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关注
社群
搜公告
产业库
时间轴
公社AI
通知
全部已读
暂无数据
私信
暂无数据
登录注册
我的主页
退出
瞪羚社·社长
瞪羚社(dlcap2019)
个人资料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9 20:06:48
大幅缩亏,ADC龙头腾飞在即
2023年,ADC(抗体偶联药物)全球销售已破百亿美元,以狂暴的规模增速宣告了其为名副其实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新药主流赛道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ADC管线研发的领导者,机会黄金遍地。 3月28日,国内领先的ADC Biotech乐普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347.2%;年度亏损0.22亿元,相比2022年亏损6.89亿元的幅度大幅减少(缩减幅度96.8%),经调整年内净亏损减少至2.5亿元。 众所周知,在国内投融资寒冬的背景下,亏损的收窄减缓现金消耗是未盈利Bi
S
乐普生物-B
S
康诺亚-B
S
阿斯利康公司
1
1
3
2.4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7 18:06:20
知名Biotech,润了
近日,美国上市公司Nuvation Bio(NASDAQ:NUVB)和葆元医药达成合并协议,Nuvation Bio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葆元医药,将向葆元医药的股权持有人发行Nuvation Bio的约4359.02万股A类普通股、85.12万股A类无投票权的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行使289.37万股A类普通股购买权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11.50美元);该笔收购交易完成后,葆元医药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33%的股份。 这笔交易,无疑揭示了国内Biotech公司除了IPO、被MN
S
NUVATIONBIO,INC.
S
诺华公司
S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
0
0
2.4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6 17:55:36
国内Biotech一哥,要换人了
3月25日,港股Biotech科伦博泰大涨4.7%,一度创下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在短短的不到2个月内,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51.2%,成为众多港股18A创新药企业中的一股清流。 截至当日收盘,科伦博泰市值已经来到375.92亿港元(346.37亿人民币),已经在快速逼近国内新兴三大创新药势力:信达生物(市值605.22亿港元)、百利天恒(505.6亿人民币)、康方生物(391.93亿港元),不仅有望进入新兴势力梯队中,未来还有望对国内Biotech第一人的宝座发起冲刺。 尽管科伦博泰离信达生物
S
科伦药业
S
科伦博泰生物-B
S
默沙东集团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5 19:05:24
全能型创新药企,开始大幅盈利
3月21日,复宏汉霖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53.95亿,同比2022年的32.15亿增长67.8%;同时,公司继首次半年度盈利后,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净利润达5.46亿元,且2023H2公司盈利端有加速迹象,2023H2实现3.06亿,环比2023H1的2.4亿增长27.5%。 值得注意的是,复宏汉霖已经完成了造血能力的自主蜕变,区别于依赖融资来维持经营的创新药企,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例,从2021年的0.9亿元高速增长至2023年10.48亿元;截止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等
S
复宏汉霖
S
复星医药
S
复星医药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6 20:08:16
自免一哥,要换人了
GLP-1药物的风头,预估短期内无人可以撼动。 在GLP-1的光芒之下,一个药物领域的机会也在闪闪发光。 2023年全球TOP10畅销药物榜单几近出炉,司美格鲁肽以接近翻倍的变态增速傲视群雄之外,自免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也以33%的增速迅速爬升,随着艾伯维修美乐的专利悬崖效应日益放大,登顶“自免药王”也仅是一步之遥。 视角回到国内,据中康开思数据库统计,2022年主要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大约在81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这些药物的销售额接近翻倍,显示了巨大的销售潜力,同时有大量临近商业化的自免药物,正在
S
康诺亚-B
S
康方生物
S
恒瑞医药
2
0
0
1.85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5 21:56:45
史上最惨大厂
大药厂水逆起来点会有多背? 要说哪家跨国大药企可以贴上近年来“最惨”的标签,不少投资者会浮现艾伯维、渤健这几个名字。 随着艾伯维的修美乐市场下滑并没有预期那么快,以及在ADC、CNS领域一系列买买买获得市场认可,股价正在回暖;渤健趋弱在市场意料之中,不仅面临转型阵痛,转型押注CNS和罕见病领域产品屡受挫折,子弹打光却迟迟未见曙光。 但,最接近这个标签的大厂可能是辉瑞。 辉瑞的血有多厚?在创历史430亿美元并购Seagen获得一大笔ADC资产后,公司在2023Q4末仍有126.9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
S
辉瑞制药公司
S
SEAGENINC.
S
荣昌生物
0
0
0
1.8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4 18:37:30
“ADC变异体”,4个月涨300%
2月29日,生物科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以每股16.5美元的价格私募1520万股股票和预先注资的认股权证,预计总收益约为4亿美元。 消息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大涨19.92%。从2023年10月底以来,4个月出头的时间里Avidity Biosciences已经涨了3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11月底,Avidity与BMS达成潜在总额约23亿美元的授权合作(1亿美元首付+13.5亿研发里程碑&8.25亿美元商业里程碑+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BMS管理层指出: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石药集团
0
0
0
1.70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9 17:04:38
战略转型创新药白马,盈利在即
2月28日,和黄医药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全年总收入实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为5.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该部包含来自武田部分首付款2.8亿美元和3200万美元呋喹替尼FDA获批里程碑,2023年和黄医药应占净收益约1亿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还给出了2024年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财务指引为3-4亿美元。剔除武田的首付和里程碑影响(剔除后2023年收入2.166亿美元),预期2024年同比增长区间为38.5-84.67%(不
S
和黄医药
0
1
0
1.7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8 18:30:20
代谢巨头一次罕见的出手
2月27日,全球市值第二大药企巨头诺和诺德与生物技术公司Neomorph达成一项交易,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罕见病的分子胶降解剂,交易总价值在14.6亿美元,包含预付款、潜在里程碑(临床、商业、销售)。 对于全球前十的MNC药企巨头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交易,但以“保守谨慎”闻名的诺和诺德而言,这绝对是一次罕见的出手。 纵览诺和诺德近几年来的交易,也只有收购Inversago公司获得口服CB1反向激动剂减重协同管线才令其一次性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更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这
S
诺和诺德公司
S
诺诚健华
S
中国生物制药
0
0
1
2.21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7 18:52:39
怒亏15亿、巨头撤厂,明星行业大溃逃
疫苗赛道流年不利。 2月23日疫苗公司康希诺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65.49%),归母净利润亏损14.4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1亿元)。 2月19日,云顶新耀宣布与加拿大mRNA疫苗公司Providence订立终止协议,不仅之前的首付款打水漂,并且需要支付解约金。更早的时候,上海斯微生物也因无新冠疫苗生产需求暂停旗下工厂试运行,北京科兴则是在1月因新冠疫苗停产登上热搜。 疫苗行业的“寒意”不局限于国内,放眼海外,MNC巨头强生近日关闭位于加州布里斯班的一个
S
康泰生物
S
智飞生物
S
百克生物
1
0
0
1.92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6 18:38:05
巨头押中一个超级爆款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牌MNC的眼光和坚守。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早前宣称:相比ADC,放射疗法可能更具有安全优势。所以,诺华将资源配置在放射疗法上,而非与众人争抢ADC。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诺华痛失了ADC这样的肿瘤领域黄金机会的时候,市场正在验证其押注的放射性疗法领域巨大威力。 2月22日晚,全球两大核药领头羊Lantheus和Telix纷纷发布财报,Lantheus全年营业收入为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净利润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94%);Teli
S
远大医药
S
东诚药业
S
恒瑞医药
0
0
1
2.19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2 19:27:27
减肥药虹吸盘的恐怖威力
减重药物正在改变世界。 2023年底,摩根士丹利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随着GLP-1减重药热潮持续发酵,预计全球减肥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770亿美元,较2022年540亿美元预期大幅提升,在美国约有2500万人使用肥胖药物(2022年美国有3.3亿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7.5%以上)。 3个减重药物带来的行业影响&机会,在近期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思考。 1、“减重药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在成功研制出快速减重的普及药物后,追逐更优选择需求永远是人类的天性。况且当前的减重药物也有着不少
S
福瑞股份
S
来凯医药-B
S
艾伯维公司
0
2
3
3.8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1 19:50:45
医药一哥二哥,争一个靶点
TIGIT、CD47、OX40等靶点的接连失利,无疑为IO靶点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者纷纷将视线转向ADC、溶瘤病毒。 事实上,关于IO靶点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双抗,显然成长性和爆发力是不输于ADC的市场,2023年88亿美元的市场中罗氏独占80亿美元,把双抗可算是玩明白了。另一边,康方生物的PD-1/CTLA-4上市以来创造了国内新药上市首年销售爬坡爬坡的记录,向市场展现了IO靶点双抗的生命力。 正当市场投资者对IO靶点药物兴趣消退之时,一个IO靶点正在被国际巨头和国内Biopharma争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君实生物
0
0
1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9 18:38:02
2024年一个注定燃爆的大药机会
2024年,大概是细胞疗法复苏的井喷之年。 2023年下半年,这一复苏趋势就有抬头迹象。先是在6月,礼来宣布宣布以3.096亿美元溢价400%收购糖尿病细胞疗法公司Sigilon;而在12月,阿斯利康溢价86%破纪录全资收购中国细胞疗法Biotech亘喜生物。 2024年仅过去不到2个月,在细胞疗法领域已经发生了大量的融资和BD事件,潜在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是年内全球最活跃的前沿疗法领域之一。 另一方面,从海外CGT卖水人龙头的业绩上调指引也能窥见趋势: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公司Oxford
S
复星医药
S
信达生物
S
药明巨诺-B
0
0
1
3.28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8 18:07:33
新年叕警示:第二家关停的Biotech
2月13日,FDA批准了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为基础的四药疗法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这项批准,也触发了益普生(Ipsen)向Merrimack Pharmaceuticals支付2.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蝴蝶效应迅速发生,Merrimack公司在有权获得大额里程碑付款后,鉴于公司预计不会收到除此之外的任何额外里程碑付款,Merrimack随即宣布计划解散公司并将这笔意外之财以现金股息的方式全部分配给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Merrimack公司和联拓生物一样,其发家也是依
S
MERRIMACKPHARMACEUTICALS,INC.
S
恒瑞医药
S
百济神州
0
0
1
2.26
上一页
1
9
10
11
12
13
27
下一页
前往
页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9 20:06:48
大幅缩亏,ADC龙头腾飞在即
2023年,ADC(抗体偶联药物)全球销售已破百亿美元,以狂暴的规模增速宣告了其为名副其实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新药主流赛道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ADC管线研发的领导者,机会黄金遍地。 3月28日,国内领先的ADC Biotech乐普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347.2%;年度亏损0.22亿元,相比2022年亏损6.89亿元的幅度大幅减少(缩减幅度96.8%),经调整年内净亏损减少至2.5亿元。 众所周知,在国内投融资寒冬的背景下,亏损的收窄减缓现金消耗是未盈利Bi
S
乐普生物-B
S
康诺亚-B
S
阿斯利康公司
1
1
3
2.4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7 18:06:20
知名Biotech,润了
近日,美国上市公司Nuvation Bio(NASDAQ:NUVB)和葆元医药达成合并协议,Nuvation Bio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葆元医药,将向葆元医药的股权持有人发行Nuvation Bio的约4359.02万股A类普通股、85.12万股A类无投票权的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行使289.37万股A类普通股购买权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11.50美元);该笔收购交易完成后,葆元医药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33%的股份。 这笔交易,无疑揭示了国内Biotech公司除了IPO、被MN
S
NUVATIONBIO,INC.
S
诺华公司
S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
0
0
2.4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6 17:55:36
国内Biotech一哥,要换人了
3月25日,港股Biotech科伦博泰大涨4.7%,一度创下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在短短的不到2个月内,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51.2%,成为众多港股18A创新药企业中的一股清流。 截至当日收盘,科伦博泰市值已经来到375.92亿港元(346.37亿人民币),已经在快速逼近国内新兴三大创新药势力:信达生物(市值605.22亿港元)、百利天恒(505.6亿人民币)、康方生物(391.93亿港元),不仅有望进入新兴势力梯队中,未来还有望对国内Biotech第一人的宝座发起冲刺。 尽管科伦博泰离信达生物
S
科伦药业
S
科伦博泰生物-B
S
默沙东集团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5 19:05:24
全能型创新药企,开始大幅盈利
3月21日,复宏汉霖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53.95亿,同比2022年的32.15亿增长67.8%;同时,公司继首次半年度盈利后,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净利润达5.46亿元,且2023H2公司盈利端有加速迹象,2023H2实现3.06亿,环比2023H1的2.4亿增长27.5%。 值得注意的是,复宏汉霖已经完成了造血能力的自主蜕变,区别于依赖融资来维持经营的创新药企,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例,从2021年的0.9亿元高速增长至2023年10.48亿元;截止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等
S
复宏汉霖
S
复星医药
S
复星医药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6 20:08:16
自免一哥,要换人了
GLP-1药物的风头,预估短期内无人可以撼动。 在GLP-1的光芒之下,一个药物领域的机会也在闪闪发光。 2023年全球TOP10畅销药物榜单几近出炉,司美格鲁肽以接近翻倍的变态增速傲视群雄之外,自免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也以33%的增速迅速爬升,随着艾伯维修美乐的专利悬崖效应日益放大,登顶“自免药王”也仅是一步之遥。 视角回到国内,据中康开思数据库统计,2022年主要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大约在81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这些药物的销售额接近翻倍,显示了巨大的销售潜力,同时有大量临近商业化的自免药物,正在
S
康诺亚-B
S
康方生物
S
恒瑞医药
2
0
0
1.85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5 21:56:45
史上最惨大厂
大药厂水逆起来点会有多背? 要说哪家跨国大药企可以贴上近年来“最惨”的标签,不少投资者会浮现艾伯维、渤健这几个名字。 随着艾伯维的修美乐市场下滑并没有预期那么快,以及在ADC、CNS领域一系列买买买获得市场认可,股价正在回暖;渤健趋弱在市场意料之中,不仅面临转型阵痛,转型押注CNS和罕见病领域产品屡受挫折,子弹打光却迟迟未见曙光。 但,最接近这个标签的大厂可能是辉瑞。 辉瑞的血有多厚?在创历史430亿美元并购Seagen获得一大笔ADC资产后,公司在2023Q4末仍有126.9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
S
辉瑞制药公司
S
SEAGENINC.
S
荣昌生物
0
0
0
1.8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4 18:37:30
“ADC变异体”,4个月涨300%
2月29日,生物科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以每股16.5美元的价格私募1520万股股票和预先注资的认股权证,预计总收益约为4亿美元。 消息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大涨19.92%。从2023年10月底以来,4个月出头的时间里Avidity Biosciences已经涨了3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11月底,Avidity与BMS达成潜在总额约23亿美元的授权合作(1亿美元首付+13.5亿研发里程碑&8.25亿美元商业里程碑+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BMS管理层指出: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石药集团
0
0
0
1.70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9 17:04:38
战略转型创新药白马,盈利在即
2月28日,和黄医药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全年总收入实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为5.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该部包含来自武田部分首付款2.8亿美元和3200万美元呋喹替尼FDA获批里程碑,2023年和黄医药应占净收益约1亿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还给出了2024年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财务指引为3-4亿美元。剔除武田的首付和里程碑影响(剔除后2023年收入2.166亿美元),预期2024年同比增长区间为38.5-84.67%(不
S
和黄医药
0
1
0
1.7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8 18:30:20
代谢巨头一次罕见的出手
2月27日,全球市值第二大药企巨头诺和诺德与生物技术公司Neomorph达成一项交易,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罕见病的分子胶降解剂,交易总价值在14.6亿美元,包含预付款、潜在里程碑(临床、商业、销售)。 对于全球前十的MNC药企巨头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交易,但以“保守谨慎”闻名的诺和诺德而言,这绝对是一次罕见的出手。 纵览诺和诺德近几年来的交易,也只有收购Inversago公司获得口服CB1反向激动剂减重协同管线才令其一次性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更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这
S
诺和诺德公司
S
诺诚健华
S
中国生物制药
0
0
1
2.21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7 18:52:39
怒亏15亿、巨头撤厂,明星行业大溃逃
疫苗赛道流年不利。 2月23日疫苗公司康希诺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65.49%),归母净利润亏损14.4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1亿元)。 2月19日,云顶新耀宣布与加拿大mRNA疫苗公司Providence订立终止协议,不仅之前的首付款打水漂,并且需要支付解约金。更早的时候,上海斯微生物也因无新冠疫苗生产需求暂停旗下工厂试运行,北京科兴则是在1月因新冠疫苗停产登上热搜。 疫苗行业的“寒意”不局限于国内,放眼海外,MNC巨头强生近日关闭位于加州布里斯班的一个
S
康泰生物
S
智飞生物
S
百克生物
1
0
0
1.92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6 18:38:05
巨头押中一个超级爆款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牌MNC的眼光和坚守。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早前宣称:相比ADC,放射疗法可能更具有安全优势。所以,诺华将资源配置在放射疗法上,而非与众人争抢ADC。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诺华痛失了ADC这样的肿瘤领域黄金机会的时候,市场正在验证其押注的放射性疗法领域巨大威力。 2月22日晚,全球两大核药领头羊Lantheus和Telix纷纷发布财报,Lantheus全年营业收入为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净利润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94%);Teli
S
远大医药
S
东诚药业
S
恒瑞医药
0
0
1
2.19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2 19:27:27
减肥药虹吸盘的恐怖威力
减重药物正在改变世界。 2023年底,摩根士丹利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随着GLP-1减重药热潮持续发酵,预计全球减肥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770亿美元,较2022年540亿美元预期大幅提升,在美国约有2500万人使用肥胖药物(2022年美国有3.3亿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7.5%以上)。 3个减重药物带来的行业影响&机会,在近期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思考。 1、“减重药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在成功研制出快速减重的普及药物后,追逐更优选择需求永远是人类的天性。况且当前的减重药物也有着不少
S
福瑞股份
S
来凯医药-B
S
艾伯维公司
0
2
3
3.8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1 19:50:45
医药一哥二哥,争一个靶点
TIGIT、CD47、OX40等靶点的接连失利,无疑为IO靶点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者纷纷将视线转向ADC、溶瘤病毒。 事实上,关于IO靶点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双抗,显然成长性和爆发力是不输于ADC的市场,2023年88亿美元的市场中罗氏独占80亿美元,把双抗可算是玩明白了。另一边,康方生物的PD-1/CTLA-4上市以来创造了国内新药上市首年销售爬坡爬坡的记录,向市场展现了IO靶点双抗的生命力。 正当市场投资者对IO靶点药物兴趣消退之时,一个IO靶点正在被国际巨头和国内Biopharma争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君实生物
0
0
1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9 18:38:02
2024年一个注定燃爆的大药机会
2024年,大概是细胞疗法复苏的井喷之年。 2023年下半年,这一复苏趋势就有抬头迹象。先是在6月,礼来宣布宣布以3.096亿美元溢价400%收购糖尿病细胞疗法公司Sigilon;而在12月,阿斯利康溢价86%破纪录全资收购中国细胞疗法Biotech亘喜生物。 2024年仅过去不到2个月,在细胞疗法领域已经发生了大量的融资和BD事件,潜在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是年内全球最活跃的前沿疗法领域之一。 另一方面,从海外CGT卖水人龙头的业绩上调指引也能窥见趋势: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公司Oxford
S
复星医药
S
信达生物
S
药明巨诺-B
0
0
1
3.28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8 18:07:33
新年叕警示:第二家关停的Biotech
2月13日,FDA批准了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为基础的四药疗法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这项批准,也触发了益普生(Ipsen)向Merrimack Pharmaceuticals支付2.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蝴蝶效应迅速发生,Merrimack公司在有权获得大额里程碑付款后,鉴于公司预计不会收到除此之外的任何额外里程碑付款,Merrimack随即宣布计划解散公司并将这笔意外之财以现金股息的方式全部分配给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Merrimack公司和联拓生物一样,其发家也是依
S
MERRIMACKPHARMACEUTICALS,INC.
S
恒瑞医药
S
百济神州
0
0
1
2.26
上一页
1
9
10
11
12
13
27
下一页
前往
页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9 20:06:48
大幅缩亏,ADC龙头腾飞在即
2023年,ADC(抗体偶联药物)全球销售已破百亿美元,以狂暴的规模增速宣告了其为名副其实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新药主流赛道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ADC管线研发的领导者,机会黄金遍地。 3月28日,国内领先的ADC Biotech乐普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347.2%;年度亏损0.22亿元,相比2022年亏损6.89亿元的幅度大幅减少(缩减幅度96.8%),经调整年内净亏损减少至2.5亿元。 众所周知,在国内投融资寒冬的背景下,亏损的收窄减缓现金消耗是未盈利Bi
S
乐普生物-B
S
康诺亚-B
S
阿斯利康公司
1
1
3
2.4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7 18:06:20
知名Biotech,润了
近日,美国上市公司Nuvation Bio(NASDAQ:NUVB)和葆元医药达成合并协议,Nuvation Bio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葆元医药,将向葆元医药的股权持有人发行Nuvation Bio的约4359.02万股A类普通股、85.12万股A类无投票权的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行使289.37万股A类普通股购买权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11.50美元);该笔收购交易完成后,葆元医药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33%的股份。 这笔交易,无疑揭示了国内Biotech公司除了IPO、被MN
S
NUVATIONBIO,INC.
S
诺华公司
S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
0
0
2.4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6 17:55:36
国内Biotech一哥,要换人了
3月25日,港股Biotech科伦博泰大涨4.7%,一度创下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在短短的不到2个月内,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51.2%,成为众多港股18A创新药企业中的一股清流。 截至当日收盘,科伦博泰市值已经来到375.92亿港元(346.37亿人民币),已经在快速逼近国内新兴三大创新药势力:信达生物(市值605.22亿港元)、百利天恒(505.6亿人民币)、康方生物(391.93亿港元),不仅有望进入新兴势力梯队中,未来还有望对国内Biotech第一人的宝座发起冲刺。 尽管科伦博泰离信达生物
S
科伦药业
S
科伦博泰生物-B
S
默沙东集团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5 19:05:24
全能型创新药企,开始大幅盈利
3月21日,复宏汉霖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53.95亿,同比2022年的32.15亿增长67.8%;同时,公司继首次半年度盈利后,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净利润达5.46亿元,且2023H2公司盈利端有加速迹象,2023H2实现3.06亿,环比2023H1的2.4亿增长27.5%。 值得注意的是,复宏汉霖已经完成了造血能力的自主蜕变,区别于依赖融资来维持经营的创新药企,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例,从2021年的0.9亿元高速增长至2023年10.48亿元;截止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等
S
复宏汉霖
S
复星医药
S
复星医药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6 20:08:16
自免一哥,要换人了
GLP-1药物的风头,预估短期内无人可以撼动。 在GLP-1的光芒之下,一个药物领域的机会也在闪闪发光。 2023年全球TOP10畅销药物榜单几近出炉,司美格鲁肽以接近翻倍的变态增速傲视群雄之外,自免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也以33%的增速迅速爬升,随着艾伯维修美乐的专利悬崖效应日益放大,登顶“自免药王”也仅是一步之遥。 视角回到国内,据中康开思数据库统计,2022年主要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大约在81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这些药物的销售额接近翻倍,显示了巨大的销售潜力,同时有大量临近商业化的自免药物,正在
S
康诺亚-B
S
康方生物
S
恒瑞医药
2
0
0
1.85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5 21:56:45
史上最惨大厂
大药厂水逆起来点会有多背? 要说哪家跨国大药企可以贴上近年来“最惨”的标签,不少投资者会浮现艾伯维、渤健这几个名字。 随着艾伯维的修美乐市场下滑并没有预期那么快,以及在ADC、CNS领域一系列买买买获得市场认可,股价正在回暖;渤健趋弱在市场意料之中,不仅面临转型阵痛,转型押注CNS和罕见病领域产品屡受挫折,子弹打光却迟迟未见曙光。 但,最接近这个标签的大厂可能是辉瑞。 辉瑞的血有多厚?在创历史430亿美元并购Seagen获得一大笔ADC资产后,公司在2023Q4末仍有126.9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
S
辉瑞制药公司
S
SEAGENINC.
S
荣昌生物
0
0
0
1.8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4 18:37:30
“ADC变异体”,4个月涨300%
2月29日,生物科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以每股16.5美元的价格私募1520万股股票和预先注资的认股权证,预计总收益约为4亿美元。 消息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大涨19.92%。从2023年10月底以来,4个月出头的时间里Avidity Biosciences已经涨了3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11月底,Avidity与BMS达成潜在总额约23亿美元的授权合作(1亿美元首付+13.5亿研发里程碑&8.25亿美元商业里程碑+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BMS管理层指出: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石药集团
0
0
0
1.70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9 17:04:38
战略转型创新药白马,盈利在即
2月28日,和黄医药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全年总收入实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为5.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该部包含来自武田部分首付款2.8亿美元和3200万美元呋喹替尼FDA获批里程碑,2023年和黄医药应占净收益约1亿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还给出了2024年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财务指引为3-4亿美元。剔除武田的首付和里程碑影响(剔除后2023年收入2.166亿美元),预期2024年同比增长区间为38.5-84.67%(不
S
和黄医药
0
1
0
1.7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8 18:30:20
代谢巨头一次罕见的出手
2月27日,全球市值第二大药企巨头诺和诺德与生物技术公司Neomorph达成一项交易,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罕见病的分子胶降解剂,交易总价值在14.6亿美元,包含预付款、潜在里程碑(临床、商业、销售)。 对于全球前十的MNC药企巨头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交易,但以“保守谨慎”闻名的诺和诺德而言,这绝对是一次罕见的出手。 纵览诺和诺德近几年来的交易,也只有收购Inversago公司获得口服CB1反向激动剂减重协同管线才令其一次性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更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这
S
诺和诺德公司
S
诺诚健华
S
中国生物制药
0
0
1
2.21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7 18:52:39
怒亏15亿、巨头撤厂,明星行业大溃逃
疫苗赛道流年不利。 2月23日疫苗公司康希诺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65.49%),归母净利润亏损14.4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1亿元)。 2月19日,云顶新耀宣布与加拿大mRNA疫苗公司Providence订立终止协议,不仅之前的首付款打水漂,并且需要支付解约金。更早的时候,上海斯微生物也因无新冠疫苗生产需求暂停旗下工厂试运行,北京科兴则是在1月因新冠疫苗停产登上热搜。 疫苗行业的“寒意”不局限于国内,放眼海外,MNC巨头强生近日关闭位于加州布里斯班的一个
S
康泰生物
S
智飞生物
S
百克生物
1
0
0
1.92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6 18:38:05
巨头押中一个超级爆款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牌MNC的眼光和坚守。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早前宣称:相比ADC,放射疗法可能更具有安全优势。所以,诺华将资源配置在放射疗法上,而非与众人争抢ADC。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诺华痛失了ADC这样的肿瘤领域黄金机会的时候,市场正在验证其押注的放射性疗法领域巨大威力。 2月22日晚,全球两大核药领头羊Lantheus和Telix纷纷发布财报,Lantheus全年营业收入为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净利润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94%);Teli
S
远大医药
S
东诚药业
S
恒瑞医药
0
0
1
2.19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2 19:27:27
减肥药虹吸盘的恐怖威力
减重药物正在改变世界。 2023年底,摩根士丹利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随着GLP-1减重药热潮持续发酵,预计全球减肥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770亿美元,较2022年540亿美元预期大幅提升,在美国约有2500万人使用肥胖药物(2022年美国有3.3亿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7.5%以上)。 3个减重药物带来的行业影响&机会,在近期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思考。 1、“减重药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在成功研制出快速减重的普及药物后,追逐更优选择需求永远是人类的天性。况且当前的减重药物也有着不少
S
福瑞股份
S
来凯医药-B
S
艾伯维公司
0
2
3
3.8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1 19:50:45
医药一哥二哥,争一个靶点
TIGIT、CD47、OX40等靶点的接连失利,无疑为IO靶点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者纷纷将视线转向ADC、溶瘤病毒。 事实上,关于IO靶点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双抗,显然成长性和爆发力是不输于ADC的市场,2023年88亿美元的市场中罗氏独占80亿美元,把双抗可算是玩明白了。另一边,康方生物的PD-1/CTLA-4上市以来创造了国内新药上市首年销售爬坡爬坡的记录,向市场展现了IO靶点双抗的生命力。 正当市场投资者对IO靶点药物兴趣消退之时,一个IO靶点正在被国际巨头和国内Biopharma争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君实生物
0
0
1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9 18:38:02
2024年一个注定燃爆的大药机会
2024年,大概是细胞疗法复苏的井喷之年。 2023年下半年,这一复苏趋势就有抬头迹象。先是在6月,礼来宣布宣布以3.096亿美元溢价400%收购糖尿病细胞疗法公司Sigilon;而在12月,阿斯利康溢价86%破纪录全资收购中国细胞疗法Biotech亘喜生物。 2024年仅过去不到2个月,在细胞疗法领域已经发生了大量的融资和BD事件,潜在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是年内全球最活跃的前沿疗法领域之一。 另一方面,从海外CGT卖水人龙头的业绩上调指引也能窥见趋势: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公司Oxford
S
复星医药
S
信达生物
S
药明巨诺-B
0
0
1
3.28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8 18:07:33
新年叕警示:第二家关停的Biotech
2月13日,FDA批准了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为基础的四药疗法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这项批准,也触发了益普生(Ipsen)向Merrimack Pharmaceuticals支付2.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蝴蝶效应迅速发生,Merrimack公司在有权获得大额里程碑付款后,鉴于公司预计不会收到除此之外的任何额外里程碑付款,Merrimack随即宣布计划解散公司并将这笔意外之财以现金股息的方式全部分配给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Merrimack公司和联拓生物一样,其发家也是依
S
MERRIMACKPHARMACEUTICALS,INC.
S
恒瑞医药
S
百济神州
0
0
1
2.26
上一页
1
9
10
11
12
13
27
下一页
前往
页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9 20:06:48
大幅缩亏,ADC龙头腾飞在即
2023年,ADC(抗体偶联药物)全球销售已破百亿美元,以狂暴的规模增速宣告了其为名副其实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新药主流赛道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ADC管线研发的领导者,机会黄金遍地。 3月28日,国内领先的ADC Biotech乐普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347.2%;年度亏损0.22亿元,相比2022年亏损6.89亿元的幅度大幅减少(缩减幅度96.8%),经调整年内净亏损减少至2.5亿元。 众所周知,在国内投融资寒冬的背景下,亏损的收窄减缓现金消耗是未盈利Bi
S
乐普生物-B
S
康诺亚-B
S
阿斯利康公司
1
1
3
2.4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7 18:06:20
知名Biotech,润了
近日,美国上市公司Nuvation Bio(NASDAQ:NUVB)和葆元医药达成合并协议,Nuvation Bio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葆元医药,将向葆元医药的股权持有人发行Nuvation Bio的约4359.02万股A类普通股、85.12万股A类无投票权的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行使289.37万股A类普通股购买权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11.50美元);该笔收购交易完成后,葆元医药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33%的股份。 这笔交易,无疑揭示了国内Biotech公司除了IPO、被MN
S
NUVATIONBIO,INC.
S
诺华公司
S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
0
0
2.4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6 17:55:36
国内Biotech一哥,要换人了
3月25日,港股Biotech科伦博泰大涨4.7%,一度创下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在短短的不到2个月内,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51.2%,成为众多港股18A创新药企业中的一股清流。 截至当日收盘,科伦博泰市值已经来到375.92亿港元(346.37亿人民币),已经在快速逼近国内新兴三大创新药势力:信达生物(市值605.22亿港元)、百利天恒(505.6亿人民币)、康方生物(391.93亿港元),不仅有望进入新兴势力梯队中,未来还有望对国内Biotech第一人的宝座发起冲刺。 尽管科伦博泰离信达生物
S
科伦药业
S
科伦博泰生物-B
S
默沙东集团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5 19:05:24
全能型创新药企,开始大幅盈利
3月21日,复宏汉霖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53.95亿,同比2022年的32.15亿增长67.8%;同时,公司继首次半年度盈利后,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净利润达5.46亿元,且2023H2公司盈利端有加速迹象,2023H2实现3.06亿,环比2023H1的2.4亿增长27.5%。 值得注意的是,复宏汉霖已经完成了造血能力的自主蜕变,区别于依赖融资来维持经营的创新药企,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例,从2021年的0.9亿元高速增长至2023年10.48亿元;截止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等
S
复宏汉霖
S
复星医药
S
复星医药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6 20:08:16
自免一哥,要换人了
GLP-1药物的风头,预估短期内无人可以撼动。 在GLP-1的光芒之下,一个药物领域的机会也在闪闪发光。 2023年全球TOP10畅销药物榜单几近出炉,司美格鲁肽以接近翻倍的变态增速傲视群雄之外,自免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也以33%的增速迅速爬升,随着艾伯维修美乐的专利悬崖效应日益放大,登顶“自免药王”也仅是一步之遥。 视角回到国内,据中康开思数据库统计,2022年主要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大约在81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这些药物的销售额接近翻倍,显示了巨大的销售潜力,同时有大量临近商业化的自免药物,正在
S
康诺亚-B
S
康方生物
S
恒瑞医药
2
0
0
1.85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5 21:56:45
史上最惨大厂
大药厂水逆起来点会有多背? 要说哪家跨国大药企可以贴上近年来“最惨”的标签,不少投资者会浮现艾伯维、渤健这几个名字。 随着艾伯维的修美乐市场下滑并没有预期那么快,以及在ADC、CNS领域一系列买买买获得市场认可,股价正在回暖;渤健趋弱在市场意料之中,不仅面临转型阵痛,转型押注CNS和罕见病领域产品屡受挫折,子弹打光却迟迟未见曙光。 但,最接近这个标签的大厂可能是辉瑞。 辉瑞的血有多厚?在创历史430亿美元并购Seagen获得一大笔ADC资产后,公司在2023Q4末仍有126.9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
S
辉瑞制药公司
S
SEAGENINC.
S
荣昌生物
0
0
0
1.8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4 18:37:30
“ADC变异体”,4个月涨300%
2月29日,生物科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以每股16.5美元的价格私募1520万股股票和预先注资的认股权证,预计总收益约为4亿美元。 消息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大涨19.92%。从2023年10月底以来,4个月出头的时间里Avidity Biosciences已经涨了3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11月底,Avidity与BMS达成潜在总额约23亿美元的授权合作(1亿美元首付+13.5亿研发里程碑&8.25亿美元商业里程碑+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BMS管理层指出: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石药集团
0
0
0
1.70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9 17:04:38
战略转型创新药白马,盈利在即
2月28日,和黄医药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全年总收入实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为5.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该部包含来自武田部分首付款2.8亿美元和3200万美元呋喹替尼FDA获批里程碑,2023年和黄医药应占净收益约1亿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还给出了2024年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财务指引为3-4亿美元。剔除武田的首付和里程碑影响(剔除后2023年收入2.166亿美元),预期2024年同比增长区间为38.5-84.67%(不
S
和黄医药
0
1
0
1.7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8 18:30:20
代谢巨头一次罕见的出手
2月27日,全球市值第二大药企巨头诺和诺德与生物技术公司Neomorph达成一项交易,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罕见病的分子胶降解剂,交易总价值在14.6亿美元,包含预付款、潜在里程碑(临床、商业、销售)。 对于全球前十的MNC药企巨头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交易,但以“保守谨慎”闻名的诺和诺德而言,这绝对是一次罕见的出手。 纵览诺和诺德近几年来的交易,也只有收购Inversago公司获得口服CB1反向激动剂减重协同管线才令其一次性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更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这
S
诺和诺德公司
S
诺诚健华
S
中国生物制药
0
0
1
2.21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7 18:52:39
怒亏15亿、巨头撤厂,明星行业大溃逃
疫苗赛道流年不利。 2月23日疫苗公司康希诺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65.49%),归母净利润亏损14.4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1亿元)。 2月19日,云顶新耀宣布与加拿大mRNA疫苗公司Providence订立终止协议,不仅之前的首付款打水漂,并且需要支付解约金。更早的时候,上海斯微生物也因无新冠疫苗生产需求暂停旗下工厂试运行,北京科兴则是在1月因新冠疫苗停产登上热搜。 疫苗行业的“寒意”不局限于国内,放眼海外,MNC巨头强生近日关闭位于加州布里斯班的一个
S
康泰生物
S
智飞生物
S
百克生物
1
0
0
1.92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6 18:38:05
巨头押中一个超级爆款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牌MNC的眼光和坚守。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早前宣称:相比ADC,放射疗法可能更具有安全优势。所以,诺华将资源配置在放射疗法上,而非与众人争抢ADC。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诺华痛失了ADC这样的肿瘤领域黄金机会的时候,市场正在验证其押注的放射性疗法领域巨大威力。 2月22日晚,全球两大核药领头羊Lantheus和Telix纷纷发布财报,Lantheus全年营业收入为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净利润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94%);Teli
S
远大医药
S
东诚药业
S
恒瑞医药
0
0
1
2.19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2 19:27:27
减肥药虹吸盘的恐怖威力
减重药物正在改变世界。 2023年底,摩根士丹利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随着GLP-1减重药热潮持续发酵,预计全球减肥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770亿美元,较2022年540亿美元预期大幅提升,在美国约有2500万人使用肥胖药物(2022年美国有3.3亿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7.5%以上)。 3个减重药物带来的行业影响&机会,在近期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思考。 1、“减重药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在成功研制出快速减重的普及药物后,追逐更优选择需求永远是人类的天性。况且当前的减重药物也有着不少
S
福瑞股份
S
来凯医药-B
S
艾伯维公司
0
2
3
3.8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1 19:50:45
医药一哥二哥,争一个靶点
TIGIT、CD47、OX40等靶点的接连失利,无疑为IO靶点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者纷纷将视线转向ADC、溶瘤病毒。 事实上,关于IO靶点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双抗,显然成长性和爆发力是不输于ADC的市场,2023年88亿美元的市场中罗氏独占80亿美元,把双抗可算是玩明白了。另一边,康方生物的PD-1/CTLA-4上市以来创造了国内新药上市首年销售爬坡爬坡的记录,向市场展现了IO靶点双抗的生命力。 正当市场投资者对IO靶点药物兴趣消退之时,一个IO靶点正在被国际巨头和国内Biopharma争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君实生物
0
0
1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9 18:38:02
2024年一个注定燃爆的大药机会
2024年,大概是细胞疗法复苏的井喷之年。 2023年下半年,这一复苏趋势就有抬头迹象。先是在6月,礼来宣布宣布以3.096亿美元溢价400%收购糖尿病细胞疗法公司Sigilon;而在12月,阿斯利康溢价86%破纪录全资收购中国细胞疗法Biotech亘喜生物。 2024年仅过去不到2个月,在细胞疗法领域已经发生了大量的融资和BD事件,潜在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是年内全球最活跃的前沿疗法领域之一。 另一方面,从海外CGT卖水人龙头的业绩上调指引也能窥见趋势: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公司Oxford
S
复星医药
S
信达生物
S
药明巨诺-B
0
0
1
3.28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8 18:07:33
新年叕警示:第二家关停的Biotech
2月13日,FDA批准了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为基础的四药疗法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这项批准,也触发了益普生(Ipsen)向Merrimack Pharmaceuticals支付2.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蝴蝶效应迅速发生,Merrimack公司在有权获得大额里程碑付款后,鉴于公司预计不会收到除此之外的任何额外里程碑付款,Merrimack随即宣布计划解散公司并将这笔意外之财以现金股息的方式全部分配给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Merrimack公司和联拓生物一样,其发家也是依
S
MERRIMACKPHARMACEUTICALS,INC.
S
恒瑞医药
S
百济神州
0
0
1
2.26
上一页
1
9
10
11
12
13
27
下一页
前往
页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9 20:06:48
大幅缩亏,ADC龙头腾飞在即
2023年,ADC(抗体偶联药物)全球销售已破百亿美元,以狂暴的规模增速宣告了其为名副其实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新药主流赛道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ADC管线研发的领导者,机会黄金遍地。 3月28日,国内领先的ADC Biotech乐普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347.2%;年度亏损0.22亿元,相比2022年亏损6.89亿元的幅度大幅减少(缩减幅度96.8%),经调整年内净亏损减少至2.5亿元。 众所周知,在国内投融资寒冬的背景下,亏损的收窄减缓现金消耗是未盈利Bi
S
乐普生物-B
S
康诺亚-B
S
阿斯利康公司
1
1
3
2.4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7 18:06:20
知名Biotech,润了
近日,美国上市公司Nuvation Bio(NASDAQ:NUVB)和葆元医药达成合并协议,Nuvation Bio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葆元医药,将向葆元医药的股权持有人发行Nuvation Bio的约4359.02万股A类普通股、85.12万股A类无投票权的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行使289.37万股A类普通股购买权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每股11.50美元);该笔收购交易完成后,葆元医药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33%的股份。 这笔交易,无疑揭示了国内Biotech公司除了IPO、被MN
S
NUVATIONBIO,INC.
S
诺华公司
S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
0
0
2.4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6 17:55:36
国内Biotech一哥,要换人了
3月25日,港股Biotech科伦博泰大涨4.7%,一度创下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在短短的不到2个月内,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51.2%,成为众多港股18A创新药企业中的一股清流。 截至当日收盘,科伦博泰市值已经来到375.92亿港元(346.37亿人民币),已经在快速逼近国内新兴三大创新药势力:信达生物(市值605.22亿港元)、百利天恒(505.6亿人民币)、康方生物(391.93亿港元),不仅有望进入新兴势力梯队中,未来还有望对国内Biotech第一人的宝座发起冲刺。 尽管科伦博泰离信达生物
S
科伦药业
S
科伦博泰生物-B
S
默沙东集团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25 19:05:24
全能型创新药企,开始大幅盈利
3月21日,复宏汉霖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收入53.95亿,同比2022年的32.15亿增长67.8%;同时,公司继首次半年度盈利后,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净利润达5.46亿元,且2023H2公司盈利端有加速迹象,2023H2实现3.06亿,环比2023H1的2.4亿增长27.5%。 值得注意的是,复宏汉霖已经完成了造血能力的自主蜕变,区别于依赖融资来维持经营的创新药企,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例,从2021年的0.9亿元高速增长至2023年10.48亿元;截止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等
S
复宏汉霖
S
复星医药
S
复星医药
0
0
0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6 20:08:16
自免一哥,要换人了
GLP-1药物的风头,预估短期内无人可以撼动。 在GLP-1的光芒之下,一个药物领域的机会也在闪闪发光。 2023年全球TOP10畅销药物榜单几近出炉,司美格鲁肽以接近翻倍的变态增速傲视群雄之外,自免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也以33%的增速迅速爬升,随着艾伯维修美乐的专利悬崖效应日益放大,登顶“自免药王”也仅是一步之遥。 视角回到国内,据中康开思数据库统计,2022年主要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大约在81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这些药物的销售额接近翻倍,显示了巨大的销售潜力,同时有大量临近商业化的自免药物,正在
S
康诺亚-B
S
康方生物
S
恒瑞医药
2
0
0
1.85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5 21:56:45
史上最惨大厂
大药厂水逆起来点会有多背? 要说哪家跨国大药企可以贴上近年来“最惨”的标签,不少投资者会浮现艾伯维、渤健这几个名字。 随着艾伯维的修美乐市场下滑并没有预期那么快,以及在ADC、CNS领域一系列买买买获得市场认可,股价正在回暖;渤健趋弱在市场意料之中,不仅面临转型阵痛,转型押注CNS和罕见病领域产品屡受挫折,子弹打光却迟迟未见曙光。 但,最接近这个标签的大厂可能是辉瑞。 辉瑞的血有多厚?在创历史430亿美元并购Seagen获得一大笔ADC资产后,公司在2023Q4末仍有126.9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
S
辉瑞制药公司
S
SEAGENINC.
S
荣昌生物
0
0
0
1.8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3-04 18:37:30
“ADC变异体”,4个月涨300%
2月29日,生物科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以每股16.5美元的价格私募1520万股股票和预先注资的认股权证,预计总收益约为4亿美元。 消息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大涨19.92%。从2023年10月底以来,4个月出头的时间里Avidity Biosciences已经涨了3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11月底,Avidity与BMS达成潜在总额约23亿美元的授权合作(1亿美元首付+13.5亿研发里程碑&8.25亿美元商业里程碑+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BMS管理层指出: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石药集团
0
0
0
1.70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9 17:04:38
战略转型创新药白马,盈利在即
2月28日,和黄医药发布2023年业绩公告: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全年总收入实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为5.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该部包含来自武田部分首付款2.8亿美元和3200万美元呋喹替尼FDA获批里程碑,2023年和黄医药应占净收益约1亿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还给出了2024年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财务指引为3-4亿美元。剔除武田的首付和里程碑影响(剔除后2023年收入2.166亿美元),预期2024年同比增长区间为38.5-84.67%(不
S
和黄医药
0
1
0
1.73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8 18:30:20
代谢巨头一次罕见的出手
2月27日,全球市值第二大药企巨头诺和诺德与生物技术公司Neomorph达成一项交易,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罕见病的分子胶降解剂,交易总价值在14.6亿美元,包含预付款、潜在里程碑(临床、商业、销售)。 对于全球前十的MNC药企巨头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交易,但以“保守谨慎”闻名的诺和诺德而言,这绝对是一次罕见的出手。 纵览诺和诺德近几年来的交易,也只有收购Inversago公司获得口服CB1反向激动剂减重协同管线才令其一次性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更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这
S
诺和诺德公司
S
诺诚健华
S
中国生物制药
0
0
1
2.21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7 18:52:39
怒亏15亿、巨头撤厂,明星行业大溃逃
疫苗赛道流年不利。 2月23日疫苗公司康希诺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65.49%),归母净利润亏损14.4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1亿元)。 2月19日,云顶新耀宣布与加拿大mRNA疫苗公司Providence订立终止协议,不仅之前的首付款打水漂,并且需要支付解约金。更早的时候,上海斯微生物也因无新冠疫苗生产需求暂停旗下工厂试运行,北京科兴则是在1月因新冠疫苗停产登上热搜。 疫苗行业的“寒意”不局限于国内,放眼海外,MNC巨头强生近日关闭位于加州布里斯班的一个
S
康泰生物
S
智飞生物
S
百克生物
1
0
0
1.92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6 18:38:05
巨头押中一个超级爆款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牌MNC的眼光和坚守。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早前宣称:相比ADC,放射疗法可能更具有安全优势。所以,诺华将资源配置在放射疗法上,而非与众人争抢ADC。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诺华痛失了ADC这样的肿瘤领域黄金机会的时候,市场正在验证其押注的放射性疗法领域巨大威力。 2月22日晚,全球两大核药领头羊Lantheus和Telix纷纷发布财报,Lantheus全年营业收入为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净利润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94%);Teli
S
远大医药
S
东诚药业
S
恒瑞医药
0
0
1
2.19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2 19:27:27
减肥药虹吸盘的恐怖威力
减重药物正在改变世界。 2023年底,摩根士丹利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随着GLP-1减重药热潮持续发酵,预计全球减肥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770亿美元,较2022年540亿美元预期大幅提升,在美国约有2500万人使用肥胖药物(2022年美国有3.3亿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7.5%以上)。 3个减重药物带来的行业影响&机会,在近期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思考。 1、“减重药伴侣”价值水涨船高 在成功研制出快速减重的普及药物后,追逐更优选择需求永远是人类的天性。况且当前的减重药物也有着不少
S
福瑞股份
S
来凯医药-B
S
艾伯维公司
0
2
3
3.86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21 19:50:45
医药一哥二哥,争一个靶点
TIGIT、CD47、OX40等靶点的接连失利,无疑为IO靶点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者纷纷将视线转向ADC、溶瘤病毒。 事实上,关于IO靶点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双抗,显然成长性和爆发力是不输于ADC的市场,2023年88亿美元的市场中罗氏独占80亿美元,把双抗可算是玩明白了。另一边,康方生物的PD-1/CTLA-4上市以来创造了国内新药上市首年销售爬坡爬坡的记录,向市场展现了IO靶点双抗的生命力。 正当市场投资者对IO靶点药物兴趣消退之时,一个IO靶点正在被国际巨头和国内Biopharma争
S
信达生物
S
恒瑞医药
S
君实生物
0
0
1
2.34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9 18:38:02
2024年一个注定燃爆的大药机会
2024年,大概是细胞疗法复苏的井喷之年。 2023年下半年,这一复苏趋势就有抬头迹象。先是在6月,礼来宣布宣布以3.096亿美元溢价400%收购糖尿病细胞疗法公司Sigilon;而在12月,阿斯利康溢价86%破纪录全资收购中国细胞疗法Biotech亘喜生物。 2024年仅过去不到2个月,在细胞疗法领域已经发生了大量的融资和BD事件,潜在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是年内全球最活跃的前沿疗法领域之一。 另一方面,从海外CGT卖水人龙头的业绩上调指引也能窥见趋势: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公司Oxford
S
复星医药
S
信达生物
S
药明巨诺-B
0
0
1
3.28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4-02-18 18:07:33
新年叕警示:第二家关停的Biotech
2月13日,FDA批准了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为基础的四药疗法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这项批准,也触发了益普生(Ipsen)向Merrimack Pharmaceuticals支付2.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蝴蝶效应迅速发生,Merrimack公司在有权获得大额里程碑付款后,鉴于公司预计不会收到除此之外的任何额外里程碑付款,Merrimack随即宣布计划解散公司并将这笔意外之财以现金股息的方式全部分配给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Merrimack公司和联拓生物一样,其发家也是依
S
MERRIMACKPHARMACEUTICALS,INC.
S
恒瑞医药
S
百济神州
0
0
1
2.26
上一页
1
9
10
11
12
13
27
下一页
前往
页
0
关注
681
粉丝
1756.35
工分
社区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沪ICP备20009443号
© 2020 上海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韭研公社
问题反馈
有问题请联系
@韭菜团子
公社愿景:韭研公社,原韭菜公社,投资干货最多的共享社群,汇聚全网最深度的基本面研究,消弭个人滞后机构的逻辑鸿沟。
风险提示:韭研公社里任何网友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审慎决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