,LLVM编译器框架下设计编译策略支持宽向量等从而加速编译器。 缺点: 1,ARM兼容性堪忧,软件模拟X86较差:微软和高通合作对于快速建立ARM生态给出的答案是rosseta翻译和模拟,推出了Windows ARM64EC来仿真和兼容X86应用,比如WOW64 API,如果应用不调用IsWoW64Process2指令相关App都不会知道运行在模拟平台上,但因为市场反应不符合预期,微软便没那么上心了。也就是说高通和微软都没上心,一个没有放开底层设计权限,一个觉得没钱赚砍掉了。 2,相对于X86的性能较弱,不适合计算密集型任务 X86不用考虑低功耗和高集成性,不用在乎几千mm2的面积,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针对的就是低功耗高性能任务 3,市场产品多样性更少 ARM在PC份额少的可怜,而且大部分是由Apple贡献的,而高通的表现简直灾难,不知道Surface怎么做的。这表明微软确实All in AI了,之前的WSA也被抛弃了。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科创达
工分
2.7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