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洪灝:这次内房股反弹是低质量反弹;新地产格局中,我们可能已经见了历史性大顶
不见利就追
公社达人
2024-05-23 12:43:40
最近房地产政策频出,地产股迎来一波大涨。再次站到二级市场的聚光灯之下,房地产板块后续行情会如何?

5月22日,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在第十三届金砖论坛-不动产资管大会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1、这一次(内房股)反弹,它是一个低质量反弹。我们看到的是,现金流越差、越容易违约、信用利差越高的企业内房股,它的反弹反而更快,因为修复空间更大。

2、在新的房地产格局中,我们可能已经见了一个历史性大顶。

3、十年国债,30年国债,超长国债的收益率今天一下子达到1.5,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整个市场认为如果房地产不解决,我们长期通胀前景可能越来越低,因此你会看到,长债尤其是十年以上的长债收益率会不断创新低。

4、现在我们看到的救市政策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

5、可以想象,我们中央政府凭借非常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它成为下一个经济周期起步的起点。而我们的1万亿超长国债,正好是试探性的一步。


这次内房股反弹是低质量反弹


战后日本、德国重建时,大概投资占GDP比重占40%,不到十年。韩国重建以这样的高速的增长大概也是不到十年。但是我们中国远远超过了十年,不断以投资来驱动增长,这时它必然产生一个结果——所有人在做同一个事情,这个事情的收益必然下降。

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要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高考能够带来的收益必然下降。所有的中国大学生想着出国留学,然后镀金回来找工作,那么出国文凭的含金量必然下降,就这么简单。这是过去50年的情况。

到了2021年房地产销量见顶,它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所以我们正在消化世界历史上没有见过的现象——我们以十几二十年,每年50%GDP的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增长,现在很多行业有过剩的产能。

房地产是非常重要的板块。今天房地产板块大概涨了1%,从底部上来大概涨了30%。

如果你是做香港中资美元高息债——垃圾债,这一些基本上翻倍。有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大概翻了2到3倍,就是你越认为越差越容易破产的内房股,它反弹得越快,这是一个低质量的反弹。

同时,如果我们看一下,在这一次反弹前,各个房地产商、开发商的质量。我们用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利差来表示它的质量高低。信用利差越低,即你的债券的收益率离国债的债券收益率越近,利差越小,质量就越好。

很明显我们看到有三个层次的房地产开发商。

一是国资背景的开发商,像华润质量非常好,越秀现金流很强; 半国字背景比如中海外;龙湖是民企,民企、私企和我们国资背景开发商的信用利差宽度,非常宽。

在这一次反弹里头,刚才我们说了它是一个低质量的反弹。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现金流越差、越容易违约、信用利差越高的企业内房股,它的反弹反而更快,因为修复空间更大。

们可能已经了历史性大顶


这张图告诉我们,在新的房地产格局中,当然我们可能已经见了一个历史性大顶。

 图源:思睿研究
从2021年18万亿的总销量看,我们可能离峰值见了一个比较大的顶。因为在这一次见顶时,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我们的人口的出生率达到了1%以下。

 

如果社会维持人口总量不变,那社会出生率基本要1.4-1.5%左右,才能够维持社会人口总量的平衡。

我们居民杠杆率达到了110%到120%,同时GDP增速在5%左右,2008年GDP增速是10%左右,2015年GDP增速大概是6%-7%,现在GDP增速是5%左右。

过去26年我们完成了很多发达国家都想不到的进展


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从98年房改至今26年中,我们实现了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从5㎡到现在的41.5㎡。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3-4㎡增长到了36.5㎡。

基本上中国户均人口大概为3.1,每人36.5㎡,3.1人,基本上是100㎡以上的住宅,大家都住得非常好。而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大概不到7㎡。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在过去26年里头,我们可能完成了很多发达国家都想不到的发展。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了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更高。

去库存的挑战会比15、16年那一波更大


所以这一次我们要进行去库存,要修复房地产,同时要保交房。那么我们面临的挑战,它一定是比2015、2016年那一波的挑战性更高。

整体房地产存量——库存大概是在26个月左右,假设以现在速度去库存,我们大概是在26个月左右。

正常每个房地产库存可持续时间长度大概18个月左右,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比较大。

那么史诗级的政策,有可能缓和一些下行压力,但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格局,当然不排除我们有更大的招。

不同于市场共识,中国央行放水速度远不及其他国家央行


最后重点讲一下这张图,我们比较全球所有主要的央行,在过去2008年以来央行扩表的速度。

央行扩表,产生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在社会流通中,通过银行的借贷行为,人们的买房行为等不断扩大,形成广义货币的供应M2。包括各位的存款以及股票账户中的现金,这是最广义的货币供应。

如果我们把全球所有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它的基础货币供应—从08年开始到现在(做到这个图中)。

 图源:思睿研究
图中比较亮蓝色的线是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情况。其他是日本央行、美国央行、欧央行。

市场共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央行,中国放水放了300万亿人民币,但是我们看到美国央行、欧央行和日本央行放水的力度,从资产负债表增长倍数来看,是远远超过了中国央行,非常有意思。

因此在现在的大环境中,我们先出了第一步所谓的大招包括降存准、降利率等。但很明显,它仅仅是第一步救助的措施。

地产问题解决前,长债收益率会不断创新低


十年国债,30年国债,超长国债的收益率今天一下子达到1.5%,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整个市场认为如果房地产不解决,我们长期通胀前景可能越来越低,因此你会看到,长债尤其是十年以上的长债收益率会不断创新低。

那么这时,它显示的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要着力解决房地产问题,因此我们会看到通胀是非常低的水平,大概是零左右。

救市政策只是第一步


这样的通胀环境再叠加我们央行在过去十几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并没有肆无忌惮地放水。然后我们看一下,亮蓝色的线在最下面,它是连欧央行的一半资产负债都不及。因此它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做量化宽松。

中国从来没有做过量化宽松,中国以前的救市行为包括2007年的4万亿,当时是直接把利率降低,同时通过政府各部门,推出各种各样的刺激计划,全加一起大概4万亿左右。

中国商业银行相当于我们央行的一个手足。通过调控商业银行的存准和贷款利率,我们去控制整个社会的信贷。

但是现在民间对于信贷的需求不够活跃。在剩下的经济体中,能够举债的主体很显然是(中国)中央政府。

那我们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也是非常干净,负债率大概是50%左右,是全球所有中央政府里头最低、最干净的一张资产负债表。

因此可以想象,在私人部门借贷需求低迷时,在没有通胀时,在过去十几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持续实施有纪律的货币政策,现在我们开始货币政策转移,很可能我们看到今年狭义财政赤字大概是3.2、3.5%左右,扩大一倍,一点都不出奇。

房地产行业,我们有空间,有政策环境,以及我们有需求。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救市政策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

之前曾接受采访,主持人问我,1万亿不够。因为一万亿是现在发行的超长国债,再加上今年11月的特别国债,再加上再贷款3000亿,形成5000-6000亿的商业银行贷款,一共大概2万亿左右。

他说2万亿肯定不够,的确是不够,一年我们卖8万亿房地产,两万亿的刺激是不够。

但是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看到,整个社会货币的供应和资产价格走势的背离。那这些货币去哪了呢?

很明显民间借贷行为越来越平淡,但是可以想象到,我们中央政府凭借这个非常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它成为下一个经济周期起步的起点。

而我们的1万亿超长国债,正好是试探性的一步。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万科A
工分
0.5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